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景
摘 要: 近年來,中國經濟騰飛,綜合國力增強,中澳兩國友好往來頻繁,大量中國人、華人華僑在澳大利亞定居和工作,使中文成為澳大利亞除英語外最重要的社區語言,漢語學習需求量大。為適應更多學習者的需求,漢語遠程教學應運而生。維多利亞語言學校遠程教學部作為澳大利亞中小學遠程教學發展的代表,建立起以學生為核心,“中學—遠程漢語教師—家長” 緊密配合的一套成熟的運作模式,對我國漢語教學事業的推廣和發展具有參考作用。
關鍵詞: 澳洲遠程漢語教學 維多利亞語言學校 中小學漢語遠程教學模式 遠程漢語教材 翻轉課堂
近年來漢語教學事業發展迅速,漢語學習者人數不斷增加,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球146個國家(地區)建立了525所孔子學院和1113個孔子課堂,漢語學習者已經遍布世界各地。為了適應更多海外學習者的需求,漢語教學不斷更新,尋求突破。遠程漢語教學模式的產生和網絡教學資源的發展是適應時代需求的產物。
迄今為止,澳大利亞中文教育已有長達四十年的歷史,維多利亞州(以下簡稱“維州”)的中文教學水平一直處于全澳的領先地位。筆者于2017年2月至12月參加了國家漢辦組織的澳大利漢語教師志愿者項目,在維多利亞語言學校任教。任教期間,筆者通過日常的教學實踐、參與協助維護和編寫遠程教學資源、對教材編寫者和學生進行訪談等方式,積累了有關維州遠程漢語教學豐富的第一手資料。筆者將從語言政策、遠程教學發展歷程、授課形式、遠程教材、作業和考試、成績報告與反饋等方面,以維多利亞語言學校為例,對澳大利亞漢語遠程教學的情況進行介紹和分析。
1.澳大利亞的語言政策
從20世紀70年代起,伴隨著移民浪潮的興起,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形成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1973年,澳大利亞將多元文化作為官方社會和文化政策的組成部分。在眾多的英語國家中,澳大利亞于1987年率先發布《國家語言政策》,這份文件被稱為“澳大利亞多元文化和多語種政策的哲學基礎”。1978年,聯邦政府設立了多元文化教育委員會,并要求在學校開展非英語語言(Languages Other Than English, 即LOTE)教學,其中漢語作為維州指定學習的四種亞洲語言之一。
2.澳大利亞遠程教學發展歷程
澳大利亞幅員遼闊,由于地理因素影響,人口分布極為不均,許多地區不具備開設漢語課堂的條件。隨著網絡和電子通信技術的進步,遠程教學應運而生。筆者綜合現有研究資料,將澳大利亞遠程教學的發展進程分為三個階段:
2.1初始期
自1916年起,澳大利亞開辦了以函授為主的遠程教學,學校向學生下發統一的課程教材和指導手冊,通過遠程信息技術授課。自此,遠程授課方式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
2.2發展期
29世紀60年代,由聯邦政府成立遠程教育管理機構——澳大利亞遠程教育委員會(Distance Learning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作為象征,遠程教學開始蓬勃發展。委員會的成立不僅提高了各高校的教學質量,而且組織了統一的師資力量研發教材,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共享,大大提高了遠程教學的效率,更為教師間的探討研究提供了交流平臺。20世紀70年代由政府支持撥款設立了遠程教學實驗基金,關于遠程教學的研究逐步豐富起來。
2.3成熟期
20世紀90年代初,澳大利亞聯邦遠程教育委員會在各大高校建立了針對成人的遠程教育體系,并設立了八個遠程教學中心,統一管理。不久之后,澳大利亞開放學習代理機構(Open learning Agency)建立,各高等院校也開始全面推進開放的教育模式,通過政府多語言電視網絡、SBS電視臺及地區圖書館等多種途徑,許多澳大利亞的學習者都不同程度地參與了遠程學習的模式中。目前澳大利亞許多大學都設立了遠程教育課程,主要包括成人教育,但涉及中小學遠程教學的研究不多。
接下來,筆者將以維多利亞語言學校的遠程漢語教學為例,介紹中小學遠程漢語教學的情況。
3.澳大利亞維多利亞語言學校漢語遠程教學
維多利亞語言學校(Victoria School of Languages, 以下簡稱VSL)成立于1935年,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教學歷史。其遠程教學部由維多利亞教育部遠程教學組分離而來。作為一所政府公辦的語言學校,目前維多利亞遠程教學部教授的語種超過四十個,學生總數約1400名,是維州最大的遠程教學中心,代表了維州遠程教學的發展水平。
3.1VSL漢語遠程授課模式
VSL的課程分級與澳洲中學年級對應,分為七到十二年級,相當于國內的初一至高三。其中針對十一和十二年級學習漢語的學生,為了更好地照顧他們的語言背景,也為了與維州中學最高年級的證書教育考試(Victoria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科目相銜接,VSL將漢語課程分為以漢語為第一語言學習者的課程、以漢語為第二語言學習者的課程和第二語言高級學習者課程三類。VSL遠程教學的授課模式是將電話或視頻和網頁相結合,讓學生課下時間利用線上網頁資源和線下配套的紙質材料學習,課上和老師就材料中的問題進行討論。若出現學生有事請假或學習完成度不夠等情況,VSL的任課老師與該學生學校的主管老師及監護人都需及時通過學校電子郵件和電話進行溝通,為學生提供幫助。
