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敏
(遼寧現代服務職業技術學院 遼寧 沈陽 110033)
課堂中的言語、行為、環境等因素會導致暗示心理,誘導學生的思維,由此會產生與之相應的結果:積極的暗示就得到了積極的結果,消極的暗示就得到了消極的結果。比如,名教師、骨干教師之所以能在課堂上調控自如,除了教學設計等方面的因素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善于運用暗示效應。實習教師、新教師常常會在有意無意間,給小學生一些消極的心理暗示,如“只是來和我們玩玩的大哥哥大姐姐”“還不是真的老師呢…”“還沒什么經驗啦”等,這些消極的心理暗示影響了學生對教師的認同感。
在課堂教學中應用暗示效應,所采取的策略應該是簡單的、含蓄的、間接的,能在第一時間有效地對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
暗示效應有利于在課堂教學中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而師生關系的融洽程度又是影響心理暗示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師必須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學觀念,建立并鞏固與學生親密無間、融洽協調和相互信賴的關系,從而為實施心理暗示創造必要條件。課堂中的暗示效應體現在很多方面:言語暗示;動作暗示;表情暗示;信號暗示;環境暗示。
英語課堂里的暗示效應就是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促進師生之間心靈交匯,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從課堂控制角度避免學生出現恐懼、厭學的心理。其次,暗示效應也是保證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的手段之一。在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思維活動應該是連續而活躍的。而在低年級教學中,教師為控制課堂而進行的公開表揚或批評,常常會打斷學生思維的連續性,影響知識思維的活躍性,同時還要占用一定的教學時間。優秀的教師在有效的教學中會盡量減少花在課堂控制上的時間。暗示效應不僅可以避免在課堂控制上浪費時間,同時還能保持學生思維的持續性。暗示效應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課堂心態。心理學研究表明,對心理主宰系統產生影響的第一要素是當時的內心情緒與狀態,學科教學的效果與學生當時的情緒息息相關。英語課堂教學如果忽視對學生情緒的把握、誘導和調控,教學效率必然會受到影響,教學中的其他活動也就無法推進。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暗示效應就具有誘導情緒的功能,目的是促使學生形成學科學習的積極心態。積極的學習心態可以促使學生勇于面對學科學習中的挑戰,充滿樂觀與自信,生發出主動進取的精神,進而克服學科學習中的消極因素。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運用課堂氛圍和各種激勵手段,以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并通過教師的情緒、眼神和手勢等心理暗示手段來誘導學生的情緒,促使其形成主動進取的積極心態。
暗示效應是一種被主觀意愿肯定了的假設,不一定有根據,但由于主觀上已經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趨于結果的內容。在生活中,每個人總會接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暗示,而一些比較敏感、脆弱,獨立性不強的人,特別是未成年的孩子,就更容易接受心理暗示。那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如贊許,鼓勵,肯定等,他們能讓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形成正確的自我觀念和恰當的自我認知,利于他們成年后在社會上找到正確的位置;反之,消極的心理暗示,如指責,嘲諷,羞辱……會使孩子的情緒受到波動,影響其認知思維過程,形成不良的心理反應和行為模式,嚴重的影響心理健康。不良的心理反應一旦形成和固定下來,甚至能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說:“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的意圖,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暗示教育就是這樣的教育方法,它沒有命令和強制,通過形象生活中直觀的心理暗示,避免了受教育者理性和感性的矛盾,意識和無意識的失調,使二者和諧統一起來。那么,怎樣在英語教學中使用暗示效應更加有效呢?
在很大程度上,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受教育者所處的環境,我們的態度將會影響孩子成長為什么樣的人。大人就是這樣用語言和態度來塑造孩子的,成人的評價對孩子的成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在英語課堂中對孩子實行積極的暗示教育,讓學生們在肯定,認可和贊許中長大,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努力:
1.肯定孩子,鼓勵進步;
2.尊重孩子,溝通心靈;
3.賞識孩子,挖掘潛能。
陶行知曾說過:“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頓,在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沒有!”孩子的心靈就像一個銀行,如果你不斷存貯肯定、尊重和贊許,那么你就能支取進步和成功的喜悅,豐厚的利息不可估量。如果你存貯的只是失望、埋怨和嘲諷。那么你只能支取退步和失敗的苦果,甚至耽誤孩子一生的前途。我們教師對孩子的肯定、尊重和賞識,會是孩子成長的最好的營養。那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就像陽光,是孩子們在成長中最最需要的東西。我們還在猶疑什么呢?不要再吝嗇贊美之詞,讓我們的孩子在積極的心理暗示的燦爛陽光里健康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