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懿玲
【內容摘要】《小狗包弟》是人教版教材必修一第三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屬于精讀課文。本單元學習寫人記事的散文,它們都描寫了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人物,字里行間融入作者真摯的感情和深刻的感悟,學習它們,旨在增長見聞,明辨是非,領悟時代和人生意義。
【關鍵詞】《小狗包弟》 教學課例
一、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及教學設計說明
本單元所選文章照顧到不同的作家風格和時代背景。
《小狗包弟》的價值,既在于它從側面反映了十年動亂的社會現實及當時人們普遍的生存狀態,又在于老年巴金的深刻反省、自我拷問的警醒人心的力量。
(二)教學目標
1.設定目標依據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應該“從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情感。”同時,還應該“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增強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2.教學目標
(1)把握散文思路,品味語言,理解作者的感情。
(2)結合背景,認識文革給人身心造成的巨大傷害。
(3)正確評價作者放棄包弟的行為,感悟巴金勇于剖析自己的偉大人格,培養學生的自省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品味語言,領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作家放棄小狗的行為,感悟巴金勇于剖析自己的偉大人格。
二、說學生
剛剛步入高一的學生,有一定的記敘文認知基礎,但是對散文的“感受和鑒賞”還存在距離,“思考與領悟”的廣度和深度都尚且不夠,能較容易把握基本情節,但在品味語言方面還需要教師的適當點撥,同時,學生對文革這段特殊歷史缺乏了解,因此難以深入思考,容易將本文主旨簡單理解成要富有同情心。
三、說教法
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分解難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內容特點,確定本節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興趣與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
具體做法如下:
1.情境教學法。
創設情境,利用多媒體出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和文字信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提問法。
設置環環相扣的問題,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3.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在關鍵處,進行恰到好處的啟發引導,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把問題引向深入,高質量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四、說學法
落實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獲得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很重視讓學生主動參與和互相學習,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強調一些學習習慣的養成,在兼收并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積淀的四重境界。
學法具體如下:
1.圈點批注: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討論法:積極參與,總結規律。
3.自主探究法: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五、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完成學案
提前一天布置預習,預習要求學生初讀課文,圈點勾畫出喜歡的詞句和難以理解的詞句,將自己產生的最初感悟批注在課文旁邊的空白處,同時,完成預習學案。
(二)激趣導入,簡介作者
1.看挽聯,猜人物名。
寒夜中,斗志激揚追覓繁星,誓除黑霧疾呼雨電。
憩園里,閑情難有再擎爝火,彰顯大家用趙春秋。
挽聯中嵌名《寒夜》、《繁星》,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憩園》、《爝火集》,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2.介紹作家。
多媒體展示2003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巴金)。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實課外知識,增加直觀感受,引發學習欲望。
(三)拓展延伸,思考探究——正視個人自省,走入社會人生。
1.關注自我。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關注個人自省,培養學生敢于正視自己的勇氣。
2.關注社會。
巴金走了,誰來延續民族的良知?(多媒體展示)
用多媒體展示社會現實事件,讓學生討論,分析,評價,教師要針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偏激和負面意識注意糾偏,做出正確全面的引導。
【設計意圖】“應用和拓展”是新課標中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引導學生通過關注現實生活,反省自身,培養和形成健康高尚的人格是教育的歸宿。
(四)布置作業
寫作練習:說出我的故事
生活中的我們時常會做一些連自己都感到臉紅、甚至恥辱的事,你有勇氣去面對嗎?請拿起你的筆勇敢的把它寫出來!
【設計意圖】讀的基礎上訓練寫,既能培養學生深入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習慣,還能加強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寫作水平。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三十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