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佳
(云南省麗江市華坪縣第二中學,674800)
前言:初中語文閱讀的學習對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有著極其重要和深遠的影響。而每一種閱讀教學模式都是其學校獨特的教學理念和方式有機結合的表現。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語文的語言魅力以及樂趣。
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在進行閱讀訓練時出現了很多問題。經過反復的思考以及與其他老師的深入探討,我最終基本確定了學生閱讀障礙的主要根源,即很多學生缺少有效閱讀的技巧。在進行名著導讀《駱駝祥子 》的教學過程中,我首先向學生介紹散文的閱讀技巧,讓學生掌握散文閱讀的基本的方法。這樣學生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前,就能有一個大致的具體的方向,不至于出現“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現象,這就為有效閱讀的開展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散文閱讀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抓住散文的主旨,一旦對主旨的把握正確了,那么對于散文的閱讀基本就成功了一般。而要想抓住散文的主旨,學生需要注意散文的標題、開頭,文章中作者多次提起的詞語、句子,還應當要注意文章中作者用于抒情和議論的句子,這些位置都是散文的中心思想最有可能隱藏的地方。掌握了這些基本的閱讀技巧,那么在閱讀的過程中就能很輕松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因而在之后的閱讀中也不至于出現太大的偏差。
初中繪本閱讀教學應當樹立多維目標,讓學生在繪本閱讀中習得新知識,并在與繪本的互動中受到精神熏陶,實現多方面能力的綜合培養與提升,具體包括以下幾個層面:
一是提高知識與能力,即在繪本閱讀中識讀漢字,豐富自己的字詞句積累。例如,對于不會寫的字詞,還可以通過“畫字”的方式,用圖畫將其意思表達出來,這樣不但能夠加深學生印象,還能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
二是掌握過程與方法,即在繪本閱讀中掌握朗讀法、略讀法、精讀法等不同的閱讀方法。例如,在學習冰心的《母親》時,先讓學生初讀繪本,標出自己不認識的字,再通過師讀、生讀、男聲讀、女聲讀等方式進行反復精讀,體驗繪本深層次的內容。
三是豐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即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藉由閱讀多種不同類型的繪本,如自然類、童話類、親情類等,使學生獲得不同的情感體驗,同時掌握正確的閱讀習慣并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
在初中的語文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師重要的任務之一。然而由于“后進生”的語文基礎比較薄弱,所累積的詞匯量也比較少,所以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融入語文時文,就可以有效提高后進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也能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最終打造出高效的語文課堂。
幫助學生選擇更適合自己的閱讀材料——由于每個學生的語文基礎以及語文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所以語文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推薦一些更適合自己的語文讀物。例如在面對后進生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給他們推薦一些文字比較簡短、內容比較簡單的閱讀材料,這些閱讀材料不僅要真實,還要充滿一定的趣味性,比如娛樂、體育運動、旅游、科技等題材的新聞都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當他們可以閱讀一些自己比較喜歡的內容,就會慢慢對語文閱讀產生一定的興趣。在學生閱讀的過程當中,教師也要增強他們的閱讀常識,不僅要讓他們了解文章的內容,還要學習文章作者的寫作手法。
輔導學生展開語文時文的精讀——要想讓初中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語文的閱讀水平,教師可以每周專門設置一節時文閱讀課程,讓學生利用課上的時間去處理閱讀過程當中所出現的問題。教師也可以結合以往的中考、高考試題,讓學生通過精讀的方式去快速閱讀,并找到文章的重點詞語。教師也可以選擇幾篇難度中等偏上的文章去設置一些探究性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
結束語:閱讀不僅僅是關乎個人的綜合素養,更關乎一個國家整體人民的素質涵養和軟硬實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便有著這樣一項重點。報告提出要“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所以我們教師應當做好語文閱讀教學,提升學生文化綜合素養。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培養初中階段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必須要抓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進而為各學科的發展與學習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