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玉瑤
(沈陽科技學院 教務處 遼寧 沈陽 110167)
我國邁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進程中,新建本科院校的辦學質量也決定了我國高等教育的整體質量。而現實情況是,某些新建本科院校在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學管理等方面資歷淺,經驗少,在教學質量監督與控制等方面的工作開展并不順利,為增強新建本科院校辦學實力,確保教學質量,建立一套其自身適用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勢在必行。
我們引入全面質量管理理念中關于質量控制的管理辦法:PDCA循環管理法,應用于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PDCA循環是指P(Plan)—計劃,D(Do)—執行,C(Check)—檢查,A(Action)—行動(或處置)四個階段,PDCA循環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質量管理,并且循環不止地進行下去的科學程序。
在管理學理論層面,PDCA各階段的運作方式是這樣:
P(plan)計劃:包括方針和目標的確定以及活動計劃的制定。
D(do)執行:具體運作,實現計劃中的內容。
C(check)檢查:總結執行計劃的結果,分清哪些適用,哪些不適用,明確效果,找出問題。
A(action) 處理:對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對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并予以標準化;對于失敗的教訓也要總結,引起重現。對于沒有解決的問題,應提交給下一個PDCA循環中去解決。
運用PDCA循環方法,我們在高校教學運行過程中,在不同階段開展不同的教學活動,構建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使教學質量良性循環逐步提升,最終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根據PDCA循環方法,按四個階段開展教學質量監控工作。
建立履行教學質量監控職能的組織機構,可命名為教學督導處,與教務處和各二級教學單位同一級別,隸屬于教學院長領導管理,賦予教學督導處一定的職權,有利于其開始教學質量監控工作,有利于各項管理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監控。
教學是由教師、學生、課程、教學資源、教學環境等多因素組成的一個功能系統,教學環節包括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課堂教學、實踐教學作業批改與答疑、課程考核等。
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包括:(1)反映學校辦學思想的規劃,如專業與學科發展規劃、課程建設規劃、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實驗室建設規劃等;(2)各部門及各級各類教學管理人員、教師及教輔人員崗位職責;(3)教學各環節工作規程、執行規范;(4)教學質量管理制度等。《教學工作規程》、《優秀教學獎評選辦法》、《教學事故認定和處理辦法》等管理文件。
規章制度的完善為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提供了制度保證,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還應完善各主要教學環節的質量標準。一個完善的質量標準通常包括明確的操作規范,具體的目標標準和配套的評價體系。
明張居正說過“蓋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在經過對所有教學環節應達到標準、規范進行統一梳理后,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開始運轉起來。教學督導處由教學經驗豐富、學術水平高、責任心強的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組成,按第一階段梳理的相關制度辦法對學校教學運行進行監督、檢查、評估、審議、指導。關鍵是將教學各規章制度落實到位,執行到位,監督到位。
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運行過程中,教學督導處定期(每周)與教務處、各二級教學單位匯總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反饋教學質量監控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與解決方案。
教學檢查、教學督導、用人單位的信息反饋等途徑收集的信息和評估意見,為教學處置機構提供依據。學校通過院長辦公會、相關職能部門和教學工作專題座談會研究討論、調整落實,在質量監控文件系統的支持下,做出各種處理意見,反饋到計劃部門和執行機構,供計劃部門、教學管理部門和執行機構不斷調整教學質量目標、教學質量標準和教學手段與方法。
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運行一定時期(3月到6個月)后,召開教學專題研討會與座談會,對相應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進行修訂,使其更適合我院教學工作的開展,并發揮教學質量保障作用。
根據研討會分析與討論結果,對文件制度進行修正。并開始準備新一輪PDCA循環。循環反復使教學質量管理系統的四個環節形成封閉的環型。持續改進是作為執行和監控機構在執行協調的同時不斷解決問題、水平逐步上升的階梯式過程,以提高新的質量標準,使教學質量管理工作不斷發展。
根據PDCA質量管理循環的特點,構建了一套自上而下循環反復、全過程、持續改進、具有敏感性的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并實現全員參與、全程管理、全面介入。
PDCA循環管理方法建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適用于對全員參與的教學全過程進行質量監控,類似行星輪系大環帶小環的有機邏輯組合體,體現了一個組織整體運行的體系與其內部各子體系的關系。學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是一個大循環,而在各個階段又存在若干個小循環,如專業建設、課程建設、課堂教學等環節是各自獨立的小循環,而課堂教學又可以包含若干更小的循環。通過PDCA循環運轉,使教師圍繞提高教學質量的總目標轉動,彼此協調,相互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