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明益
摘要:隨著素質教學的不斷深入,當今的教育部門對教師的教學手段以及教學理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當今的初中教學中,教師需要堅持“一個都不能少”的理念實施教學,加大對學困生的重視程度以及培養力度,促進全班學生的綜合化發展。基于此,本文將對初中學困生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轉變策略,旨在幫助出初中生能夠提升自身的生物學習質量。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學困生教學;影響因素;轉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8-0161-01
前言
在初中教學中開設生物教學,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此外,由于生物教學具有一定的活躍性以及抽象性,所以對于學生來說,學習難度較高,通過調查分析顯示,多數初中生的生物學習成績都不理想,甚至會出現“學困生”。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這部分學生加大關注程度,優化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1.初中生物學困生的影響因素
首先,學困生出現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都不是因為學生自身的智力存在問題,而是因為學生自身對學習無法產生興趣導致的。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初中生物教學缺乏一定的趣味性,進而其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產生抵觸的心理,導致片刻現象的存在。其次,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也沒有正確的學習習慣,態度懶散,對待教師所布置的教學任務存在不重視的態度,進而導致自身的學習質量越來越差。最后,當學生出現學困狀態后,教師以及家長不僅不對其出現的原因進行分析,反而對學生加以打罵,使得學生產生放棄學習的心理,甚至會對學習產生害怕的心理,進而嚴重影響自身的學習質量[1]。
2.初中生物學困生的轉變策略
2.1 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俗話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倘若教師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就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也無法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困生所能夠感受到的知識難度要明顯高于普通學生,同時學困生對學習所產生的興趣也比較低。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優化自設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熱情,進而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挖掘知識的趣味性以及實踐性,然后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實施教學,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給予學生視覺沖擊,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
比如,當教師在講解與“細胞分裂”相關的知識時,便可以先為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都是怎么出現的嗎?”此時大多數學生都會回答“是媽媽懷孕產生的”。隨后,教師可以深入提問“那媽媽是怎么樣懷孕的呢?”此時教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刻意地與學生回避這種問題,對學生進行生理知識的引導,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促進自身的健康成長。當教師為學生講解完此部分知識后,便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與細胞分裂相關的視頻,甚至也可以為學生播放與分娩相關的科普視頻,以此加大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同時也能使得學生感受到媽媽的辛苦,能夠激發學生的感恩意識以及珍惜生命的意識,促進學生的綜合意識發展[2]。
2.2 營造合適的生物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初中生物教學來說,在面對學困生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良好的教學氛圍以及師生關系能夠有效地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擺正自身的教學地位,對學生進行適當地引導,為學生創建合適的教學氛圍,與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之余,教師可以主動地對學生進行溝通,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故事,降低學生的心里防備。但是此處值得注意的是,當教師在與學生交流完彼此的事情之后,一定要為學生進行保密,切忌將學生的秘密進行泄露。這種做法不僅會降低學生對教師的好感,甚至也會使得學生的心理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
此外,當前的初中生多數為“00后”,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當代青少年的心理特點進行教學,改變自身的教學模式,比如教師可以運用小組教學的模式開展生物教學,鼓勵學生進行互幫互助,創建和諧的教學氛圍,在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
2.3 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訓練,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對初中生物學困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對自身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同時也要注重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以及記憶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自主學習能力。比如,當教師在引導學困生對知識點進行理解記憶的過程中,可以先引導學困生制定合適的學習計劃,并構建知識結構體系,要求學生順著知識點的脈絡進行記憶學習,以此提升自身的學習質量[3]。其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發現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使其能夠深入分析其中的關聯,提升整體的學習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生會對生物學習產生抵觸心理以及學困狀態,通常是由于多方因素的影響造成的。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及家長都需要對這種情況加以重視。在開展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學習方法進行觀察,輔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幫助學生克服學習障礙,進行教學模式的轉變,落實素質教學,促進學生的綜合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冬冬.學習困難學生低水平學習動機原因分析以及策略分析[J].教育教學研究,2015,05(15):55-56.
[2] 趙海靜.學習困難,概念轉變,認知表現以及其自身的影響因素[J].心理教學研究,2014,04(01):44-45.
[3] 陳淑萍.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J].中小學教學指南,2017,08(1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