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妮妮 張素清
摘要 本文介紹了遼寧墾區平歐雜交榛產業發展現狀,分析了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以期為遼寧墾區榛子產業發展提供參考,促進農場經濟發展,帶動農工致富。
關鍵詞 平歐雜交榛;產業現狀;問題;對策;遼寧墾區
中圖分類號 S66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0-0088-02
榛子樹為樺木科榛屬灌木或小喬木,是世界上四大干果之一,也是我國重要的干果經濟林樹種。榛子樹抗逆性強,適栽范圍廣,管理成本低,效益好;榛子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食療價值,發展榛子市場潛力大,國際競爭力強;栽植榛子產值高,經濟樹齡長;榛子耐貯性好,在市場供應和產品加工等方面有優勢。總之,榛子樹是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為一體的多功能樹種[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干果需求量逐年增加,榛子的供需矛盾較突出,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因此,榛子產業已成為高效、優勢產業。本文介紹了遼寧墾區平歐雜交榛的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對策,旨在為遼寧墾區平歐雜交榛產業發展提供參考,確保遼寧墾區榛子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不斷推動整個墾區經濟發展,帶動農工致富。
1 產業現狀
遼寧省農墾系統平歐雜交榛產業處于剛剛起步階段。種植平歐雜交榛的農場主要分布在遼寧東部、北部以及中部地區,其中大面積發展平歐雜交榛的農場有沈陽塔山農場、臺安洪家農場、鐵嶺縣種畜場、桓仁荒溝參茸場、新賓嘉禾農場等地;其他農場小面積分布。據不完全統計,全省農墾系統平歐雜交榛已累計達1 000 hm2,且有逐年增加趨勢。
遼寧省農墾系統各地平歐雜交榛發展狀況各不相同。遼寧北部地區、中部、東部墾區平歐雜交榛發展已初具規模,效益可觀,農工對發展榛子的熱情度高。例如臺安洪家農場,全場已發展平歐雜交榛逾133.33 hm2,并著力打造平原最大榛子基地;遼寧北部和東部墾區因地域優勢主栽品種為平榛子,近幾年逐漸興起栽植平歐雜交榛,鐵嶺各農場平榛子產業最為成熟,形成了墾復、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鏈條,可不斷促進平歐雜交榛產業的逐漸成熟。目前,在遼寧省中北部墾區栽植平歐雜交榛已成為農業種植結構調整中經濟林樹種的首選樹種。遼寧省墾區發展平歐雜交榛時間較短,但產業優勢已逐漸顯現。
遼寧省墾區各地環境條件差異大,但平歐雜交榛栽植的品種主要為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選育的達維、金鈴、玉墜、平頂黃、薄殼紅、遼榛系列等品種,其中達維、玉墜為主栽品種;遼寧省北部、中部墾區平歐雜交榛的栽培管理技術、繁苗技術較為成熟,而遼寧西部地區平歐雜交榛的栽培管理技術、繁苗技術尚在摸索中。
2 存在的問題
2.1 部分農場平歐雜交榛品種選擇不當
由于品種的區域性差異和種間差異,各品種在各地的表現不一致,適應性、早果性、豐產性、出仁率、品質等都有很大差異。遼寧省墾區大果榛子發展較晚,人們對品種的了解不夠,對品種的選擇認識不足,表現在引種的盲目性、發展品種隨意性;苗木選購時對品種純度重視不夠;產業規劃上重規模輕品種,地區主栽品種不突出;這種在品種選擇上的不嚴謹性,將嚴重影響榛子產業的發展后勁。
2.2 栽培管理以及繁苗技術參差不齊
有些平歐雜交榛子園管理粗放,栽培管理技術以及繁苗技術不到位,造成榛子產量不穩定,品質不理想。產量的低下直接導致經濟效益不明顯,嚴重制約了榛子產業的發展。
2.3 配套設施不完善
有些榛子園在前期種植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配套設施不完善,如沒有灌溉設施、排澇設施等,如二臺子農場某農工發展的133.33 hm2山地榛子園,2015年遭遇大旱,因沒有灌溉設施,導致榛子大面積旱死,造成經濟損失。
2.4 缺少龍頭牽動
