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雨 汪依凡
(揚州大學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江蘇 揚州 225000)
21世紀是以信息為特征的時代,信息更新周期大大縮短,新鮮事物層出不窮。這就要求人們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為了應對這一新時代的要求,我國基礎教育不斷深入改革,提出要改變當前以知識為本位的教育價值觀,教學中不能單純注重傳授知識,忽視學生的主體性,而應該轉變教學方式,從“學會”到“會學”,使學生掌握終身學習所具備的自主學習能力。
國內外許多學者對自主學習進行不同維度的界定,自主學習與他主學習相對,其中龐維國教授在其書《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1]中對自主學習進行了詳細的界定和介紹。自主學習有能動性、獨立性、有效性和相對性這四個特征。物理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自然學科,那么目高中生的物理自主學習現狀如何呢?為了真實地了解高中生物理課程自主學習的客觀現狀,能夠為更好地開展培養高中生物理課程自主學習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提供一些幫助,筆者針對高中生的物理自主學習進行了調查。
本文運用問卷調查法中的自陳式量表對高中生的自主學習現狀進行調查。自陳式量表要求被試在概括自己的各種具體的情境下學習活動的基礎上作出回答,研究者基于這些事件進行整合和抽象從而得出自主學習的質量。
美國密執安大學的pintrich教授等人編制的“學習動機策略問卷”[2](MSLQ)是用來考察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自陳式量表。該量表有大學版和中學版之分,其中學版自陳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被國內外自主學習研究者廣泛使用。2006年四川師范大學胡春梅[3]在pintrich編制的MSLQ(中學版)的基礎上根據中國高中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一定的修訂。在本論文中,筆者以胡春梅修訂的MSLQ問卷為基礎,作了一定的修改。問卷中,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測量分為學習動機和學習策略兩個維度,動機由4個二級維度構成,它們分別為自我效能感、學習目標、內在價值、應對考試焦慮。學習策略由2個二級維度構成,分別為認知策略的運用和自我調節。該調查問卷采取likert5點記分方法,調查對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與題目所描述的情況符合程度,給予相應的分值,若得分越高,說明自主學習能力越強,反之,則說明自主學習能力越弱。
本文調查對象為江蘇省Y市某普通高中不同年級學生。共發放問卷275份,回收271份,其中有效問卷268份,有效率98%。其中高一86人,高二94人,高三88人。男生156人,占58.2%,女生112人,占41.8%。男女比例相對平衡,符合目前高中理科班級性別分布的整體情況。
團體施測。筆者統一發卷,并規定時間完成。問卷回收后,逐一審查,通過刪除無效問卷后,所有數據均通過spss19.0進行處理分析。
調查問卷的總分越高,則表明個體的自主學習能力越強。問卷共46題,最大分值為230分。通過檢驗,樣本呈正態分布。對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后,樣本所得總分范圍在69~230分間,平均得分為163.328分,這表明該中學高中生目前自主學習總體呈中等偏上水平。但離散程度很大,高中生個體之間的自主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對二級維度的得分進行描述性分析得出,學生能夠認識到學習物理的價值,學習動機和學習目標比較明確,但容易對學習焦慮,且通過元認知策略進行自我調節方面存在不足。并且學生在對物理學習的自信程度和學習策略運用的有效性這兩個方面上兩極分化現象較明顯。因此筆者認為,目前高中生物理自主學習中存在缺乏信心和主動意識,不會正確調節學習行為的問題。
在很多家長或者大眾媒體的思想中,都認為在學生的學習中存在著性別差異。他們常常將數學、物理等學科看成是男生專長的學科,認為語文、英語等是女生擅長的學科。那么學生的物理自主學習是否存在性別差異呢?筆者統計了不同性別高中生的物理自主學習總體情況并進行檢驗。由獨立樣本T檢驗的結果表明,不同性別的高中生在物理自主學習總分的sig.值略大于0.05,這表明性別對高中生的自主學習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
就各個維度的得分與性別之間進行獨立T檢驗,筆者發現學習動機下的二級維度中,自我效能感和應對考試焦慮有顯著差異。這說明在高中階段,女生在學習物理的能力上沒有男生自信,進而影響她們主動學習物理的愿望,而男生認為自己有更強的物理學習能力,且較能夠控制自己的學習成績。
筆者對不同年級的高中生物理自主學習總分及各維度得分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從自主學習總分的均值看,高二年級的學生自主學習總分的均值(167)高于其他兩個年級,其次是高一學生(163),最后是高三學生(159)。筆者認為,導致這一現狀的原因可能是高一學生剛剛進入高中,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調整以適應快節奏的高中生活,并且高一還未分文、理科,物理作為一門選修課,地位不及語數外,因此學生物理自主學習水平不太高。進入高二后,學生已經適應了高中生活,并且自主選擇學習物理作為選修課,對自己的學習也有了一定的規劃和把握,因此高二學生的學習動機加強,自主學習水平增高。高三面臨高考,壓力增大,并且由于江蘇高考3+2的模式,物理只需達標即可,因此學生疲于應對必修課程的學習,物理自主學習有所懈怠。
就各二級維度來看,高二與高三年級學生的物理自主學習在內在價值這一維度存在顯著差異。具體表現在高三學生對物理課程的學習興趣降低,筆者認為這應該是由于高三課程壓力太大、內容較枯燥等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