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聯強
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及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轉變傳統固有的教學模式,積極運用信息技術為教學注入新方法、新活力,有效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主要針對信息化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給我國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帶來的改變進行論述。
關鍵詞:大數據發展;初中語文教學;資源共享
大數據時代的出現,給我國教育事業帶來了巨大的改革機遇。學生學習資源豐富起來了,學習途徑也不再單調,但是誘惑也多了起來,這些都是我們初中教師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我們要更好地把握大數據時代的優勢,多加學習,與時俱進,這樣自己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教學方法才能不斷推陳出新,從而使我們的課堂效率更高。
一、大數據發展能讓資源共享
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一改以往普通說教式的上課方式,利用大數據發展的優勢,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這表面看來挺容易的,可是老師應該在上課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一開始,老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然后準備課堂上的內容。從知識基礎到文本閱讀,又到文本練習,老師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這個時候,大數據發展就能夠派上用場了。
比如,在上李商隱《夜雨寄北》這一節內容時,老師應該先讓學生知道唐朝晚期的詩歌、政治以及人文的發展情況;然后要讓他們知道李商隱這個人的背景故事,他在官場上不得志,到處受排擠;最后還應該讓學生知道這首詩的創作基礎。讓學生知道這些內容之后,老師可以通過在網絡上找到的關于這首詩的音頻或視頻,讓學生自己掌握這首詩的節奏;接下來分析其中的感情,別看這首詩的章節簡短,但是感情豐富,因為它采用了虛擬跟實際相互結合的表現形式。前兩句說到自己的回家時間沒有確定,后兩句想象自己和伉儷重逢的時候共話巴山夜雨的場景。這樣一來,詩人就把自己的苦悶凄慘和對伉儷的想念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了。這是一種在詩歌中常用的表現方法,當然也可以結合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來類比一下,進而讓學生深刻感受一下這個表現形式的意思。
二、大數據發展能讓課堂壯大
就像魯迅先生曾經這樣說過,一塊煤的形成,當初需要大量的材料,最后才會形成一小塊的煤。既然壯大課堂是讓課堂教學高效的前提,那么一堂課沒有內容又怎么會有教學效果呢?因為初中語文的課堂重在內容的理解,通過喚醒感情而得到知識,但是課堂的時間相對有限,文本也是非常短小,所以就應該通過網絡上的信息在有限的時間之內擴大文本的內容,進而使課堂得到壯大的效果。
比如,在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這堂課的時候,文章中涉及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筑藝術,從而表達了愛國之情,因此在紀念碑的敘述上可以運用實際景象的展示方法。通過這個方法使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因而體會到紀念碑的莊嚴、巍峨和雄偉。在十塊漢白玉的浮雕內容上,是推動中國歷史進展的重大事情,是讓學生的愛國之情迸發的源泉。所以老師需要運用網絡上的圖片等相關內容來展現“太平天國運動”“五四運動”“武昌起義”“抗日戰爭”等歷史故事,既回顧了歷史壯舉,也升華了愛國主義。學生在這堂課上不僅知道了紀念碑的特點,而且還由衷感受了對烈士英雄的敬意。課堂快要結束的時候,老師再把內容壯大延伸到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創造者梁思成和林徽因上,談一下他們的奉獻,進一步點燃學生的愛國之情。
三、大數據發展反饋信息迅速
學以致用是學習的最終要求。比如,在課堂口語練習的時候,如果題目是“如果我是一名導游”的話,那么老師應該讓學生了解地方的人情世故,初步知道一下家鄉的有關情況。老師在課堂之中播放關于山海關導游的演講視頻,分析一下導游的話語,明確導游的意思,然后播放地方的景象視頻,讓學生在此基礎上編寫導游臺詞。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的演講準備充分。在演講的過程中,學生的表現不太一樣,有的簡單說說,有的講得復雜,也有的語無倫次,就這樣知道了由學生信息反饋的學習情況,從而調整一下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
現在社會的發展越來越迅速,大數據發展對于課堂的教學越來越重要。可是運用網絡優勢的同時也要注意一下文本解讀的傳統,努力將網絡和傳統相結合,爭取讓學生真正投入到初中語文的教學中來。由此看來,大數據發展對初中語文教學的改變非常有效而且明顯。
參考文獻:
[1]周若松,王志娟.淺談大數據對教育的影響[J].高教學刊,2015(13).
[2]李震.大數據時代的語文教學新形態[J].江蘇教育,2016(5).
[3]倪凱顏.大數據時代,語文教學的悄然轉身[J].江蘇教育,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