遼寧省墾區榛子產業是以一家一戶的生產模式為主,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生產出的榛果以及榛苗質量高低不等,總體經濟效益不高。盡管有些農場成立了榛子合作社或者榛子銷售公司,但目前這些合作社或公司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還僅處于收購榛子、粗淺加工、簡單包裝上市的初級狀態,難以發揮應有的輻射帶動作用。
2.5 缺少榛子深加工企業
平歐雜交榛的綜合利用價值很高,但目前遼寧省墾區榛子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除鐵嶺有幾家小型榛子深加工企業外,其他地區沒有榛子深加工企業。榛子深加工產品市場應用率低,更沒有主打品種和主打品牌,榛子深加工產品市場沒有打開。
3 發展對策
3.1 做好產業定位,科學規劃,統一實施
榛子產業是高效、優勢產業。發展平歐雜交榛要做好產業定位,科學規劃,統一組織實施。要做好組織建立、規模確定、階段安排、實施步驟、主栽品種確定、苗木準備、示范推廣、技術指導服務、產品加工、綠色食品生產等工作[2-3]。
3.2 做好品種選擇
品種選擇是榛子產業成功的基礎。當前平歐雜交榛處在發展初期,做好品種選擇尤為重要。應本著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根據不同需要選擇最適合本地立地條件、氣候特點、發育旺盛(可延長盛果期年限)、表現穩定、經濟指標優良的品種重點發展,并配好授粉品種。栽植時要確保榛苗的品種純度和質量,示范園主栽品種2~3個,授粉品種2~3個,有利于集中品種優勢,使產業效益最大化,同時有利于管理、收獲和加工[4-5]。
3.3 做好示范園建設
要做好平歐雜交榛示范園建設,達到可持續發展,做到規范化、科學化管理,讓群眾盡快看到效益,真正起到示范帶動作用,推動遼寧省墾區榛子產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3.4 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資金投入
發展榛子前期投入較大,各級墾區部門應有針對性地制訂產業政策,搞好產業開發,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做好基礎設施建設、苗木補助等,當前應重點扶持平歐雜交榛示范園建設和苗木繁育基地建設[6]。
3.5 做好栽培管理技術的推廣
要加大平歐雜交榛栽培管理技術培訓工作,做好專家指導工作。如平歐雜交榛栽培管理技術、苗木繁育技術、病蟲害防治以及產品加工技術等的研究推廣工作,讓墾區農工真正掌握科學、規范的榛子栽植本領。
3.6 提高榛子產業的組織化程度
要進一步提高各墾區榛子產業的組織化程度,成立組織化程度高的榛子協會、榛子合作社,引進龍頭企業,規范化開展榛子產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加快高科技終端產品的開發,搞好榛子產品的精深加工,并要加大力度做好榛子深加工產品的推廣,不斷提高榛子苗木和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使農工真正得到實惠[7-8]。
4 參考文獻
[1] 王穎,劉璐.吉林省榛子產業發展的價值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7):191-192.
[2] 呂宏波.遼寧省榛子生產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現代農業科技,2015(3):105-106.
[3] 鐘俊玲.遼寧省雜種榛子苗木市場現狀及發展對策[J].遼寧林業科技,2015(2):59-60.
[4] 程鑫.遼寧撫順縣榛子產業發展現狀及管理對策[J].綠色科技,2017(1):93-94.
[5] 付保東.開原榛子產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J].遼寧林業科技,2015(1):66-67.
[6] 孫建文.撫順地區雜交榛子產業發展分析[J].林業科技,2016(2):58-60.
[7] 董嘉鵬.基于資源依賴的鐵嶺榛子產業營銷建議[J].遼寧林業科技,2012(3):38-40.
[8] 付保東.開原市榛子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經驗及對策[J].防護林科技,2014(1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