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開英
【摘要】語文作為貫穿小學、初中以及高中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語文學習中最為關鍵的一個部分就是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果說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僅僅只是一個萌芽的過程,那么初中階段的教學則起到了一個過渡性的催化作用。只有在初中階段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加以引導與教育,才能有效地培養與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為接下來高中進一步的教學任務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將從我國目前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談起,結合實際,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與具體的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我國初中教學改革成效明顯、發展迅速,受到了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內容,它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與理解能力,一定程度上還能有益于學生陶冶情操,充分感受到文章中一字一句、一停一頓的寫作魅力與情感表達。把握寫作者情感與技巧的同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也得到相應的鍛煉與提升。然而,就目前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育現狀來講,盡管改革已在實行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普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而這種現象的出現與教師教學方法的正確性、教學策略是否有效得到實施等密切相關。因此,對我國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進行剖析并做出相應改變,已然迫在眉睫。
一、我國語文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教師備課不夠充分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比較關鍵的環節,然而許多初中教師由于自身教學素質不高、缺乏教學經驗等,課前準備不夠充分。比如并未針對學生學習的特點而制定教案,沒有要求學生進行提前的預習或者教學連貫性不強等。這會導致學生對文章的內容缺乏熟悉度,閱讀文章也是盲目地瀏覽,而沒有達到實際教學效果,導致這個結果的就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準備得不充分,沒能把握住教學的側重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是不能夠把握重點,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忽視寫作與閱讀的結合
閱讀教學并不意味著只在閱讀方面下功夫就夠了,要結合一定的寫作,才能真正使得學生掌握從閱讀教學中學習到的寫作技能。同時,語文閱讀有助于學生積累大量的語文寫作素材與寫作方法,而寫作就是確定中心主題,圍繞主題通過不同的寫作手段把主題凸顯出來。所以,閱讀教學也可以說是提高寫作最好的老師。但是在目前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相對來說較為獨立,沒有得到有機的結合,閱讀教學的成果得不到實質性的反饋,從而抑制了其效果的體現。
(三)閱讀教學缺乏創新與變化
如今的初中語文教學過度依賴已經成型的閱讀教學體系,教學方式無非就是給學生布置非常多的閱讀任務,然后規定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完成。閱讀任務往往死板而固化,難以發揮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這也使得很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方式固定單一,單純地為了完成老師的閱讀任務而閱讀,缺乏積極主動性,更有的如果老師布置的有閱讀問題,學生會只針對問題去閱讀找答案,而不能真正把握文章的精髓,使得閱讀質量較低。
二、提升初中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一)課前準備充足
充足的課堂準備要滿足兩個方面的要求:緊密結合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情況、教師教學方式而制定學習目標;要求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大致熟悉文章內容。教師應該在課前給定文章學習目標,引導學生按照這個目標進行閱讀,這樣學生就不會盲目閱讀、做無用功了,還能充分激發學生關于閱讀目標的思考。關于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查閱文章背景資料等,把握作者所處時代背景與人生經歷。例如,在學習《桃花源記》這篇文言文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查閱并了解陶淵明的人生經歷和所處的時代背景。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對文章進行品析時也能體會到相應的感情。
(二)靈活結合寫作與閱讀
寫作與閱讀相輔相成,應該得到有機整合,發揮協同效應。教師需要在閱讀教學中不斷穿插寫作任務來檢驗學生學習成果,學生也應該在寫作過程中運用在閱讀教學中學到的相關知識。例如,在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中,“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運用了博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荷花的美麗與特征。教師可以借此要求學生運用博喻的手法對其他事物進行描述,并從中檢驗是否達到教學目標。
(三)建立教學質量嚴控機制
教學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建立質量檢測與糾偏機制,來發現教學實施中出現的有關問題并進行改正。除了每節課后例行的課后作業以外,教學可以定期給學生布置一些小作文或者寫作手法辨析等測驗來監控教學質量。對于檢測結果不佳的學生要及時做出有針對性的加強性教學計劃。
三、結論
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急需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本文簡要分析了我國初中語文教學現狀,發現其存在教師備課不夠充分、忽視寫作與閱讀的結合、閱讀教學缺乏創新與變化的問題,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即課前準備充足、靈活結合寫作與閱讀、建立教學質量嚴控機制。希望本文的意見,能對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發展做出一點貢獻。
參考文獻
[1]俞克長.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優化[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5).
[2]邱月明.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5).
[3]陳倩.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內江科技,2018(5).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