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昌敏 徐一 唐波
摘要 本文介紹了四川高海拔山區適宜種植甜櫻桃的自然地理條件,闡述了甜櫻桃種植現狀及產業發展優勢,針對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重點提出了引進和扶持企業、提升栽培技術管理水平、建立標準化生產體系、完善市場體系建設等對策,以期為加快四川高海拔山區甜櫻桃產業化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甜櫻桃;種植現狀;產業優勢;問題;對策;四川高海拔山區
中圖分類號 S66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0-0100-02
四川高海拔山區甜櫻桃種植區主要集中在四川省北部青藏高原東南緣的阿壩州藏族羌族自治州。甜櫻桃作為該區域主要的經濟水果之一,在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社會和諧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17年筆者作為“三區”科技團隊成員,曾多次深入該區,對甜櫻桃種植、產業情況進行調研考察,搜集了相關資料。現根據該區甜櫻桃產業發展的實際,分析甜櫻桃產業現狀,并提出幾點建議。
1 自然地理條件
甜櫻桃起源于歐洲東南部和亞洲西部的黑海和里海周邊地區,單果重一般為5~12 g,我國各主要產區多稱之為“大櫻桃”。甜櫻桃最早于1871年引入煙臺,改革開放后,我國開始大量引進新品種和先進的種植技術,進行大面積的生產栽培。20世紀80年代以后,甜櫻桃栽培逐步擴展到北京、陜西、河南、河北、四川等地。甜櫻桃果實外觀艷麗,酸甜適中,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其是北方落葉果樹中成熟期較早的水果之一,在調節鮮果淡季、滿足市場需求方面起著重要作用[1]。
四川高海拔山區是典型的高山峽谷地貌,地形復雜,河流縱橫,是低緯度與高海拔的組合,形成了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特點;年日照時數在2 000 h以上,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既能滿足甜櫻桃低溫需要量又不發生嚴重凍害,有利于糖分積累和果實著色。該區域土壤以山地褐色土和沖積土為主,非常適宜甜櫻桃種植;該區是大渡河、岷江、嘉陵江三大水系發源地,岷山主峰雪寶峰和四姑娘山終年積雪,水資源極為豐富,水質潔凈無污染;溫度適宜,降水適中,適合甜櫻桃生長;空氣干燥,病蟲害發生輕,從開花至果實采收幾乎無需施用農藥。該區域是甜櫻桃栽培最適宜區,也是我國甜櫻桃的優質產區。
2 種植現狀
2.1 生長特性
四川高海拔山區于20世紀80年代末從大連引進甜櫻桃,先后引進了十幾個品種(系),建立了甜櫻桃品種園、示范園。甜櫻桃為落葉高大喬木,樹勢強健,樹干直立,樹皮呈灰褐色至淺紅褐色;甜櫻桃前3年幼樹生長期表現生長迅速,長勢旺盛,樹冠擴展快;進入生長結果期和盛果期后,長勢趨緩,長枝數量減少,中短枝比例增加,多數葉叢枝也逐步轉化為花簇狀短果枝。不同品種生長特性有差異,當地眾多品種中以紅燈直立性最強,長勢最旺。甜櫻桃自花結實率極低,必須配置授粉樹,且對授粉品種的選擇性很強,紅燈一般配置巨紅、佳紅等,自然坐果率可達50%~60%。
2.2 果實特性
四川高海拔山區甜櫻桃的成熟期較中國櫻桃晚15~20 d,一般3月上中旬萌芽,3月底進入盛花期,花期長達2周左右,果實成熟期為5月上中旬至6月下旬。該區域平均單果重6 g以上的甜櫻桃品種有11個,紅燈平均單果重10.4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8.7%~22.0%,超過原產地[2-3]。
2.3 品種適應性
從引進的大部分品種在四川高海拔山區多年的生長、結果、品質、抗性等主要性狀表現看,甜櫻桃在該區域具有很好的適應性,均表現為生長迅速、成花容易、豐產性好、抗逆性強。引進的已結果品種在該區域的表現不盡相同,以各品種原產地的表現為標準,以紅燈表現最好,其綜合性狀超過原產地;巨紅、佳紅、13-33、8-129、實生3號表現較好,綜合性狀接近原產地。從綜合性狀分析,適宜于該區域栽培的早熟品種為紅燈、8-129;中晚熟品種為實生3號、巨紅、佳紅。經過多年的種植研究,四川高海拔山區已經基本掌握了甜櫻桃栽培技術,主推品種為紅燈,授粉樹為巨紅、佳紅。
3 產業發展優勢
3.1 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由于獨特的氣候條件,四川高海拔山區生產的甜櫻桃果個大、顏色鮮艷、含糖量高、裂果少、病蟲害輕,且成熟早,市場競爭力強。以紅燈為例,最早可在“五一黃金周”采收,開始大量上市時間是5月10—15日,紫紅色,平均果重104 g,長距離運輸可在果面鮮紅而未轉紫色時采收。同時,由于海拔高、垂直氣候明顯以及小氣候差異大,同一品種在不同海拔高度成熟期相差很大,因而可拉長供應期,僅紅燈品種的成熟期最早和最晚可相差40 d。如果在高海拔地區栽培晚熟品種,則此栽培區域可能成為我國極晚熟的甜櫻桃栽培區,其生產出的產品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4]。
