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霞
(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林梓小學,江蘇如皋 226500)
英語學習重在讓學生以主人翁的心態參與學習。可是,現在小學英語教育存在很多與此相悖的狀況,很多教師沒有采取有效引導方法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往往采用的是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沒有掌握自學英語的方法。問題的核心在于課堂,課堂是學生最直接和最有效接受所學知識的平臺,小學英語教育必須以課堂為基礎。只有構建有活力的課堂,學生才能在課堂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積極性,從而培養他們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1]。
預習是課堂學習的前哨。對于小學生來講,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任何知識,小學生如果不提前預習,其學習成本將會大大提高。教師需要在課前給學生簡單提出問題,引導他們在課前預習過程中即可了解課堂脈絡;也要幫助學生安排明確的預習步驟,有效引導學生預習。
比如,在譯林版四年級下冊Unit 1Our school subjects一節的預習當中,筆者先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大家查詢各個科目對應的英文單詞,如Art, Chinese, Math, P.E., Physics, Science等,并設置獎勵,激勵學生完成任務。學生自然會對各個科目的英文名稱進行了解;而且,他們在翻開書籍的時候,一定會對書中講述的各種句子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比如“What lessons do we have today ?”“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他們可能會經常問這樣的問題。通過這種預習獎勵的方式,闡述了課堂學習的重點,在第二天的講課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重點講述從這些單詞中延伸出來的許多知識,大大提高課堂效率。而學生在自己預習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激勵,自然有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自主學習能力也隨之增強。
預習這種好習慣一旦養成,學生將會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當學生形成一定思維后,可以逐漸脫離開教師的引導,自行安排任務學習。這證明學生在這一階段的自主學習能力已經形成。
英語學習比其他學習更加通俗易懂且具有趣味性。因此,英語課堂完全有條件比其他各個課堂變得更有活力[2]。這需要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才藝展示,營造較好的學習氛圍;而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將會給這一活動帶來極為精彩的演出,他們的創新意識可大大增強。
比如,在譯林版六年級下冊Unit1The lion and the mouse一節中,學生通過提前的預習,了解這一節剛開始的時候在課本上有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但是,這其中卻有非常重要的語法知識,筆者安排學生在剛上課的時候分別扮演獅子和老鼠,在扮演過程中,大家在歡樂的氛圍中學會了很多語法知識,如“laughed the lion loudly”這句話的倒裝語序學生之前沒有見過,可是在準備期間,為了把節目演好,他們自覺主動就去查了倒裝語序的相關知識,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學習起來也更加游刃有余。不僅限于上述案例,還有唱歌、跳舞和畫黑板報等多種形式進行才藝展示,而學生能夠自覺主動了解新知識,這必然會增加他們英語學習中的創新意識。
在才藝展示的過程中,學生會通過自己思考,了解到被動學習無法引起注意力的知識點,從而提出許多有價值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教師平時都沒有注意到,因此,這一過程中會有很多創新,學生的創新意識也可以通過這種活動不斷增強。
有效的課堂交流環節可以開拓小學生的英語思維體系。課堂交流環節是學生發揮自己思維才智的重要場合,教師要學會提出深刻問題,設計有層次感的目標,引導學生正確進行交流。有深度的小組交流可以促進學生不斷探索、不斷成長。
在譯林版五年級下冊Unit 4See the doctor中,需要讓學生明白生活中常見病癥用英文怎么說,如“fever, cold, cough,headache”等就需要學生及時交流,大家在交流的時候盡可能回想自己知道的一些病癥,這就像在進行一次英語學習的頭腦風暴;并且,每個人通過查字典了解到這些病癥對應的英文單詞;然后,再進行小組交流,每個人都提供幾個病癥的英文單詞。學生在相互交流中能接觸到不同的單詞,本來他們所想是自己思維的結晶,如果在思考之后接觸到別人的英語思維,自己的思維視野可以被拓寬。之后,筆者又引導學生:“知道這些病癥單詞之后,你還會想到哪些描述病癥的語句?”很多學生自然想到痊愈之后應該怎么回答別人:“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 and I will be well as soon as possible.”根據一個簡單知識點,引出另外一個更有重要意義的知識點,那就會不斷完善自己的英語認知體系。學生被倒逼去思考,接受不同的思維模式,有效拓展思維的廣度。
課堂交流能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成本。一位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英語單詞和語法,還要開拓他們的思維,讓他們能夠通過不斷的學習,掌握更多以往沒有的思維模式,這樣才能有效拓展思維廣度。
小學英語學習不僅包括課內單詞語法傳授環節,還有實踐練習環節。當然,對于英語學科來說,課堂的實踐重點在于語言應用,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進行理論和實踐的銜接活動,幫助他們敢說英語,這樣也能提高他們英語交流的能力。
譯林版四年級下冊Unit 3My day一節是學生進行實踐對話的好機會,這一節主要學習以時間為順序介紹自己一天的活動,學生一天的活動豐富多彩,內容素材較多,學生交流起來也特別有意思。筆者給學生安排任務,讓大家主動在小組內介紹自己一天做了什么事情。學生慢慢了解了許多交際技巧,如在談一天活動的時候,學生會不自覺地問對方:“What do you eat in the morning?”筆者跟大家講,在國外,吃飯是一種隱私,不能詢問別人吃了什么,可以用“What would you like?”問別人之后某一頓飯想吃什么。這就是一種交際素養的提升,這些素養積累多了,學生英語學習能力也隨之增強,閱讀、聽力和寫作等能力也自然就隨之提高。
所以,安排課堂對話實踐是培養英語思維的一種重要手段。在英語學習中,思維的學習最為重要。學生與別人用英語交流,才能逐漸提高運用英語的水平,進而逐漸提高應用英語的交際素養。
小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一生的英語學習影響深遠,英語自學能力直接影響學生英語語感的培養和英語學習體系的建立。因此,培養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復雜的工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代表的是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策略和端正的態度;而且,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也是開發學習潛力的過程。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教學水平,不斷探究合適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