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摘 要:家庭教育作為一個人接受教育的起點,對一個人的健康成長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應引起各方的重視。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孩子的心理狀態和心理健全程度,是他們未來學習、生活、交際的基礎,因此,如何指導家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成為了教師關注的焦點。將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作為研究的起點,重點探究了指導家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希望為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關鍵詞:指導;家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目前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俗話說:“父母是最好的老師”。誠如此言,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其一言一行、一蹙眉、一展顏都會對孩子產生莫大的影響, 使其更為積極向上或從此無心學習、變得自暴自棄等。基于此,就需要學生家長轉變觀念,重視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孩子成長路上的榜樣。目前,大部分家庭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大多數是在呵護下成長,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都比較低下,再加上家長的溺愛,導致他們就像溫室的花朵,缺乏足夠的心理鍛煉和意志磨煉,一旦在學習生活中出現不如意的狀況,極容易產生挫敗感,失去學習自信心,變得消極、被動,甚至有些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探究學生心理問題出現的原因,發現其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點,家長的行為是受心理支配的,如果家長由于種種原因心理不成熟,容易出現失常的行為,對孩子學習、成長將會造成不利影響。基于此,就需要家長在對孩子心理進行教育時,應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心理狀態、教育方式等,從而使孩子能接受來自父母的愛意、善意和溫暖,以此來健全孩子的心理,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第二點,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只關注他們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他們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等,導致孩子學習壓力過大,學習積極性不高。第三點,父母天生對孩子有強烈的保護欲,有些家長在保護孩子時,出現了過猶不及的現象,過分地保護孩子,對他們的正常交友橫加干涉,導致孩子失去了自主交友的樂趣。第四點,部分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動輒打罵或者大聲訓斥,導致孩子膽小、懦弱,對父母尊敬有余,親近不足。
二、指導家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轉變家長觀念
針對家長在對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落后的教育觀念的情況,教師可通過召開主題家長會,更新家長觀念,讓家長的教育理念和學校的教育理念和諧共生,共同為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營造全方位的環境。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在家長會時,通過多媒體來呈現真實的教學案例,組織家長進行討論,并邀請有先進心理教育理念和經驗的家長進行分享,以此來刷新家長們落后的教育觀念,使他們在教育孩子時,給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在孩子交友時,不橫加干涉,而是給予他們更多的引導,以此來增進親子關系,讓他們在面對父母時,愿意敞開心扉,愿意傾訴煩惱,讓初中生的叛逆青春期,由于有了父母的理解和關愛,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富有意義。
(二)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
部分家長在面對初中生的叛逆和不按常理出牌時,往往大呼頭痛,又苦于沒有良策,有時候好心地規勸,反而會引起他們的反感,導致親子關系越來越疏離。基于此,教師可引導家長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建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無障礙溝通渠道,及時就學生出現的種種心理問題進行溝通,通過家長和學校的共同努力,為學生學習、生活、人際交往中的種種難題提供指導和幫助,使他們能時刻感受到來自家庭和學校的善意和溫暖,從而使他們在面對挫折或失敗時,不會茫然無措,健全其心理,塑造他們的三觀。在此基礎上,學校和家庭還應結合社會教育,正確引導初中生從自己的小天地走出來,多體會大自然的美妙,感悟生活的美好,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將其培養成為新時代下的四有小公民。
(三)引導家長及時調整對孩子的期望值
針對家長對孩子期望值過高的問題,學校可引導家長及時調整觀念,從學生的性格特點出發,進行差異化教育,以此來挖掘學生的潛力,使他們將學習、生活都當作自己的事情,不再假手于人,不再過度依賴;培養他們的自我管理意識,自我約束能力等,降低學生的學習、生活壓力,使他們在花季雨季般的年紀,享受學習的樂趣,體驗成長中的點滴。
(四)引導家長對孩子多些賞識和鼓勵
針對家長在對初中生心理教育中存在簡單粗暴教育的做法,學校可以引導家長對孩子多些賞識和鼓勵,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讓他們在面對任何問題時,都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如在孩子成績滑坡時,父母不應一味地指責、打罵、訓斥,而是要選取適當的時機,將一些名人或自己遇到的挫折、當時的想法、采取的方式告訴孩子,為他們戰勝挫折鼓勁;在孩子取得好成績驕傲、自滿時,父母也應及時引導孩子,從而使他們在面對學習成績時,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而是學會找原因,主動找方法。在此基礎上,學校應引導家長與孩子建立親密平等的伙伴式關系,通過平等交流和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理,增進雙方的感情。
參考文獻:
[1]林秀平.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J].珠江教育論壇,2013(2).
[2]尚雄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其矯正[J].榆林科技, 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