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機遇,但同時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如何在新形勢下進一步創新學生管理工作,這也給高職院校提出了新的思考。文章總結了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了新媒體時代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并針對性的提出了在新媒體時代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對策。
關鍵詞:新媒體;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創新
一、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管理工作理念滯后
第一,缺乏全員育人的教育理念。有些高職院校對學生管理工作缺乏從上至下的統一認識,普遍存在著重教學,輕學工;重業務,輕思政的現象。除了學生管理工作人員之外,專任教師和教輔人員普遍對自己應該承擔的學生管理的責任認識不足,專任教師只管教書不管育人,教輔人員只把自己管轄的工作完成即可,沒有形成全校上下統一的“全員育人”的教育理念。
第二,缺乏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部分學生管理人員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缺乏系統的研究,這就導致在工作中缺乏理論的指導,開展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不足。另外,有些學生管理人員為了簡單,工作只是采用發布行政命令的方式,沒有切實的考慮學生的利益;也沒有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缺乏對學生反饋信息的收集。這種行政式、家長式的管理方式,很容易導致學生對學校管理工作的不理解,增加了學生管理的難度。
(二)學生管理工作體制不合理
在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還存在管理體系不清、職責不明、多頭管理的現象。一方面,對于學生管理工作各部門各管一塊,但是相互之間卻缺乏必要的溝通,比如學工處有自己的管理系統,教務處有自己的管理系統,但是兩者之間卻缺乏一個有效的對接通道,信息資源不能共享,導致各自成為了一個個信息孤島。另一方面,在實際工作中仍采用單一的行政命令下放的方式,管理部門與系部之間缺乏溝通,甚至在處理問題上意見也不統一,這樣就導致輔導員、班主任和學生干部在工作中無所適從。
(三)學生管理工作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目前,高職院校在招聘學生管理人員時,有思想政治學、教育學和心理學等專業背景人員的并不多,所以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心理輔導時專業性、針對性不強,教育的效果不明顯。其次,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很多都是剛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他們自身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都還不太成熟,思想也比較多元化,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還缺乏一定的高度,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對原則的把握以及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等方面都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
二、新媒體時代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一)新媒體時代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帶來的機遇
1.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新媒體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學生管理工作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通過新媒體,師生之間的交流無需面對面,師生之間對話的角色也相對平等,有效的拉近了師生的心理距離,學生也愿意將內心真實的想法向教師表達。特別是對于一些特殊的大學生群體,比如家庭經濟困難、性格內向、身有殘疾的同學,他們通常都比較敏感、自尊心強,平時都不太愿意在大眾面前敞開自己的心扉。但是通過新媒體進行交流的方式,能夠較為有效的保護他們的隱私,維護他們的自尊心,有利于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起到促進的作用。
2.有利于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首先,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方便快捷,方式更為多樣化。學生管理者通過QQ、微信等新媒體工具,能夠實現通知、文件等資料的即時送達。其次,利用新媒體工具,學校的教務處、學工處、招生就業處等部門之間也能夠實現資源的共享,還能夠把很多紙質版的資料電子化,減少了資源的浪費;減少了工作傳遞過程中時間和人力的耗費,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有利于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針對性.通過新媒體,學生管理人員可以有選擇性的,準確的把信息向學生送達,提高了信息傳遞的覆蓋率和針對性。另外,相比傳統媒體,新媒體具有更為強大的信息傳播與存儲功能,可以采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方式向學生發布信息,形式上更為形象直觀、生動有趣,信息內容更加豐富,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和理解,極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新媒體時代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帶來的挑戰
1.加大了對學生輿論監督和管理的難度.在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更加快速便捷、覆蓋面更廣,在大學生每天接觸的海量信息中,難免會夾雜著一些西方的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的思潮,如果不能科學合理的對這些信息進行辨析、過濾,學生很容易會受到一些不良思潮的侵蝕與誤導,甚至導致大學生的信仰迷失、行為失范,這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性造成極大的挑戰。另外,在新媒體環境下學生表達意見更為自由,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思政工作者對大學生思想動態的掌控力。這些新情況都加大了學生管理者對學生輿論的管理和監督的難度。
