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萬群
摘 要:高校實驗室是教學、科研的重要場所,確保實驗室安全是高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名師生都必須強化落實實驗室安全管理規定,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及時發現、消除安全隱患,制訂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確保每項實驗安全、順利、成功完成。
關鍵詞:實驗室安全;安全教育;風險預測;處置預案
高校實驗室是教學、科研的重要場所,確保實驗室安全是高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實驗室安全主要涉及用火、水、電、氣安全,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等。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嚴格落實實驗室安全管理規定,嚴格遵守實驗操作規程
每名師生必須全面了解實驗室的安全管理規定,熟練掌握實驗設備的操作規程,并將安全制度、安全規定嚴格落實到實驗過程中。在教學實驗過程中,做到指導教師帶頭遵守,組織學生專門學習,并將學習效果計入學生的平時成績,強化學生的遵規守紀意識,杜絕違規操作,以確保每項實驗任務順利完成。
二、強化實驗室安全教育,提高個人安全防范意識,加強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大力營造實驗室安全教育氛圍
實驗室安全事故多為人為事故,人的安全行為能夠保證安全生產,人的不安全行為是導致和構成安全事故的要素。為了有效預防和控制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發生,必須做好實驗人員的預防性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強化和提高個人的安全行為,改變和抑制個人的異常行為,滿足實驗安全進行的客觀要求。建議引入實驗室安全培訓考試平臺,推行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每名實驗負責人必須承擔本組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并制訂教育計劃,根據實驗特點開展專題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訓,提高實驗人員的安全技術素質,實驗人員本身也應主動學習安全技術知識,強化自身安全技術素質和處理事故的應變能力,樹立牢固的安全思想,并要求受教育人簽字,形成安全教育、培訓記錄,為有效預防實驗室安全人為事故的發生提供基礎保證。
三、建立實驗室安全檢查制度,落實各級安全責任
根據實驗室和實驗本身的特點,開展專項安全檢查、日常安全檢查等,提高實驗人員的安全預防能力,檢查項目一般包含:實驗室安全規章制度是否完善可行、開展安全教育培訓落實是否到位、實驗設備運行情況、實驗人員是否規范落實操作規程、實驗防護措施、實驗環境等。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隱患,應立即責令及時整改,不能及時整改的,必須限期整改,嚴禁實驗設備“帶病”運行,并做好檢查記錄。為更好地落實實驗室的安全責任,簽訂各級責任書,明確各級責任,建立院系—實驗室負責人—指導教師—學生等多級管理模式,各級要指定專人對實驗過程進行安全提醒和安全監督,人人明確責任,層層落實責任。
四、建立實驗室安全風險預測評估制度和預防機制
安全事故的發生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這就要求實驗管理者根據實驗安全性超前預測安全風險,并對危險性進行評估,運用人為事故規律和預防、控制事故原理聯系實際,對實驗安全事故進行超前預防和控制,做到預警于人。評估事項一般應包括:實驗設備使用年限,保養期限內運行是否正常,可能出現某種故障,導致實驗事故的發生;實驗環境能否對人員造成傷害,如輻射性實驗、有毒性氣體實驗、涉易燃易爆性物質的實驗等,評估實驗人員和實驗室的防護條件;實驗人員主觀意識,如是否存在實驗過程中精力不集中、擅自離開實驗崗位、違規操作實驗設備等現象,導致實驗事故,造成人身傷害;實驗本身存在危險性,如高溫加熱類實驗、涉有毒性藥品類實驗、涉放射源類實驗等,評估危險系數,明確安全等級。針對安全風險評估事項,制訂專項的預防機制,提前發布預警信息,提醒師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有效預防各類實驗事故的發生。
五、制訂應急處置預案,有效處置突發事件
為了有效處置突發性實驗事故,嚴格制訂周密可行的突發安全事故處置預案,建立事故處置流程,明確處置責任,針對預案安排進行事故處置演練。教育學生掌握前期處置突發事件的方法和能力,在個人能力范圍內有效控制實驗事故的發展,減少或減輕實驗事故造成的損失。
作為一名高校專職教師,需不斷增強個人安全防范意識,教育引導學生掌握安全防護知識,為維護學校和諧、安全、穩定的環境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參考文獻:
王永強.當前大學校園安全問題研究與對策[J].科技信息研究,20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