3.2VSL漢語遠程學習課時安排
根據維州教育部的安排,維州中學每年共四個學期,其中安排上課的時間約32周。VSL遠程教育部的課時要求為:為每一位學生在兩周時間內提供二十分鐘左右的教學輔導。但由于漢語本身學習難度較高,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幫助,VSL漢語遠程教學組的老師為每位學生提供每周十五分鐘到半個小時的上課時間。
3.3VSL遠程漢語教材
維多利亞語言學校遠程漢語教材由維州教育廳出資編寫,教材主要以網頁資源的形式呈現,版權歸維州教育廳所有,是維州教育廳重點推介教材。該教材由維多利亞語言學校遠程教學部漢語老師主編。2012年8月21日,該校正式推出維多利亞語言學校網絡漢語課程及配套遠程教材,中國墨爾本總領事施偉強、澳大利亞國會議員陸克文、維州中文教師協會及維州中小學教師與學生代表等在內的二百人出席當時的發布儀式,這是VSL遠程漢語教材發展的里程碑。
VSL的遠程漢語教材由線上網頁資源與線下配套的紙質材料兩部分組成。每節課的網頁資源中主要包含七個部分:學習目標、課文生詞、語言點、文化知識、漢字學習、電話課或視頻課復習要點、可下載材料,每個部分包括若干活動。為了呈現符合青少年學習興趣的教材效果,頁面的主色為中國紅,在設計中使用大量蘊含中國元素的動畫,根據維州教育部公立中學每年四個學期,32周左右的課時設置,VSL的教材分為四個單元,共三十二節課,與學生就讀學校的上課安排相契合。
根據維州漢語教學相關大綱的要求,第二語言漢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交際任務,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提供更多可能。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編寫的遠程漢語教材,比較注重對學習者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漢語的信心。
3.4VSL遠程漢語教學的作業與考試
結合VSL遠程漢語教材線上、線下的兩種形式,該課程的作業由網頁作業和紙質版作業兩部分組合而成。為了吸引和鼓勵中學生完成漢語課程,作業的設計形式活潑多樣,充滿童趣。如網頁中的發音和聽力、閱讀等練習被設計為動畫和通關類游戲的形式,紙質版的作業題目中有根據漢字字形進行想象來畫畫、設計生活場景中的對話等。筆者從對學生的訪談中得知,學生對這種作業形式接受度較高,主要原因是學生可以充分發揮創造力,完成一份“獨一無二”的作業。此外,這種組合式的作業實現了全面訓練學生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的教學目標。
學生每年的漢語考試分為聽力與理解、口語會話、閱讀、書面表達四項,分散在四個學期中。口語會話的考試在學生上課期間進行,其余三項的考試在學生所在學校進行,考試試卷與錄音光盤都會提前郵寄給主管學生的老師,由老師安排考試時間、場地并進行監考,考試完成后由主管老師寄回VSL批改。
3.5VSL遠程漢語教學的成績報告與反饋
在每個學期結束之際,教師會為每位學生制作一份成績報告,上面記錄了學生網頁作業和紙質作業的完成情況、上課進度。教師會就學生的聽力與理解能力、口語會話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書面表達、上課表現五部分進行打分和寫評語,同時會附上學習建議。總成績達到通過標準的學生會獲得學習證書,學業表現突出的學生會受邀參加年終學校的突出學生表彰大會,并獲得嘉獎。
根據筆者對VSL遠程漢語教學情況的觀察,澳洲中小學的遠程漢語教學正在逐步實現“翻轉課堂”的理念,即學生借助教材資源進行課下自主學習,成為習得語言過程中的主導者,教師的角色轉變為引導者與答疑者,這恰恰顛覆了傳統課堂的教學法。
現階段我國漢語教學事業發展勢頭迅猛,但海外漢語遠程教學仍在摸索階段,需要更多的研究者提供像VSL漢語遠程教育這樣的案例進行分析和參考。
參考文獻:
[1]Languages Other Than English in Government Schools[M]. Broadening Through Language Team, Directorate of School Education, Victoria, 1996.
[2]Curriculum & Standards Framework[M]. Languages Other Than English, Board of Studies, Victoria, 1995.
[3]Draft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olicy[M]. Advisory Council on LOTE & ESL,1996.
[4]潘小洛.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中小學漢語教學簡介[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