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久晶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學生就業競爭日趨激烈,而職業教育成為促進就業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當務之急是提高從業人員職業技能,為建設現代化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提供人才支持。目前我國職業人才缺口大,市場供需不平衡。大多的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量,集中在技能型人才上。隨著教育體制的逐步改革,我國職業教育水平也在不斷進步。在培養職業技術人才的同時,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全面發展,文化教育在職業教育中也逐漸被重視。但當下學生出現學習倦怠現象,學生在長期持續的強制性的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厭學心理,以及由此引發的逃避學習的行為,實際上反映了當代學生消極的學習心理。
在對職業教育學生學習態度對學習效果影響中,經調查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態度會受到個人思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四個方面的共同影響。本文通過對學生學習態度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得出促進學生學習態度提高的對策,以緩解職業教育學生因學習態度不良造成的不良影響。無論是家庭教育,亦或是學校教育都應對促進學生端正的學習態度的形成起到推動作用,從而促進學生思想、學習良好化發展。
通過問卷得出:有19%的學生認為自己目前已經完全達到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值;69%認為自己還需要努力才能達到父母對自己的期望;12%的學生則認為自己令父母非常失望。
家庭對學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尤其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深深影響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很多家長認為職業高中沒有用,從而不重視,把孩子送進職業技術教育學校大部分是孩子成績不好,無法進入普通高中學習,為避免“無學可上”,將孩子送進職業教育學習。實際不然。家長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高,并輔之正確的方法,孩子的成功率更高。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得出:父母對子女期望高,學生通常會使之轉化為動力。反之,父母不在意學生的將來,學生大多數自我滿足,自我懈怠,不思進取,一心只想在學校“混日子”。所以,家庭教育不僅僅在文化教育中有重要作用,在職業教育中的影響依然不可或缺。
通過問卷得出:學生認為學校風氣的好壞主要和學校的管理和校園文化氛圍有關,與社會大環境關系不大。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最重要的場所。作為職業教育學校,理所應該重點培養學生的技術能力,但社會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社會、企業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為適應時代的發展,除了對相應的職業技術要精心專研,學生的文化素養也日漸被重視。語文作為基礎學科,更應該被重視起來。只有校方嚴肅對待并匹配相應的獎懲措施,學生對學習語文這一類文化學科才能重視起來。比如將文化課成績與獎學金相關。學校的管理工作也應在更加正規化,大到整個學校的管理,小至每個班的管理,注重校園文化,重視校風校紀,校規班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秩序。
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經濟騰飛、社會快速發展的時代。這也對職業技術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不僅需要技術過硬的技術型人才,也需要創新型、學習能力強的人才,這對我們職業技術人員的要求就提高了很多。所以,想要滿足社會的需求,我們對文化課必須重視起來。由此,接受職業技術教育的學生為走上崗位,除了學習技術,也相應的需要學習一定的文化課程。我們要學習大環境指出的技術方向,同時從小事做起,制定計劃,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不斷歷練自己,實現進步。
語文的學習應該創設一個“豐富的人文社會背景”。語文自身的學科內容已經與生活緊密相連。中學語文課本中那些優秀的文學作品,把倫理道德觀念和美好的情操貫穿在人的行為之中,它提供了人生道路上的楷模。此外,以發展學生的思想感情,培養健全的人格和完善的個性。語文教學必須始終致力于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引導學生學習為內容服務的語言,多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與社會的融合能使學生收獲更加深刻的人文熏陶。
學校作為學生學習的“大本營”,更應該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從學校的管理層角度出發,學校的管理者應該充分結合地方特色,校本特色的辦學理念,擴展語文學習的內容。從教師的角度出發,教師作為教育工作的一線教員,除了講授課本知識,還應該多舉辦、鼓勵學生參加更多樣的課余語文實踐活動,豐富語文學習的內容。
開展教師培訓,提升教師素養。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教師培訓是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基本途徑。合理開展教師培訓,優化教師培訓體系。教師培訓是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沒有教師的成長,學生的成長是不可能的。
組織家長參與其中,學校與家庭共同努力,創建語文學習的良好氛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為了給孩子營造良好的校外學習氛圍,處在家庭核心中的父母應該做好表率作用,在家庭中營造溫馨和諧、濃郁的學習氛圍。比如給孩子獨立的書房或者學習場所,不在家中頻繁進行娛樂活動,與孩子一起學習,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與學習習慣,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改變學習態度。
第一,重視學習。只有學生自身將學習重視起來,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促進學生學習長遠的進步;第二,培養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學習內動力,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索,改變學習態度;第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作為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對學習效果至關重要。學生可以制定學習計劃,設立長期目標,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不斷養成學習計劃,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