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波
(郴州工業交通學校 湖南 郴州 423000)
微課自2010年開始在我國開展研究與應用以來,經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中國教育技術協會等單位舉辦微課大賽的大力推廣,在高等教育、基礎教育直到職業教育領域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熱浪,引領了信息化微教學新時代的潮流。熱潮過后,微課開發應用中的問題逐漸浮出,對這些問題進行冷思考、尋求對策,是使微課持續健康發展的首要任務。
由于職業教育專業課程非常多、實踐性特別強,職教微課資源的開發方面還存在較大的問題。
主要表現在微課資源總體數量少,精品更少;未形成系列化的微課程;地區之間、院校之間分布不均衡。究其原因主要是職教課程知識點很多很碎,其通識知識點的提煉比較困難,而基礎教育作為比較穩定的通識教育,在這方面具有優越性。
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微課教學設計水平不高,如教學模式單一、教學策略欠缺。二是微課制作技術水準較低。如課件不夠美觀大方、微課視頻拍攝手法差、視頻編輯缺乏技巧。這與微課制作所需要的軟件太多且操作復雜有關。三是微課教學資源體現職業教育課程特色不夠。職教微課開發的理念與方法,模仿基礎教育領域,沒有體現職業教育的實踐性特點和技能訓練的要求。
當前信息技術發展突飛猛進、日新月異,但其創新元素在微課中反映遲緩,微課發展的方向模糊、前景不明。
微課興起之初,一片叫好,微課仿佛成了教學改革的萬靈藥,教師說課比賽,無不言及微課、翻轉課堂。而近年來,逐漸對微課失去興趣,對微課的質疑之聲也不絕于耳,宣稱要為慕課、微課、翻轉課堂唱一曲“哀歌”,微課似乎有偃旗息鼓之意。
到目前為止,微課應用比較多的場合,主要是在信息化教學比賽中,因為從上至下重評比獲獎;其次是在教師及黨員、干部的網絡培訓中。而在學校實際教學中,僅作為課程導入的載體、減少教師重復講解勞動的手段、學生的課后作業、教學觀摩的手段等有所應用,而將其作為教學資源在移動學習、泛在學習中應用太少,從而形成資源和教學兩張皮,造成資源浪費。
職校學生課后學習的主動性本來就較差,而手機用作微課教學常用的信息終端,其“雙刃劍”效應十分明顯,手機游戲、手機QQ聊天、影視播放對學生的誘惑力太大,相比微課對學生的吸引力就小得多,學生非但沒有養成上網進行主動學習的習慣,反而“玩物喪志”。
因為完全顛覆了傳統教學、重新建構了學習流程,職校教師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操作難度很大。
微課雖不是靈丹妙藥,不能取代傳統教學,但也不能視為“雞肋”。微課定位于一種新穎的教學資源,用于輔助教學自有其用武之地。除了上述應用場合外,還可以在分層教學中應用,如對基礎好的學生可以提供微練習、微拓展進行鞏固提高,對于學習效率較低的學生則要求重復觀看微課。還可以作為傳統教學中突破重點難點時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如《冷沖壓工藝與模具結構》課程中模具的工作過程,往往實物看不明白、講解也聽不懂,但采用具有動畫演示的微課則一目了然。此外,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也可以改為“課內翻轉”,即在傳統的課堂上,先讓學生自主學習微課,然后再進行討論與答疑等。
借鑒廣東佛山的區域性微課資源開發模式及美國密西西比西北社區基金會的基于維基功能的“觀看知道學習”視頻資源庫開發方式,由學校、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或省、市教育行政部門牽頭,研究建立與職業教育微課有關的技術規范和評價體系,對微課資源開發進行統籌規劃,組織職業院校具有課程建設經驗的一線教師,按照職業行動領域設計學習情境并提取通識技能(知識)點,以申報、評比等方式,開發大批精品微課程(包括微視頻、微課件、微教案、微練習、微反思、微點評),構建較完整的職教微課程體系。
為快速高效開發更多的微課資源,首先應提倡多開發普及型微課,即教師運用于日常教學的微課。這類微課使用最基本、最簡單、最實用的軟件制作,不追求“高大上”,只突出實用和教學效果。其次,可利用課件頁面模板庫快速制作微課課件。目前大部分教師一般都是采用Office軟件提供的簡單模板或從微軟官方網站上下載一套主題模板,幾乎從零開始制作課件。雖然采用模板進行課件制作的思路與方法很好,但往往很難找到合適中意的模板;同時受個人圖表創作能力的影響,制作的課件頁面很難做到圖文并茂、美觀大方,且制作效率非常低下。為此,筆者對大量優秀的PPT課件進行剖析,并拆分轉化成模板,通過科學分類、整理,制作開發了6大類(課件主題設計模板、課件首頁模板、課件目錄頁模板、課件正文頁模板、課件轉場休息頁模板、課件末頁模板)18中類87小類計2600多個PPT模板,并在不斷的擴容之中。在制作課件時快速找到并引用這些模板,大幅提高了課件制作的效率。
一是優化教學設計,突出職業教育特色。應針對職教課程中需要操作示范的技能點及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易錯點進行微課選題;在教學方式上應多采用引導交互類教學模式,如探究式教學模式、現象分析式教學模式、拋錨式教學模式等;在微課導入時,采用提出問題直接切入正題的開門見山策略或創設教學情境的情境導入策略,以及運用多效動畫、多畫動態呈獻等視覺沖擊技術的視聽沖擊策略;在核心內容的教學中,貫徹“做中學、教中學”的教學原則,采用職業游戲教學策略、虛實結合教學策略等。二是提高微課制作技術水平。不提倡在后期編輯中追求復雜的特效,而應在前期的課件制作上、視頻拍攝的手法和清晰度上下功夫。將PowerPoint的功能充分利用起來,特別是利用模板庫,同樣可以制作出水平高、質量優的專業水準課件。三是要實現微課的可交互性。要能夠在微課中加入交互式操作,如增加設計工藝參數的調整和交互式練習,徹底改變目前只能單向觀看的狀態,將大大提高微課對職業院校學生的吸引力。
教育行政部門在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中,統籌建立微課應用平臺,將微課資源提供給職業院校師生共享。網絡平臺應有資源搜索、資源推送、在線幫助、提問討論、學習評價、資源上傳等功能。為使微課資源不斷動態更新和擴充,還應邀請有關教育研究機構或專業團隊來管理。利用網絡平臺輔助傳統教學,將有效提高微課資源的利用率,充分發揮微課的作用。
為驅動微課不斷煥發生機,一方面應將信息技術領域的新技術、新方法、新軟件如移動應用app、云計算、物聯網、基于游戲的學習等應用到微課當中。另一方面應將零散的微課匯聚成系列化的微課。借鑒MOOC及英國教師電視網站、美國“英語中心”視頻網站的建設經驗,將職教微課做成包羅職業教育大部分專業課程通識技能(知識)點的教學資源,是微課未來發展的正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