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萬福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黃羊鎮中心幼兒園,甘肅武威 733006)
對于幼兒身體發育而言,幼兒園階段是非常重要的。幼兒教師必須要加強幼兒在體能方面的鍛煉,不斷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從各個方面滿足幼兒全方位發展的需要。但是就目前的幼兒教育而言,幼兒教師常常忽視戶外活動的重要性,教學方式較為單一與落后,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幼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而傳統游戲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推動幼兒戶外活動,能夠增強戶外活動的多樣性與實效性。
烏丙安先生認為:傳統游戲主要指的是在廣大人民生活中廣為流傳的用于嬉戲的娛樂性活動,也稱為“玩耍”[1]。此定義言簡意賅,對我國各個地區與各個民族之間的游戲特征進行了較為準確的介紹,同時,還在很大程度上概括了傳統游戲的普及性與民眾性這兩個特征,運用民眾常說的“玩?!边@一詞語來對游戲進行說明。雖然“玩耍”與“游戲”在范圍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這樣對游戲進行說明與解釋讓人感覺更加親切與熟悉。
此外,這個定義中說到的“在廣大人民生活中廣為流傳”體現了傳統游戲的傳承性。總而言之,傳統游戲是非常自由的,游戲時充滿了樂趣,如果對游戲有所厭倦,隨時可以退出或者轉換游戲方式。雖然,部分傳統游戲需要開動大腦,但是想象的過程也是獲取樂趣的過程。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開始意識到傳統游戲對幼兒的成長與發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在幼兒發展階段,傳統游戲能夠對幼兒的跑、跳、翻滾、跨、越、躲等方面的能力進行訓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幼兒體能進行訓練,使得幼兒思維得以開拓,加強幼兒在控制、協調與思維等各個方面的能力,最終促進幼兒的身體健康與心理發展。
(2)培養幼兒優秀品德。幼兒教師不僅僅要關注幼兒的身心健康,更要培養幼兒的人格與品行,使得幼兒形成較為優良的行為習慣與正確的人生態度。傳統游戲能夠充分調動與激發幼兒游戲的情緒。幼兒能夠在各種傳統游戲中,參與團隊合作,日益形成團隊合作意識,最終加強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能力。幼兒在從傳統游戲中獲得樂趣的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自信心。另外,幼兒在參與傳統游戲的過程中,還能對自身的體驗、感知、扮演與模仿等進行反復訓練,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以及頑強、謙讓的優秀品德,提升自身的控制能力及抗挫折能力。
傳統游戲是一種社會習俗的積淀,蘊含豐富的社會文化。此種游戲形式通俗易懂,也喜聞樂見,主要特征表現為豐富化與多樣化。一些傳統游戲的年代較為久遠,現代幼兒可能對此不再感興趣。此時,教師應依據幼兒的需要,營造符合幼兒興趣的游戲氛圍,使得大部分幼兒能夠充分融入傳統游戲中去,使幼兒能夠主動、積極參與,并且對傳統游戲中的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內容進行體會與感悟。
(1)創設游戲情境。將傳統游戲引入幼兒教育之中,必須經歷一個體驗的過程,這樣才能使得幼兒從對游戲不認識、不熟悉轉變為接受并認可,最后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其中。因此,教師應該創設游戲情境,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幼兒因為重復游戲而導致的乏力感與枯燥感。教師可以對幼兒活動的區域進行合理的劃分,對于運用器械相對較輕的游戲區域,可以設計例如沙包、跳繩等傳統游戲;對于難度與運用器械相對較高的游戲區域,可以設計如高橋、梅花樁等傳統游戲。這樣可以使得幼兒在不同種類的傳統游戲中,感受到不同的樂趣,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幼兒的枯燥感。
(2)多元化的游戲體驗。實際上,幼兒參與傳統游戲能夠使其對游戲進行主動探索。要想讓幼兒對游戲情境不斷深入,教師應該采取一些介入性措施,創新傳統游戲的內容與形式,使得幼兒從傳統中獲得多元化的游戲體驗。此外,教師還應建立相關小組,讓家庭成員與社區成員充分參與到游戲之中,創設三位一體的傳統游戲平臺,增強游戲的互動性,使得傳統游戲更為多元化。
對于幼兒而言,傳統游戲非常有趣,其能夠使得幼兒的身體與心理得到健康發展。在傳統游戲教育中,教師應該將幼兒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原則,深入挖掘傳統游戲與幼兒教育兩者之間的聯系,充分體現與發揮傳統游戲的價值。
(1)合理選取傳統游戲教育課程內容。教師應該挖掘并選擇較為合理的、符合此階段幼兒成長特征的傳統游戲教育課程。對于有悖于幼兒身體與心理健康的游戲內容要大膽摒棄,對于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傳統游戲項目要進行排除或者適當進行更改。例如,打石頭仗與兩人抬轎等游戲,應該依據幼兒成長方面的特點,對游戲內容進行改編或者篩選,保證游戲的安全性與趣味性,使得傳統游戲與幼兒園課程能夠充分融合與鏈接。
(2)形成層次化與結構化的游戲課程。教師還應該注重傳統游戲的層次化與結構化,使得傳統游戲與幼兒教育兩者具有整體性,對傳統游戲的主題內容進行較為深入的挖掘,形成層次化與多樣化的游戲課程。例如,以“秋天”為主題內容的,可以選擇踩草垛、運糧食與推小車等傳統游戲;以“過年”為主題內容的,可以選擇舞龍、抬花轎等傳統游戲。
(1)運用角色扮演,使得幼兒生活常識得以豐富。對于幼兒而言,世界多種多樣、精彩紛呈。幼兒初入世界,缺乏生活經驗,常常會出現很多讓人忍俊不禁的情境。例如,幼兒在扮演診所醫生時,給病人測量體溫、聽診,一本正經地介紹說病人發燒了,體溫高達100℃。此時,教師可以合理介入,給幼兒講解關于正常人身體溫度的相關常識。又如,幼兒在扮演菜場買菜者時,有位小老板的青菜居然高達10元一斤,使得其他買菜的幼兒感到非常不滿。此時,教師可以告訴孩子們各種菜價,或者讓幼兒跟著家長去菜市場或者超市體會一下物價。
(2)增強幼兒的交際能力。將角色扮演融入傳統游戲之中,不僅能夠增強幼兒的溝通能力與交際能力,還能夠使幼兒日益社會化。例如,在小超市的角色扮演游戲中,幼兒應該及時與營業員進行交流與溝通,知曉各個不同商品的價格,并且適當進行購買。
總而言之,對于幼兒教育而言,游戲是永恒的主題。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充分融入傳統游戲,使其成為有效的教育手段,這樣才能使得幼兒的智慧得以開啟,不斷培養與提升幼兒的品德,增強幼兒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實踐能力與創造能力,更好地吸納民間游戲活動中的傳統文化觀念,形成對民間文化的認同感,為幼兒的未來成長奠定基礎,在玩中學、學中玩的幼兒游戲教育中,使幼兒體驗到生活的真諦。
[參考文獻]
[1] 劉莎.淺論游戲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J].黃河之聲,201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