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 王妍
在創新創業背景之下,地方院校必須要提升對創新創業指導課程的重視,通過系統的教育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明確方向,進而為學生今后的就業奠定基礎。在整體上來說,現階段的創新創業指導課程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不足。對此,地方院校必須要綜合實際狀況探究有效的優化路徑,繼而為學生的創新創業發展奠定基礎。
(一)強化隊伍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在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素質教育,教師自身的思想觀念必須要創新,要具有一定的創業思維,這樣才可以將自己的思維模式與課程內容進行系統融合。對此,在實踐中必須要加強對教師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的系統培訓,轉變傳統的思維模式,進而通過教師的以身作則,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在創新創業指導課程建設過程中必須要明確高質量的師資隊伍的重要意義,要通過有效的方式,提升對骨干教師的培訓,提升其專業性,通過有效的激勵措施與手段,鼓勵教師積極主動參與創新創業指導課程,加強對青年教師的重視,提升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能力。同時,必須要加強對一些優秀企業家、成功人士的溝通與交流,組建專業的創新創業專家隊伍,為學生提供專業性的意見與指導。要組織開展各種創業實踐教育活動,通過與國內外專家學生的學術交流、專家講座等及時發現地方院校的問題與不足,及時完善,進而提升教師專業能力。要轉變單一的教學模式,綜合實際拓展教學內容與形式,在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通過對各種社會資源的整合,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創新發展,進而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二)明確學生主體地位。在地方院校創新創業課程開展過程中,必須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明確學生在創新創業課程中的主要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團隊中不斷成長,進而增強自身的職業素養,為學生今后的就業發展奠定基礎。教師必須要綜合課堂內容、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需求合理進行課程模式的創新,通過模式手段的創新,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這樣才可以為學生今后的創新創業奠定基礎。
(一)創新教學思路。創新創業指導課程必須要基于我國職業教育創新實踐的課程開展,明確教學思路以及方向。要始終基于學生的發展以及職業發展為基礎,要將工作過程作為基礎性原則,對現階段我國就業方向進行系統分析,綜合市場經濟狀況以及發展趨勢,模擬真實的職業場景,為地方院校學生提供一個有效的創新創業環境,進而提升創新創業能力。對此,教師要綜合學生的實際狀況,針對學生的專業、不同專業的發展方向,對其進行系統的分析;要對不同學生進行不同分析,要對學生進行職業分析,為學生制定職業發展規劃,通過清晰的課程規劃與分析,為學生進行精準定位。教師可以通過分組討論以及模擬的方式,讓學生對其進行系統分析,通過對創業流程進行分析,讓學生收集整理各種職業信息,充分了解自己需求的各種資料,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不斷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基于企業的實際需求進行課程內容設置,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轉變傳統的創新創業課程教學方式。地方院校創新創業指導在開展過程中必須要優化課程模式,改革傳統教學模式,通過對教學時間、課程、內容以及模式的改革,讓學生在創新創業課程中獲得知識。對此,教師可以通過“階段式”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通過一體化的教學實踐模式對其進行系統引導;而在教學內容上可以通過“模塊化”的方式開展教學。地方院校可以基于學生的不同階段、不同專業、不同特征合理開展,通過對學生在校期間各個階段的系統分析,有針對地進行創新創業指導教育,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明確方向。可以將學生分為專業教育階段、職業生涯規劃階段、創新創業指導時期;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進行系統的、針對性的教學;這樣才可以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
組織開展各種教學實踐活動,通過將課程內容與實踐融合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充分驗證自己的想法與觀念,通過對市場經濟以及今后發展趨勢的分析,利用市場調查等方式讓學生獲得大量的資料,通過資料分析制定目標以及策略,在整個實踐過程中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模式,進而真正做到創新,這樣才可以為學生今后的創新創業發展奠定基礎。
對地方院校創新創業課程進行指導優化,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通過科學系統的理論為學生創業提供職業生涯規劃,可以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明確方向,為學生創業創新規劃的制定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