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曉芳
(山西省襄汾縣第一小學校,山西臨汾 041500)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有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其適應未來生活奠定了基礎。當教育指向核心素養,就需要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運用現代教學觀念,從基本學情出發,創新教學方式與方法,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是學生健康道德素養和法治觀念形成的基礎。小學生在這一時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還比較模糊,這就進一步凸顯了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重要性。
但由于我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教學理論,小學教師仍然遵循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落后,教學內容難以和學生日常生活實際相結合,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不利于學生健康道德素養和法治觀念的形成。
小學《道德與法治》的課程內容不是孤立存在的。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可以展開跨學科的教學,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教學,不利于學生良好道德素養和法治觀念的形成。因此,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活動體驗教學,通過設計一些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對道德和法治的敏感性,從而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提升其自身的道德與法治素養。
作為道德學習方式的探究反思,主要是指明辨是非善惡,依據善的原則進行的自我批判與反思,即荀子所講的“日參省乎己”。因此,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反思,提高他們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從而調動其自身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實現培養學生健康道德素養和法治觀念的教學目標[1]。
(1)《道德與法治》是一門內涵豐富的課程,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進行跨學科教學,同時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從而統籌安排課堂教學活動,實現從“學科人”向“教育人”的轉變。
例如,在進行《我們的校園》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沖破傳統的學科思維模式,通過跨學科的主題教學實現學科間的整合,從而引導學生進入綜合課程實踐教學。
【教學片段】
活動一:入學教育——帶領學生參觀校園。從校門口——操場——教學樓——學校的其他場所?;顒佣何沂切⌒…h衛員——與班主任一起開展班隊課,用校園美好環境激發學生的責任意識。活動三:教師可以和美術課進行跨學科的整合,開展“說一說學校最美地方”的活動,讓學生將自己認為學校最美的地方畫下來,然后在全班進行展示,并在課堂上進行小組交流、評價?;顒铀模骸白哪绝B小隊”活動。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并成立校園安全護衛小隊,小隊的主要職責就是監督其他學生的不安全行為,并對其進行提醒。
通過開展這些活動,激發了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興趣,他們通過探究學習,有利于培養自身的觀察能力、團結合作能力和實踐能力。這種教學方式,注重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通過聯系入學教育、美術課等學科的內容進行跨學科的教學,有利于實現快樂教學。
(2)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實現核心素養下《道德與法治》教學方式的創新,樹立學生是教學主體的觀念,從而幫助他們實現深度的體驗與探究。
【《學做快樂鳥》教學片段】
師:這里是“快樂門診部”,哪個快樂沒道理?哪個不快樂要挺???(口述場景)小曉同學參加少兒歌手大賽,沒晉級。
小曉一聽當場哽咽。
師選代表當“大夫”治病。
在這一教學片段中,教師以實際發生的事件作為教學內容,通過讓學生當“大夫”治病,從而使他們體驗快樂的含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對他們錯誤的回答,教師不要急于進行糾正,而應該引導其探討怎樣才是真正的快樂,從而提高他們抵抗悲觀情緒的能力。通過這種教學活動,教師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基本的道德與法治知識,更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促進其自主發展、學會學習等核心素養的形成。
此外,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第一冊的教材中,還有許多能夠促進學生實現深度體驗與探究的內容。像《親親熱熱一家人》,教師可以通過和家長合作,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情境,從而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有利于學生體驗親情的溫暖,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歡天喜地過新年”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聯想新年時的活動,同時讓他們互相交流自己過年的感受,從而實現深度的體驗與探究。
(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優秀的學習榜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培養學生互為榜樣的學習意識,促進他們建立同學之間共同健康成長的觀念。
【《課堂作業認真做》教學片段】
師:(優秀作業展示——生字本)我們班有的同學作業做得可認真了,老師手里就有一本???,這么多五角星,你們覺得他的作業好在哪里?采訪:你怎么把作業寫得這么好?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問題想問的呀?師:(優秀作業展示——美術本)這樣的作業好在哪里?有什么問題想請教他的?師:其實,我們班里還有好多同學的作業寫得都很棒呢!(看一組作業圖片)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榜樣示范和學生自主提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意愿,解決了他們做作業時存在的問題,促使其掌握認真完成作業的方法。不過,在榜樣學習中,經常會出現正面人物與反面人物,這就需要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反思與批判的辨析,從而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素養和法治觀念。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對于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實現課堂有效教學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其他學科的內容,聯系學生日常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只有精心設計指向兒童實踐智慧的學習活動,才能促進學生健康道德素養和法治觀念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