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佳賢
(江蘇省張家港市樂余鎮樂余中心幼兒園,江蘇 張家港 215621)
陶行知先生說過:“大自然、大社會就是活教材”,身處農村幼兒園的我們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教師要充分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創設具有農村特色的幼兒游戲材料,讓幼兒利用農村自然資源進行游戲,帶領幼兒走進自然,開闊幼兒的視野,解放幼兒的空間,讓幼兒在無拘無束的大自然中釋放情懷,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幼兒教師應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創設有趣、豐富的游戲,使幼兒在游戲中操作擺弄、互動、合作、對話,以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更好地自由、快樂、健康地成長,實現“玩中學”、“學中玩”。
積木在幼兒園教育課程中,始終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它的奧妙之處在于能充分滿足幼兒多方面的興趣,提供幼兒整合性的經驗。那么,看似簡單的積木,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積木又可以怎樣“玩”呢?
前期教師組織孩子參觀社區、城市、公園等地方的建筑物,讓孩子對于各種形狀有了初步的認知,然后通過網絡查找各地實物和圖片給幼兒介紹解建筑物是如何搭建的,初步運用平鋪、架高、圍堵、連結等搭建方法讓幼兒了解積木基本的搭建方法。在瀏覽之后,幼兒的感受和體會也可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積木是幫助兒童開發邏輯思維和增強動手能力的最好玩具,孩子可以利用積木搭建出城堡、花園、馬路、小河、桌子等等。可以說,他們 “想”搭什么,就能夠搭出什么,當幼兒使用各種積木搭建造型時,更可以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在和同伴一起搭建的過程中,可以互動,這樣無形之中也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樣容易給孩子們成就感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幼兒在運用各種形狀積木的過程中,可認識不同的幾何形狀,在搬運和取放的過程中還可幫助鍛煉幼兒大肌肉和小肌肉的發展。幼兒在搭建的過程中需要觀察到積木的形狀,又可以初步了解到有關積木搭建的對稱、大小、長短等概念。在具有豐富自然資源的農村,教師可以適當投入一些樹枝、樹葉等材料,讓幼兒再繼續探索,娃娃家又這樣誕生了。
幼兒的天性就是熱愛探索,但如果玩具過于復雜,對于幼兒來說反而不太喜歡玩,那么簡單而有不失樂趣的積木便成為了小班幼兒最受歡迎的選擇,這里,教師的引導,游戲時的適時介入,對于幼兒的能力提升也是很大的。只要我們每個教師認清積木的教育價值,便可以發現積木真可謂是一種萬能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