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鈺 劉廣強 高燕
摘要 隨著環境的惡化,我國各種極端天氣頻繁發生,嚴重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本文介紹了基層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性,并從基層各鄉鎮防災減災站點建設和基層災害預警信息發布渠道2個方面分析了相關工作現狀,以期為加強基層氣象防災減災建設、提高防災能力提供借鑒。
關鍵詞 防災減災;重要性;基層氣象信息服務站;發布渠道
中圖分類號 P42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0-0236-01
Importance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Work at Grass-roots Level
ZHAO Xiao-yu 1 LIU Guang-qiang 2 GAO Yan 1 LI Zuo-ping 1
(1 Pulandian District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Dalian City in Liaoning Province,Dalian Liaoning 116200; 2 Dalian Meteorological Bureau)
Abstract With the deterioration of environment,all kinds of extreme weather occur frequently in China,and seriously threaten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The importance of grass-roots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work was introduced,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lated work was analyzed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sites in the grass-roots villages and towns and the channel of disaster warning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at the grass-roots level,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to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in grass-roots level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disaster prevention.
Key words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importance;grass-roots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station;distribution channel
氣象災害是指臺風、暴雨、大風、低溫、高溫、干旱、雷電、霜凍、森林火災、疫情、地質災害、草原火災等災害。隨著環境的惡化,我國氣象災害越來越嚴重,各種極端天氣頻繁發生,暴雨引起的洪水和山洪嚴重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目前,氣象災害占中國自然災害的70%,氣象災害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損失難以估量。近年來,氣象防災減災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問題,國務院已在《國防氣象災害規劃(2009—2020)》中發布了防災減災政策文件,該文件指出加強氣象防災組織能力建設,特別是建立改進和完善氣象防災減災防御系統,需要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加強基層氣象防災減災建設成為當務之急。
1 重要性
基層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建設是實現氣象現代化的重要環節。黨的十八屆第三次全體會議,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應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災害防御能力。這是中央對新時期氣象防災減災形勢的科學研究,確定了氣象防災減災的重要地位,對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多通道多模基層組織建設,完善基層氣象災害信息發布系統,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和加強氣象災害急救管理體系建設,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一直是我國氣象部門共同努力的方向[1]。
2 現狀
2.1 基層各鄉鎮站點建設
2.1.1 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目前,縣級以下鄉鎮建有氣象信息服務站。氣象情報服務站主任為市氣象局局長,氣象助理員為氣象局委員。氣象信息服務站的職責是執行縣級氣象部門或縣氣象部門急救指揮通信和工作部署;負責鄉鎮氣象信息人員的培訓和組織管理;負責接收和發送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到村委員會;負責日常管理和氣象設施的環境保護;實現氣象災害急救計劃,開展氣象災害急救認證并建立相應的工作系統;調查轄區氣象災害和農業信息報告;研究區并及時報告上級的要求和氣象服務效果;提高公眾的氣象預防能力,減少自然災害的發生。
2.1.2 鄉村氣象信息廣播站。除了在村鎮設立氣象信息服務站外,村委會設有氣象信息廣播電臺。氣象信息廣播站負責實施城鎮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通信和部署;接收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與村民溝通;村級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的實施;區域氣象災害調查、報告工作;氣象防災減災科學宣傳工作[2]。
2.2 基層災害預警信息發布渠道
2.2.1 電視臺。縣級氣象部門要加強與地方電視臺合作,當有惡劣天氣過程發生時,及時主動發布惡劣天氣預警信息,通過電視節目通知公眾,提前做好防御。
2.2.2 氣象預警大喇叭。對于信息相對狹窄的城鎮和村莊,建立氣象警報揚聲器非常必要。由于農村村民居住較為分散,用揚聲器傳播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較為有效。目前,鄉鎮氣象預警喇叭由3個高音喇叭和1個功率放大器組成。早期預警信號接收具有GPRS通信網絡功能的移動通信卡,縣級氣象部門發布災害性天氣預警時,鄉、村一級可以同時接收預警信息內容。氣象助理接收氣象預警信息后及時通過氣象預警喇叭播報氣象災害。由村委會負責召集村民實施氣象防災工作,提前采取防災措施,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2.2.3 電子顯示屏。對于人口相對集中的農村地區,可以在城鎮中心地區設置電子顯示屏,傳播災害性天氣的預警信息。每日播報天氣預報和氣象服務。在日常生活中,還可以通過電子顯示屏向公眾傳播氣象防災減災科學知識和生產安全知識,提高城市居民和村民的氣象文化知識和氣象災害防御能力。
2.2.4 手機短信。在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的過程中,手機短信傳播方式具有效率高、覆蓋范圍廣的特點。我國的通信網絡系統幾乎覆蓋整個國家,充分利用網絡通信系統傳輸氣象災害信息可以獲得顯著效果。目前,縣級氣象部門建立了農業氣象重點服務發布平臺,將農業相關部門的主要領導人、防汛抗旱人員以及農民的手機號輸入系統,可以為其提供準確的天氣服務信息。遇災難性天氣現象時,由氣象部門提供預警信息通信領域,由網絡發布通信部門通過手機短信的方式通知每個農民,讓農民獲得及時、準確的氣象預警信息,以便提前防御,減少災害損失[3-4]。
3 參考文獻
[1] 馬永樂.談氣象防災減災知識的普及[J].科技風,2013(15):235.
[2] 馬永樂.農村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的探討[J].科技風,2013(16):167.
[3] 閻麗鳳.海洋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建設[J].中國減災,2012(11):25.
[4] 梁斌.廣州市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