解志偉
【摘 要】少數民族地區法制現代化是推動其由傳統人治型法律體系向法制型法律體系變革的過程,也是少數民族社會轉型的重要階段。當下少數民族對法制追求已不在局限于傳統的地緣政治,法制現代化作為完善少數民族社會機制和文化資本整合利用的有力手段,是促進少數民族融入現代化文明的重要武器。因此,如何有效推動少數民族文化的建設、經濟的繁榮以及政治思想的培養成為法制現代化實施的關鍵。
【Abstract】The modernization of legal system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is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change from the traditional law system of rule by man to the legal system, and also the important stag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minority society. At present, the minority's pursuit of legal system is no longer limited to the traditional geopolitical politics, and as a powerful means to perfect the social mechanism and the integ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ultural capital in ethnic minorities, the modernization of legal system is an important weapon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into modern civilization. Therefore, how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minor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political thought is the key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legal system modernization.
【關鍵詞】少數民族;法制現代化;應對策略
【Keywords】 minorities; modernization of legal system; coping strategies
【中圖分類號】D9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8)11-0080-02
1 引言
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高速發展奠定了我國的國際地位。雖然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經濟高速發展的地帶多是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經濟由于環境以及各種因素的限制發展的較為緩慢,東部與西部存在較大的差距,而我國大部分少數民族多生活在較為偏遠且自然環境較為復雜的西部地區,例如,貴州巖溶山區和高寒山區以及甘肅和內蒙古沙漠化地區等。由于地區以及環境的限制,導致少數民族對一些信息了解的不夠及時,也就是信息滯后,且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經濟發展存在較高的難度,因此,少數民族地區普遍較為貧窮落后。但是事物有兩面,雖然少數民族地區信息滯后,經濟發展較慢,但是少數民族地區人文環境以及自然環境保護較好,而且自然環境以及旅游資源豐富,因此,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如何根據少數民族自身特點,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以及文化建設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面。
2 少數民族地區法制現代化的障礙
2.1 制度障礙
少數民族地區法制現代化的建設是以我國憲法以及民族區域自治法為基礎,以這兩種法律共同構建完整的少數民族地區現代化的法律法規,但是從這樣的整體性法律框架中去看待少數民族地區法制現代化進程會發現一定問題,我國憲法不僅是保障文化多樣性的基礎,還是保護少數民族獨特性的基礎,而且少數民族區域自制也是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而建。由于少數民族區域自制,所以少數民資地區地方有其自治機關、單行條例,而且在這樣的背景下,少數民族地區能夠行使自主權,由于這種自主法律管理行為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導致少數民族地區與其他社會群體存在一定的交流限制,區域自治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少數民族地區法律,但是個別習慣法內容與現代的法律邊界模糊。雖然我國少數民族區域自治的實施保障了少數民族的法律權益,但是也對少數民族地區法律制度造成了一定的封閉。
2.2 經濟障礙
少數民族地區法制現代化的經濟障礙不僅需要與少數民族的經濟市場接軌還要顧及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生活的特點,少數民族多生活在較為偏遠且自然環境較為復雜的西部地區,與我國沿海地區相比,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生活較為緩慢,而沿海地區多出口貿易且工業水平較高,所以,沿海地區經濟生活較為快速,因此,少數民族地區與其他地區監督管理機制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少數民族地區法制現代化應確保法律運轉的效益以及立法的質量,并且,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要與我國經濟市場統一,經濟市場得不到統一,法制現代化的法律權益就會出現地方割據的現象。例如,我國糧食供應飽和的情況下會將一些糧食的價格下調,但是部分少數地區為保障糧食在市場的穩定性,執行糧食保護價,導致市場經濟無法統一,國家整體利益與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利益失衡。
2.3 文化障礙
受傳統民族習俗的影響,少數民族地區法制現代化存在一定的文化阻礙,由于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種類繁多,不僅涉及傳統文化,而且宗教信仰以及地方習俗也是影響法制現代化的關鍵部分,由于少數民族地區人民對宗教的信仰以及傳統習俗觀念的根深蒂固,影響著人們的社會行為,進而削弱了少數民族地區人們對法律的信仰以及對法律的認識[1]。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信息全球化以及經濟全球化的進步,少數民族地區的文明也需與時俱進,例如實現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但是,文明進步的前提是保障法律文化的創新,而法律文化的創新需要掀翻少數民族地區傳統的思想陋習。因此,法制教育的普及成為掃除少數民族地區法制現代化文化阻礙的關鍵。
3 少數民族地區法制現代化的應對策略
3.1 制度的對策
少數民族地區維護權益以及保障多民族國家治理的核心是區域自治的制度,但是區域自治制度自身存在一定的排他性,從而導致少數民族地區與其他社會群體存在一定的交流限制,因此,應該加快少數民族地區法制現代化的進程,進一步推動改革,將民族融合存在的缺陷進一步根除[2]。民族區域自治傾向于公民權利的方向,但是在新時期的背景下,公民國家已不再是傳統的政治群屬,經過不斷的發展以逐漸成為文化群屬,因此,制度的改革可以在維護國家公權力的基礎上,將民族自治的問題移交到文化自治的框架中解決,例如,為少數民族教育設計專項的補助費用,或是與地方合作建立特色的民族學校。
3.2 經濟的對策
經濟的發展是少數民族地區法制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保障,因此,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發展以及物質生活關系著法制現代化的內容以及形式,少數民族地區法制現代化從根本講,其是一種調節民族社會經濟生活的重要手段,因此,法制現代化的建設需要與少數民族地區經濟規律接軌,如果法制現代化的建設與少數民族實際的經濟規律背離,則會導致其建設的進程滯緩[3]。從另一方面講,少數民族地區法制現代化的經濟障礙不僅需要與少數民族的經濟市場接軌,還要顧及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生活的特點,所以,法制現代化必須要適應少數民族社會的物質關系,從而確保少數民族地區法制現代化的經濟發展能夠符合地方的經濟發展。針對法制現代化的建設與少數民族實際的經濟規律背離從而導致其建設進程滯緩的現象,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解決,其一,構建符合少數民族地區資源型文化特色的經濟形態,其二,地區經濟產業對少數民族地區其他產業發展起到一定的幫助。
3.3 文化的對策
少數民族地區法制現代化的文化障礙讓我們看到了民族歷史傳統和習慣環境對現代法律觀念塑造的不良影響,因此,法制現代化的文化汲取需要站在多方面的角度考慮,首先法制現代化的建設要具備一定完整性以及全景性,將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以及傳統習俗納入到制度范圍內,法制現代化建設不能背離少數民族自身的傳統文化,例如,少數民族流傳的制度習俗,雖然其并不是具備一定的文字性但是卻包含著當地的知識背景以及倫理興趣,雖然不具備一定的法律保障卻被當地人民認同,因此,將其用于少數民族法律生活能夠有效的強化國家法實施的內心信仰和輿論監督管理效力。
4 結語
通過本文論述得知,少數民族地區法制現代化要明確法制現代化的核心內容,通過對經濟、制度以及文化的調整使少數民族與我國能夠有效融合,實現經濟市場以及政治制度的統一,少數民族區域自治是黨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重大貢獻,是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制度,而法制現代化的文化汲取是保護和傳承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的重要手段,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不僅是地方的傳統文化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鄧凌怡,李越,成俊濤,等.淺談少數民族地區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J].市場研究,2017,33(3):32-33.
【2】李慧,王盛.少數民族地區文化教育與經濟協同發展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3(3):12.
【3】邵志忠.喪葬文化觀照下的紅水河流域少數民族地區貧困[J].學術論壇,2016,16(9):15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