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李淑敏 楊俊玲 許瑩瑩 呂艷羽
摘 要:本文就威海市化妝品企業對高職化妝品人才需求展開調研,根據調研情況,分析企業對高職化妝品專業畢業生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并對高職院校化妝品專業人才培養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化妝品專業;人才需求;調研;人才培養;對策
1 研究背景及意義
中國化妝品產業經過30多年的迅猛發展,現今已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全行業仍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存在著許多突出問題,例如產品科技含量不高、高技能人才儲備不足、品牌知名度低及營銷手段滯后、虛假宣傳及假冒偽劣產品嚴重等[1],為使行業健康發展,專業人才的培養是抓手。
威海市現有化妝品生產企業24家,經營企業1萬多家,個體商戶5千多家,依托威海市的地理優勢和日本、韓國化妝品市場的快速發展,必將給威海市化妝品市場帶來商機,化妝品產業將是威海市的經濟增長點。國函[2018]79號《國務院關于同意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發展試點的批復》,同意包括威海在內的17的省市(區域)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為威海的發展創造了歷史性機遇,威海化妝品行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對化妝品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強烈。為使我們能更好的培養高素質人才,為威海乃至全國的化妝品行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我們對威海市高職化妝品專業人才需求展開調研。
2 化妝品人才需求狀況調查分析
調研主要以威海地區的化妝品生產企業及經營企業作為調查對象。課題組共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回收92份,有效問卷90份。本次調研在調查問卷基礎上,還通過企業訪談聽取企業專家意見,與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保化科的工作人員交流,并借鑒有關調查資料,搜集相關文獻資料進行分析研究。
2.1 企業對化妝品人才學歷層次及數量需求狀況分析
圖1 企業對化妝品人才學歷層次及數量需求狀況
我們從化妝品生產企業與經營企業中篩選出生產技術及管理、質量控制及管理、新品研發、產品銷售及管理四個關鍵崗位,針對這四個崗位對化妝品人才學歷層次及數量需求進行調研,從調研結果看,四個崗位中學歷層次需求量最大的是高職學歷,共需要269人;本科及以上學歷、中專學歷需求相對較少。調查數據說明,隨著威海地區經濟的發展需要,企業用工需求量也逐漸增大。因企業經營規模較小,考慮到節約人力資源成本等因素,企業在選擇畢業生學歷層次上面比較務實,將高職學歷畢業生作為首選,高職院校培養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受到中小企業的普遍歡迎。
2.2 企業對高職化妝品專業畢業生的知識要求調查分析
圖2 企業對化妝品專業畢業生知識的要求調查情況
在本次知識要求調查中,企業對畢業生法律法規的知識要求是最高的,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的法律意識也逐漸加強,所以加強學生的法律意識,熟悉并遵守行業的法律法規,是我們教學的一個重點內容。在專業知識方面,企業選擇化妝品質量管理和市場營銷這兩項的比例較高,而對化妝品生產工藝、檢驗知識選擇的較少,主要因為我們調查的企業中經營企業較多、生產企業較少的緣故,并且有些生產企業代加工業務較多,沒有自主品牌,研發功能比較弱,所以對化妝品配方設計的專業知識要求較低。除了基本的專業知識,一部分企業還要求畢業生能夠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英語知識。
2.3 企業對高職化妝品專業畢業生的能力要求調查分析
圖3 企業對化妝品專業畢業生能力的要求調查情況
企業認為,生產崗位員工要具備生產組織能力,并能安全生產,銷售崗位員工應有較強的策劃營銷能力、質量管理能力和社會協調能力。因涉及到銷售的統計、分析、報表等,所以有較多的企業要求員工具備一定的計算機辦公軟件應用能力。有少部分企業對創新研發能力有要求,希望在產品研發、營銷形式等方面所創新。
2.4 企業對化妝品專業人才的素質要求調查分析[2]
圖4 企業對化妝品專業畢業生素質的要求調查情況
調查顯示,所有企業要求畢業生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在選擇畢業生的時候,企業特別注重是否具備團隊合作精神,并且希望員工能夠具有較強的執行力和積極的學習態度。健康的心態與體魄也是大部分企業的選擇。也有少部分企業,因涉及到品牌與國際接軌,比較注重創新精神和良好的文化藝術修養。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在能力要求及素質要求上面的要求比知識要求要高,所以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及綜合素質的提高。
3 高職院校化妝品專業人才培養對策
3.1 構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3]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首要任務就是學校和企業合作確定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案。我們與企業合作,共同探討人才培養模式,企業專家參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通過調研,密切關注化妝品行業發展新趨勢,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體現威海化妝品發展對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培養德技并修,適應現代化妝品生產與經營和管理一線崗位需要,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敬業精神,掌握化妝品生產、經營、管理和應用等相關工作所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面向化妝品制備及應用等相關領域從事化妝品生產、經營和管理及應用等工作所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為更好的開展校企合作奠定基礎,為行業和威海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人才,使學生畢業能上崗,上崗能適應崗位要求,既能達到學校培養目標的要求,又能符合企業用工的標準,滿足企業的用工需求。
3.2 完善專業課程體系
通過調研,由行業企業專家和本專業教師組成“課程體系建設小組”,分析化妝品經營及管理專業的專業定位、核心崗位群及崗位群的職業核心能力,確定化妝品經營與管理專業核心崗位是銷售崗位,化妝品技術專業的核心崗位是生產崗位。本著“精技能,重發展”的課程體系設計理念,確定化妝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為《化妝品營銷實務》《品牌營銷策劃與管理》《客戶服務管理實務》《功能性化妝品》等,化妝品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為《化妝品原料》《化妝品配方設計與制備工藝》《化妝品質量檢驗技術》等,并根據課程特點及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進行教學設計,完善專業群課程體系。
3.3 加強實踐教學條件建設
首先加強校內實踐教學條件建設,在原有校內實訓條件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實訓條件,新建實訓室,完善校內實訓基地的功能和管理水平,強化內涵建設。對化妝品崗位群進行調研、學習和論證,緊密對接企業,開發應用廣和具有代表性的實驗實訓項目,完善管理規范,編寫具有先進性、實用性、規范性的實訓指導教材。
結合區域布局,發掘社會資源,按照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則進行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在學生實習與就業、技術服務、項目開發等方面進一步深入合作,充分利用企業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在實踐教學方案設計與實施、指導教師配備、管理機制、實習實訓安全保障等方面與企業密切合作,實現校企互動,合作雙贏。
3.4 建設“雙師型”教學團隊
要培養適用于行業企業需要的化妝品技術技能型人才,必須要建設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針對化妝品專業“雙師素質”教師比例偏低,年輕教師較多,雖然學歷高,但缺乏企業生產實踐經驗的現狀,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師培養方案, 提供平臺,鼓勵教師到企業進行頂崗學習, 既增強教師對行業最新動態的了解, 掌握各崗位實際情況,又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學校還可以聘請行業企業的有經驗的專業人才擔任化妝品專業兼職教師, 指導學生的實踐和實訓學習。
參考文獻
[1]李思彥.中國化妝品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戰略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5(03).
[2]楊昕.企業會計人才需求現狀與培養策略[J].經濟論壇,2012(6).
[3]山東省政府.山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Z].2011.
作者簡介
王靜(1981-),女,漢族,山東高密,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化妝品工藝優化及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