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紅剛董 鐸
(1山東濟寧喬羽小學 山東 濟寧 272000)
(2山東濟寧永豐街小學 山東 濟寧 272000)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體育課本來應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課,但是在長期的體育教學中,大部分體育教師都發現小學生積極性不高,甚至出現個別同學不愿意上課的現象。這很令人詫異。究其原因可能為體育課的累,動作枯燥,有些項目難度高,學生有畏難情緒。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在最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一定的探索,下面談談自己在激發學習學習體育的興趣方面的點滴做法,分享給大家。
體育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體育重要性的熏陶。教師可以利用正面反面的例子,讓學生樹立堅持體育訓練的必要性、重要性。如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由于平時太多關注學術研究,卻忽略了體育鍛煉,而英年早逝。著名作家路遙,由于寫作生活極不規律,缺乏體育鍛煉,也在寫完《平凡的世界》后逝世。本來他們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研究成果和作品,為我們增添很多驕傲。由于忽略了體育的作用。再給學生講幾個注重體育鍛煉的例子,比如注重體育鍛煉的毛澤東,鄧小平,他們在工作之余,非常注重體育鍛煉為國家做出了更多的貢獻。這樣通過具體的事例,為學生埋下體育鍛煉的種子,使他們從心里注重體育,對體育課的興趣自然就上來了。
另外要引導學生了解體育鍛煉的好處。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增強抵抗力。少年兒童時期,骨體和骨骺之間的骺軟骨不斷增生和骨化,使骨迅速和生長,骨膜也不斷形成新骨,使骨變粗。7~12歲的兒童,正是骨骺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科學研究證明,堅持上好體育課,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可以促進骨質增強體育鍛煉能使關節囊韌帶和肌腱增厚,伸展性加大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和彈性增加,這樣就使關節活動范圍加大,靈活而又牢固。
親其師,信其道。教師不要板著臉,要和學生平等相處。教師上課時注意態度,講解盡可能生動,營造輕松課堂氣氛,使學生進入學習的興奮狀態,利于學生學習新知,掌握動作要領,并能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上體育課的習慣。習慣一旦養成,體育課就好上了。比如在教數學《立定跳遠》時,我先讓學生學學青蛙怎么。營造氛圍,告訴同學們:“你們就是青蛙了,現在你們餓了,想找食物了,你們快去找吃的吧!”全體同學都學青蛙跳,只見青蛙在操場上蹦跳。學生們興趣盎然。接著我告訴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立定跳遠和青蛙跳差不多。大家認真聽動作要領……”學生這一課,學習興致一直很濃厚。因為我給同學們創設了輕松的課堂氛圍,小學生學得自然有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動作、眼神,或一個表情,直接影響輕松的課堂氣氛。如果學生害怕新難度高動作時,教師要用鼓勵的語言,鼓勵的目光,激發學生再次練習,直至成功。
好動是兒童的天性,根據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們的注意力不能保持長久,往往厭煩過多的重復練習。因此,針對學生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時時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如走步跑步練習,可帶著學生編口號,隨著音樂,邊跑邊喊著口號跑。這樣跑步學生會更愿意跑。同樣在做操、跳遠活動中,出于好動的天性,學生很想不受約束地自由運動一會兒。教師可以承諾學生在達到目標后,獎勵學生幾分鐘的隨意活動時間。在學生得到這樣的獎勵后,他們就能更好的學習、有興趣進行下一章節的學習。單調的運動練習,會讓人產生興趣下降。但是有些動作必須要反復練習才能掌握。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教師在練習活動的編排上要盡量做到多樣化、趣味化,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例如教師可根據教學現狀,創造性地開展一些小組爭先類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運動,這樣既完成了教學目的,使學生在趣味化游戲中,較快的達到了本堂課的教學目標。
小學生最愿意干嘛?做游戲!首先安排合理的游戲,游戲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我上了一節學習做廣播操的課,先把動作要領給學生講了以后,學生學得無精打采。我想這樣達不到效果和目標,我便把學生分成六個組來比快慢。學生一下就變了一個樣,活躍起來了,做得也非常賣力,每人比了以后我又用比個數的方法,把每個人做得個數累計起來,看哪個組做得最多,學生的興趣更濃了,并情不自禁的喊出本組成員加油!用兩種方法就達到了本節課的效果,這就只把方法改變一下而已。其次,有時候上課我要求學生先達到教學目標,然后作為獎勵,可以多給孩子們一些游戲的時間。這樣他們學起來就認真多了,學生達到的效果截然不同,而且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把被動變為主動學習。
總之,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注重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創設輕松的課堂氛圍,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改變現今學生對體育課的畏難情緒,改變小學生對體育課的抵觸心理。因而達到增強體質,為將來的學習工作打下堅實的體質基礎,更好地為國家貢獻力量,為人生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