2.對學生身心健康產生了嚴重影響.如今大學生中“低頭族”的比例越來越高,根據我院在2017級學生中做過的一項抽樣調查統計,學生中每天使用手機3小時以上的占到67.5%,主要用于微信、QQ等社交聊天的占到85%,看視頻的占到80%。很多大學生在生活、學習中都是機不離手,甚至沉迷在“虛擬世界”中而無法自拔;有些學生在網絡虛擬世界中異常的活躍,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幾乎不和老師、同學和家人交流,成了典型的“雙面人”。這些學生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得心應手、如魚得水,但是卻對現實生活中的學業、人際交往、就業等現實問題卻倍感困惑、無所適從,從而產生焦慮、精神壓抑等一系列心理問題。而且沉迷網絡的學生長期宅在宿舍里,經常熬夜,作息不規律且缺乏體育鍛煉,身體素質不斷下降,身心健康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3.對學生管理工作隊伍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挑戰.新媒體時代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隊伍的能力和素質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目前來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總體都比較年輕,但是專業背景比較雜,個人的綜合素質也是參差不齊,與信息化社會發展的步伐相比較,學生管理隊伍的信息化改革與建設還遠遠滯后。學生管理隊伍對利用新媒體推進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到位,對新媒體工具的掌握與運用能力還比較欠缺,缺乏利用新媒體進行有效管理的經驗。
三、新媒體時代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路徑
(一)搭建學生管理的信息化平臺
第一,要進一步完善信息化校園的基礎設施建設。高職院校要進一步完善現代化的校園網絡設施,豐富校園網功能,從硬件上充實校園新媒體力量,使之成為推進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堅實保障。第二,要做好校園網絡的建設與維護。高職院校要組織專業的人員構建信息化校園建設的隊伍,通過校園網把學工處、教務處、招生就業處、系部等各部門都關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系統的學生管理網絡平臺,實現各部門間信息的共享。要做好校園網絡平臺的維護,保證校園網的正常運轉,利用校園網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學習、生活、校園文化、就業資源,實現學生管理的規范化、信息化。
(二)加強學生管理隊伍的建設
第一,要把好人員招聘的入口關。在新媒體時代,學生管理工作對學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在招聘學生管理人員時,除了在學歷,政治面貌等方面做出要求外,對應聘人員的專業背景也應該提出相應的要求。比如可以優先考慮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的畢業生,對有雙學歷、雙學位的復合型人才也可以優先考慮。在其他條件相似的前提下,可以優先考慮學歷較高的人員。
第二,維持學生管理隊伍的相對穩定。高職院校要幫助學生管理人員做好職業生涯發展的規劃,要增強學生管理人員的職業認同感。比如,學校在人事制度上要予以支持,打通學生管理人員職稱晉級或行政級別晉升的職業發展通道,對于不愿意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員可以推行專家制,在職稱的評定上也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這樣才能讓優秀的人才安心工作,讓學生管理人員能夠看到自身發展的前景和希望,減少學生管理隊伍人員的流失,維持學生管理隊伍的相對穩定。
(三)加強對新媒體宣傳工作的監督管理
在新媒體時代,信息的發布與傳播更為自由,每個人都可能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時也可能是信息的發布者。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者要順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規律,轉變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方法,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使之更好地為學生管理工作服務。同時要加強對新媒體輿情的監控和管理,警示和教育學生自覺遵守網絡道德,對在新媒體平臺上惡意傳播謠言和不良信息的行為要予以嚴厲打擊,情節嚴重的要移交司法機關,努力營造一個健康和諧、風清氣正的新媒體環境。
(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新媒體價值觀
第一,要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職院校要適應新媒體時代的新要求,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拓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路徑,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實效性。第二,要提高新媒體輿論引導的能力。高職院校的新媒體宣傳工作要更新理念、創新形式與內容,積極宣傳正能量、倡導真善美,加強對學生思想正面的引導,為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提供強有力的輿論保障。第三,要提高學生的媒介素養。高職院校要加強對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幫助學生提高對網絡信息的辨析能力,主動過濾掉一些有害的信息,避免一些不良思潮的影響和侵蝕。
(五)提高學生管理隊伍對新媒體工具的應用能力
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管理人員不僅要有政治上的敏銳性,還要能夠熟練的應用新媒體。一方面,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管理隊伍新媒體應用能力的培訓。學校可以邀請新媒體應用的專家到校給學生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或者組織學生管理人員到應用新媒體進行學生管理有較成熟經驗的院校參觀學習,提高學生管理隊伍的新媒體應用水平,不斷提高和完善學生管理工作,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學生管理人員也要更新理念,主動學習,積極探索應用新媒體來加強學生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創新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開拓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渠道。
參考文獻
[1]周亞楠.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機制創新研究[J]. 考試周刊,2016,(11):147.
[2]陸曉娟. 新媒體條件下的高職學生管理工作[J]. 現代國企研究,2016,(20):223-224.
[3]廖雨涵. 新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學生管理工作應如何開展[J]. 教育現代化,2016,3(40):259-260+270.
[4]葉欣.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對策探究[J].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8(01):48-49.
[5]曹軍. 新媒體背景下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路徑[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06):58.
基金項目
2018年廣西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新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18SZ027。
作者簡介
陳雪玲(1979-),女,廣西貴港人,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市場流通系專職副書記,講師。
(作者單位: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