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思瑤
摘要:溝通是班主任在對班級進行管理的時候必須要掌握的能力,在我國的班主任管理過程中,需要時刻與學生、學生家長以及其他任課教師進行交流,溝通也是維系班級團結的核心因素。而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教師需要掌握良好的溝通藝術,此次主要針對我國班主任教師的教學現(xiàn)狀,從多個角度對班主任溝通藝術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溝通藝術;班主任管理;運用;分析
前言
班主任教師作為維系班級團結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在班集體建設的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是不容小覷的,溝通是實現(xiàn)交流的重要手段,在班主任教學中,怎么更好的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能夠充分認可班集體,也是班主任教師所面臨的艱巨挑戰(zhàn)。如何實現(xiàn)家校合作,如何與各個任課教師進溝通,也使班主任教師必備的技巧。
1.班主任與學生溝通藝術分析
1.1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
尊重學生是實現(xiàn)與學生溝通和交流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始終處于一種不對等的狀態(tài),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一情況,主要是因為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年齡差,再加上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下家長給學生灌輸?shù)淖饚熤氐浪枷胂拗疲瑢W生要尊重教師,但是卻沒有人強調教師要尊重學生,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教師為了方便對學生進行管理,也沒有充分關注學生本身所要表達的欲望。教師要尊重學生,就要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引導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這些做法都是教師尊重學生的真實體現(xiàn)。
1.2落實情感溝通
情感溝通所溝通的內容都是比較深刻的,它并不是淺顯的語言交流,班主任教師要從學生的真實狀態(tài)入手,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由于學生本身的年齡較小,很多事情是學生接受不了、理解不到的,除了理解上存在差異,學生對事物的表達也與成年人存在一定的差別。所以,教師在于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的時候,要克服自己的理性思維,以相對簡單,學生可以接受的感性思維來與學生進行交流,在面對問題的時候,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然后在通過引導,來讓學生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
1.3創(chuàng)建高效和諧的班級環(huán)境
在開展班級教學的過程中,班主任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高效和諧的班級環(huán)境,教師要先認清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的差距,并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創(chuàng)設一個屬于學生的語境,要去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這樣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班主任與家長溝通
2.1了解家長類型
作為一名班主任教師,要想實現(xiàn)對班級的科學化管理,那么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是不可缺少的,需要家長和班主任共同來對學生進行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對學生的管理效率。教師與家長進行溝通的意義主要是教師要與家長形成一個良好的互動,共同來促進學生的成長。這時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關系不僅僅是溝通的關系,同時也是合作的關系,因為教師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掌握這主動權,其自身的專業(yè)性也是毋庸置疑的,而在與家長進行溝通之前,需要對家長的所屬類型進行調查。一般來說,學生家長主要有庇護型、支持型、敷衍型三種。庇護型的家長比較擅長為孩子進行辯解,即便孩子做錯了事情,家長也會支持孩子的做法,過分維護孩子,支持孩子的自由成長,這種做法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而敷衍型家長這是對孩子的教育往往是采取可管可不管的態(tài)度,認為教育問題就是教師的問題,把孩子送到學校之后,就不管了,而對于這部分家長而言,教師要先讓家長明白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還要在不斷的溝通和交流中提高這部分家長的責任意識。最后就是支持型家長,這部分家長對教師是比較信任的,而且對孩子的管理也比較重視,能夠配合教師對孩子進行管理。教師可以指導家長去為孩子做什么。需要以一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來跟孩子進行交流,這樣也能夠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
2.2交流場合要合理
教師在與家長進行溝通的時候,往往因時間等因素的影響,而會在很多的場合進行溝通,比如說單獨談話、家訪、家長會等等,教師要保證在不同的場合選擇合理的交流方式與家長進行交流,比如說,在開家長會的時候,教師就不能針對某位學生來向家長來談論孩子的問題,要給家長和學生留有足夠的面子,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可以在私下的單獨訪談中與家長進行分析,然后找尋出能夠解決孩子問題的方法。也就是說,交流的場合和內容都需要教師來進行掌握。只有拿捏好這個度,才能夠更好的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而在與家長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時刻注重自己的儀表。
2.3班主任與其他任課教師溝通
班主任承擔著班集體的組織凝聚工作,除此之外,還要與其他的任課教師進行溝通,這也是需要一定溝通技巧的。班主任教師在于其他任課教師進行溝通的意義主要是為了能夠更好的了解學生,全面促進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工作交流。將自己班級的班風班紀傳遞給任課教師,取得配合。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教師要以平等尊重的態(tài)度尋求任課教師的支持;還要能夠從任課教師那里獲得學生的有效信息,交流過程中要有明確的目標性。并且能夠與任課教師形成一種較為舒服的交流狀態(tài),而不是機械的工作的交接,這些都是對班主任教師為人處事的一種考驗,更多的考慮到班主任教師的交流能力與應變能力。
3.結語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核心,要與家長、學生以及任課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共同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這也是班主任教師需要承擔的責任,要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掌握好溝通技巧,全面提升班主任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妙嫦;淺談如何開展班主任工作[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2]于艷嬌;如何做好農村班主任工作[A];吉林省第二屆教師優(yōu)秀科研成果評選獲獎論文匯編(特等獎)[C];2011年
[3]張琴;淺談農村班主任工作——愛是根本[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四卷)[C];2013年
[4]江曉霞;江曉萍;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一)[C];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