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燿美
(福建省浦城縣新華小學,福建浦城 353400)
小學語文低年級口語交際教學引入情境化設(shè)置,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適宜訓練契機。教師不妨利用媒體手段,或者是利用故事引導,以及接軌其生活經(jīng)歷展開情境設(shè)計,提升口語教學訓練的直觀性、趣味性和實用性。小學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普遍偏弱,教師要做好充分的學情調(diào)查,針對學生口語短板實際做出教學設(shè)計和調(diào)整,進而給出必要的技巧方法指導,這樣才能獲得最顯著的訓練效果[1]。
低年級學生對直觀性更強的多種媒體具有特殊情結(jié)。為豐富學生口語交際訓練手段,教師不妨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圖片、視頻、動畫、文字等信息,再現(xiàn)特定交際場景。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之后,自然會生發(fā)主動交流的意愿,會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口語交際訓練。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教師要注意給出具體的思路設(shè)計和引導,以順利啟動學生口語交際主動思維。
如人教版(部編)小學語文第三冊《語文園地三》,在“寫話”設(shè)計中,要求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玩具,并展開交流活動。為此,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一組圖片,圖片中有各種玩具。因為有些玩具自己家里也有,學生自然會感覺特別親切。教師給出口語交際訓練任務(wù):每個同學家里都有許多玩具,也有你最喜歡的,你為什么會喜歡這個玩具呢?它到底好玩在哪里呢?有什么特殊之處呢?先對同桌講述一番,然后準備參加班級交流展示。教師將任務(wù)布設(shè)之后,學生積極行動起來,觀看多媒體圖片信息,給同桌介紹自己的玩具。課堂展示時,教師先讓學生主動介紹。學生踴躍舉手,課堂學習氣氛濃重起來。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信息,瞬間便觸動學生學習思維,學生有了說的主觀訴求。教師再給出必要的引導,課堂口語交際訓練就能夠順利展開。
喜歡故事是學生天性使然,因為故事具有情節(jié)性,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思維特質(zhì)。教師以故事為引導,將學生帶入特定情境之中,自然能夠順利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教師讓學生聽故事、說故事、評故事,學生接受度高,其口語交際訓練效果值得期待。學生大多有豐富故事積累,只要教師為其提供適合機會,一定能夠點燃學生口語表達的欲望。
《我要的是葫蘆》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雜,教師先讓學生閱讀課文,弄清主要情節(jié),然后發(fā)動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學生參與熱情很高。教師對學生表現(xiàn)給出肯定評價,而且展開延伸引導,讓學生展開討論,調(diào)動學生口語交際熱情。
口語交際是生活最常用的交流方式,教師要有關(guān)聯(lián)意識,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生活交流機會,這樣的口語交際訓練會更為自然和諧。在具體設(shè)計發(fā)動時,教師要注意篩選切入角度。首先,要選擇學生最為熟悉的生活場景,不妨以家庭、學校為生活主線做好篩選;其次,學生口語交際有自身特點,教師不可給出太多限制與規(guī)劃,讓學生自由交流,這樣的訓練會更貼近生活,其實用性會更突出。
為學生設(shè)計生活場景時,教師要關(guān)注學生的興趣取向。有教師這樣設(shè)計:“兩個男生不小心撞到一起。兩個人互相埋怨,結(jié)果大打出手。兩個人被班主任‘請’進了辦公室。如果你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小心和別人相撞了。你會如何處理呢?”學生對這樣的生活場景非常熟悉,開始了熱議。有學生說:“如果是我,不管是不是我的過錯,首先要向?qū)Ψ降狼福f聲對不起,這樣就可以和平解決這個問題。”也有學生說:“兩個人不小心撞到一起,當然都有過錯,不能指責對方。大家各自檢討自己,矛盾就不會激化。”教師對學生個性觀點給出積極評價。教師設(shè)定一個生活場景,引發(fā)學生熱議,其交流本身就是口語訓練。
口語交際訓練屬于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教師要注重教法改進,針對學生學習實際展開引導啟發(fā),全面提升學生口語交際素質(zhì)和能力。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對直觀性口語交際情境有特殊敏感性,教師以此作為教學突破口,通過多重教學優(yōu)化處理,以獲得口語交際教學的主動權(quán)。
[參考文獻]
[1]王春賢.低年級教學中加強口語訓練的嘗試[J].速讀·上旬,2017,(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