3.2 市場空間較大
由于甜櫻桃對冬季低溫和夏季降雨等氣候環境要求比較嚴格,四川及南方省(市)只有少數冷涼地區能種植優質甜櫻桃,面積和產量十分有限,市場空間較大;加上當地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每年都有來自國內外的大量旅游者,消費需求旺盛。
4 存在的問題
4.1 當地對果樹產業的認識不足
四川高海拔山區對水果產業在發展農業、振興農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對技術管理、人員培訓等工作重視不夠;當地果農對新品種、新技術缺乏必要了解。這些都嚴重阻礙了當地果樹產業的發展。
4.2 甜櫻桃產業化程度偏低
近年來,四川高海拔山區作為我國甜櫻桃種植的新產區,發展較快,但甜櫻桃產業規模相比于大連、煙臺等傳統甜櫻桃生產區仍有較大的差距。該區甜櫻桃主要用于鮮食,對于甜櫻桃的貯藏保鮮技術還沒有給予足夠重視。目前甜櫻桃產量有限,還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但隨著規模化栽培,產量迅速增加,單個農戶將面臨果品銷售中的市場信息獲取、運輸、貯存等實際困難。因此,亟需實現產業化,幫助果農解決難題。
4.3 栽培技術、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大連、煙臺等傳統甜櫻桃生產區,中上等管理水平的盛果期甜櫻桃園產量通常在22.5 t/hm2左右,與世界主要生產國的單位面積產量差別不大。而高海拔山區由于地處偏遠山區,長期以來交通、經濟文化發展落后,果樹生產技術普及不夠,栽培管理技術相對落后。果農不熟悉櫻桃果樹生產的標準和相應的生產規程,對櫻桃整形修剪、投入品使用缺乏認識,對一些新技術不能普遍掌握和使用;不注意果實采收和采后管理,使果樹罹患根癌病致樹體早衰,降低了果園的經濟壽命。果園存在投產晚、單產低以及果品產量和質量難以提升的問題,甜櫻桃栽培技術、管理水平均有待進一步提高[5]。
4.4 銷售體系有待完善
四川高海拔山區受地理環境條件以及以農戶為單位的分散經營模式限制,果品市場流通方式單一,銷售體系不完善,制約了產品流通現代化進程,不利于甜櫻桃產業的快速發展。
5 發展建議
5.1 政府給予重視,引進和扶持企業
領導重視、全民行動是甜櫻桃產業發展的前提。在此基礎上引進和扶持企業,由公司負責市場,由農戶負責生產,形成利益共同體。甜櫻桃產業化離不開企業,加工型企業能將不適宜直接銷售的低值果品由賣不出和出賣原材料變為全部外銷,實現果品增值;貯藏型企業能變果品的季產季銷為季產年銷,使果農在錯季環節上贏利。同時,要鼓勵大型企業的恒溫貯藏庫和氣調貯藏庫建設,提高甜櫻桃保鮮能力,延長其保質期和貯藏期;對企業建設果品貯藏庫、新技術研發和新品種引進也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
5.2 提升栽培技術水平
要堅持適地適栽,良種良砧與良法配套;建立與規模化相適應的標準化栽培技術,提高果品質量;加強對農戶的栽培技術推廣,鼓勵各類果品專業合作組織開展品種、配藥、管理等活動,提升整體栽培技術管理水平;開展公益技術咨詢和技術指導,例如咨詢專家,搜集、整理、印發種植技術資料,開展甜櫻桃種植技術宣傳培訓等,解決果農在甜櫻桃種植中存在的問題和疑惑,保證高品質、無公害、低成本的甜櫻桃果品生產。此外,還應積極探索研究甜櫻桃設施栽培技術,以實現豐產穩產。
5.3 建立標準化生產體系,提高果品質量
目前甜櫻桃園主要以農戶為單位分散經營,管理水平良莠不齊,多數果農缺乏管理經驗。因此,應該在科學試驗的指導下,建立標準化生產體系;要充分發揮農業科技推廣部門的作用,對分散經營的甜櫻桃園統一進行技術指導,引導果農科學管理,提高果品質量,提升甜櫻桃產業的經濟效益。
5.4 完善果品市場體系建設
以互聯網為載體,構建市場信息網絡,及時發布產品供求信息,實現市場信息通暢;宣傳品牌效應,形成品牌意識,指導“公司+農戶”“合作社+商標”模式建設,降低營銷成本;推進當地特色農產品地理標志的申請工作,搞好優勢農產品商標注冊,讓創牌成為合作社發展的新動力;在果品銷售地建立連鎖超市,從產地采購農產品,經冷藏運輸,直接進入零售市場,建立完善的果品市場體系,增強市場競爭力,進而增加當地經濟收入。
6 參考文獻
[1] 茍俊.阿壩州甜櫻桃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北方果樹,2013(4):13-15
[2] 孫玉剛.甜櫻桃安全生產技術指南[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2:1-5.
[3] 韓禮星,黃貞光,趙改榮,等.我國甜櫻桃產業發展和展望[J].中國果樹,2008(1):10-12.
[4] 崔建潮,王文輝,賈曉輝,等.從國內外甜櫻桃生產現狀看國內甜櫻桃產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J].果樹學報,2017,34(5):620-631.
[5] 孫玉剛,秦志華,安淼.甜櫻桃生產現狀與發展對策[J].山東農業科學,2009(7):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