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迪


摘要:本文在模糊數學的基礎上,構建二級綜合評價模型,主要作用是評估學生成績,此外還結合主觀因素決定模型與加權平均模型這兩種方式,從各個方面分析學生各門科目成績。評判結果提出:加權平均模型所得到的結論相對公正與客觀,并且具備較強的綜合性,能夠科學地分析學生對課程的掌握程度,并且能夠使得學生專業實踐技能得到一定的量化,如此便能夠使得評估學生成績的精確性與科學性得到提升。
關鍵詞:學生成績評價 模糊綜合評判 加權平均模型
學生成績能夠反映出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效,并且能夠體現出課程教師教學成效,在教學變革、優化教學管理與強化教學成效的過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價值與意義。但是高校學生成績評估的影響因素非常多,這就會使得獲得準確性較高的評估結果存在較大難度。鑒于此,提出科學并且切實可行的學生成績評估措施具備極其重要的實際價值與意義。
一、模糊綜合評判模型
模糊數學法系指在模糊數學相關原理的基礎上,結合數學知識,抽象地匯總、分析多因素制約關系,進而構建能夠體現本質特點與動態過程的科學評估模型。模糊數學綜合評估模型主要在評估因素復雜、結構層次繁瑣的對象體系中進行使用。本文借助模糊綜合評估模型全方面地評估學生某一門科目的成績,并且最終結果顯示:這種模型能夠使得學生成績評估的精確性與科學性得到提升。
二、模糊綜合評判的數學模型中問題描述
影響學生成績的關鍵性因素有:出勤情況、答疑情況、作業完成情況、實驗與考試成績。另外,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及教師對學生學習認真程度的評價等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成績,而這些影響因素中,成績評估人員的主觀評價占據非常重要的比重,因此主觀性非常顯著。成績評估等級,使用頻率相對較高的是五級評估法: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但是相連兩級之間含義的界定并不明確,因此是典型的模糊性事件。由此可知.評估學生成績的過程中具備極為顯著的模糊性特征,是具備顯著模糊特性的一種隨機變量,因此借助模糊數學的原理展開學生成績的綜合評估站在客觀的角度上來分析,具備一定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學生成績的影響因素如下圖1所示。
三、模糊綜合評判方法的選擇
其實在評估獨立事物時,往往需要分析多個因素或是指標,因此就要全方面地分析、評估事物,不可從單個方面上去進行分析與評估,這也就是綜合評估的含義所在。可是模糊數學模型并不適用于全部的綜合評估問題,假如借助模糊數學原理進行評估就應該符合三個基本要素:評估對象在含義界定層面上具備模糊性,評估對象在思維層面上具備多元化特性,評估結果在分析闡述的層面上具備顯著的口語化特點。當然,評估學生成績的過程中均能夠體現出上面三個基本要素,因此借助模糊數學原理展開分析具備較大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因為評估影響因素相對復雜,結構層次是二級,鑒于此選擇運用二級綜合評估法。
首先構建評估矩陣,評估小組總共有5名評估專家,從考試與實驗成績、平時成績這三個方面來分析、評估某個學生,運用五級評定法,評估專家在評定過程中要保持客觀、公正的態度。評估完成之后,將評估專家的評定表收集起來,并且借助統計學工具進行分析。下表1是學生成績評估的統計分析結果。
四、結語
本文深入分析了能夠用于評估學生成績的二級模糊綜合評估法。首先,展開模糊運算分析,主要采取的方式是主觀因素決定模型M(∧,∨),這就會使得成績等級的評定存在難度,因而選擇加權平均模型M(∧,+),如此能夠計算出學生成績綜合評估結果是中等。因此能夠得出結論:加權平均綜合評估法可以分析全方面的影響要素,使得綜合評估的效果得到充分反映,能夠科學、全面地體現學生對所學課程的掌握程度與實踐技能,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成績評估的精確性與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