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摘要:要為學生創造智慧的學習環境,教師能展開智慧的教學策略、學生能學會智慧學習,都離不開與之匹配的優質的教學資源支撐。文章從高職稅務會計目前已有課程資源為出發點,針對學生對課程資源的需求,探討基于智慧教育的高職稅務會計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的思路及應用策略。
關鍵詞:智慧教育 高職 稅務會計課程 教學資源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6-0018-02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很多財稅政策,財稅體制發生了重大改革,致使目前高職稅務會計課程資源內容普遍滯后、理實脫節,直接影響課程教學效果,重建高職稅務會計課程教學資源迫在眉睫。《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提出我國到2020年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目標,即基本建成“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與國家教育現代化發展目標相適應的教育信息化體系,而“三學型”教育現代化體系的實現,離不開優質的數字教學資源的支撐。目前,我國教育信息化已走向智慧教育,智慧教育是深度融合信息技術,創新職業教育課程教學的有力抓手。智慧教育遵循人本主義理念,因此,學習者是智慧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基于智慧教育,建設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高職稅務會計課程資源將有效滿足教師信息化的教學需求和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并順應網絡時代的發展潮流。文章以目前已有課程資源為出發點,通過對高職會計專業學生進行有關于稅務會計課程資源需求的訪談和問卷調查,針對其結果,并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探討基于智慧教育的高職稅務會計課程資源建設思路及應用策略。
一、學生對課程資源的需求分析
課程教學資源是課程教學信息的來源,包括教材、教輔資料、教案、課件、視頻等,按其展現形式有傳統的紙質課程資源和信息化高度發展下的數字課程資源。目前我國稅務會計課程資源包括紙質教材(內含習題)、教輔資料及配套電子教案PPT,與之匹配的系統的可共享的網絡課程很少,且由于近兩年稅收政策的變化,已有的網絡課程資源內容已滯后,無法應用于課程教學,教師往往會根據最新的財稅政策變動自行更新教材內容,根據自己的課程設計重新制作PPT課件展開教學,采用單一的多媒體教學模式居多,學生主要依賴傳統的課程資源進行學習,網絡數字課程資源欠缺,亟待建設。
筆者對湖南某高職院校電算會計專業二年級已學完《稅務會計》課程的兩個班級學生展開訪談及問卷調查發現,77%的學生在查找《稅務會計》課程相關內容時仍會優先從教材獲取,只有23%的學生會選擇網絡;對于《稅務會計》網絡課程資源類型的需求,32%的學生需要相關知識點的解析,29%的學生需要知識點的羅列,19%的學生需要配套習題,19%的學生需要習題解析;而對于網絡課程資源,71%的學生偶爾看,23%的學生經常看,6%的學生是老師要求看就看;對于學生喜歡的課程資源呈現形式,94%的學生選擇PPT課件,6%的學生選擇微課。從以上調查數據可見:高職學生仍然習慣傳統的課程資源和學習方式,網絡對于他們而言主要用于娛樂。那么究竟要構建怎樣的數字課程資源,讓學生樂于去看并促成學生智慧培養呢?下面筆者基于智慧教育對高職稅務會計課程教學資源建設提出個人淺見。
二、基于智慧教育的高職稅務會計課程教學資源建設思路
稅務會計課程的教學通常是按稅種分模塊展開的,因此基于智慧教育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高職稅務會計教學資源建設內容還是按照稅種來進行,即分為增值稅實務、消費稅實務、關稅實務、企業所得稅實務、個人所得稅實務、其他稅實務六個模塊,每個模塊的課程資源根據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2001版中學習者對知識認知過程來設計,即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1]根據學習者對知識認知的這種規律,將每個模塊的課程資源分為學習資源、訓練資源、拓展資源三個層次。學習資源著眼于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包括知識導航、知識碎片、知識理解三部分,知識導航讓學習者從整體了解該模塊的知識技能點及之間的內在聯系,知識碎片是將該模塊的知識點碎片化進行羅列,方便學生隨時便捷地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識點,對于各稅種的計算與核算內容適宜PPT格式,對于各稅種的申報適宜以動畫、視頻格式呈現,知識理解通過單選、多選、判斷題的形式將相關知識點進行解析,幫助學生理解記憶知識點;訓練資源著眼于知識的簡單應用分析及評價,通過獨立的案例形式呈現;拓展資源著眼于知識的綜合應用分析及評價,引導學生的創造思維,通過完整的項目任務形式呈現。三個層次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有效培養學習者的職業素養,提升職業能力,激發創造潛能,發展學習者的智慧能力。下面以增值稅實務模塊為例,展示基于智慧教育的高職稅務會計課程教學資源建設思路。(見圖1)
三、基于智慧教育的高職稅務會計課程教學資源應用策略
建設基于智慧教育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高職稅務會計教學資源能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順應信息時代的發展。
1.將課程資源融入課堂教學,創新教學模式
教師可將豐富、實用的基于智慧教育的稅務會計課程資源靈活地運用于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課程設計,線上線下教學有機融合,將課程資源作為讓課堂充滿活力的魔法棒,創新課程教學模式,構建智慧課堂,使教學資源成為實施智慧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2.將課程資源融入網絡學習平臺,創新學習模式
將優質的課程資源上傳至網絡學習平臺,實現資源的開放共享,并適時動態更新,建立有效的師生互動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學會多元化獲取課程資源,幫助學生形成學習的“自我建構”,使泛在學習成為常態。
參考文獻:
[1]祝智庭.智慧教育新發展:從翻轉課堂到智慧課堂及智慧學習空間[J].開放教育研究,2016(2).
[2]陳琳,陳耀華,李康康,趙苗苗.智慧教育核心的智慧型課程開發[J].現代遠程教育,2016(1).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