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運瓊
(重慶市巫山縣金坪小學,重慶 巫山 404723)
作為家長,為什么要關注孩子?關注些什么?怎樣關注?也許很多人感覺太大、特抽象,無從下手。其實很簡單,每天就問問自己,問問心,我今天和孩子說話了嗎?
讓我們從身邊的事例來看看吧:
某重高2016年10月16日舉行了軍訓匯報演出,時間定在上午8:00舉行,由于雨太大,于是時間改為下午15:00舉行。中午孩子回家了,母親對女兒說“今天我和你爸爸7點多就趕到學校了,整個學校來的家長不到20人。”“那是他們不重視自己的孩子。”女兒說。“可能是雨大了點吧,所以沒來多少家長。”下午15:00他們按女兒的要求準時到達她指定的地點,欣賞了她們的軍訓匯報演出節目。節目十分精彩,不得不讓人感嘆:青春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放學回到家中,女兒對父母說:“今天你們站在那里,我表演每個節目都非常認真”。女兒上午和下午對父母說的話,說明了父母的關注是對孩子最大的重視,關注是對孩子的理解和支持。孩子知道了家長的關注,會對做事更加用心。
一孩子,小學時,孩子平時的作業完成后,家長給孩子認真檢查,課堂作業也每天關心,發現做錯了的題,就給孩子耐心輔導,從沒有打罵過。當孩子的作業出現叉較多時,就會對孩子說:“看來今天上課沒聽懂嘛,以后可要認真。”假期時間讓孩子自己制定一份學習計劃(什么時候學習、鍛煉、上網、看電視都有明確的時間)。每年六一兒童節和孩子一起選喜歡的節目,陪孩子練節目。演出時為孩子準備服裝,設計頭飾,親手為孩子打扮,為孩子拍照片。所以孩子每次上臺演出都很自信,節目表演受到大家的好評。每年藝術節孩子都有節目演出,成了老百姓眼里的“小明星”。
孩子上初中了,周末才能團聚,孩子會把她一周里無論是學習,還是班上的趣事、糗事,讀到的好文章講述給家人聽。有一次孩子突然對父母說:“人每上升一個學校,多學一點知識,就相當與給自己人生道路上多鋪了一塊磚。”孩子的成熟與遠見讓父母震驚。父母也把從電視上看到的、身邊的事趣事講給孩子聽。大家在一起就是朋友交談。長期陪伴的孩子學習一直不錯。更重要的是孩子擁有良好的習慣。遇到事情和困難善于和父母、老師、同齡人溝通解決。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農民工背井離鄉進城打工。有些農民工把子女扔給了老人監護或寄養他人,于是在我國廣大農村中出現一個新的群體--留守兒童。下面是對某鄉留守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一)學習上缺人輔導。留守學生多發生不完成家庭作業。成績中等偏下和較差的占大多數。尤其值得重視的是,一些留守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形成惡性循環。
(二)親情上缺少溫暖。留守兒童父母不在孩子身邊,缺少應有的關愛。父母在外務工,大部分身心疲憊,與家人聯系較少,骨肉分離,與子女缺乏交流和溝通,親情失落。在調查中,90%以上的留守學生普遍感到父母不在身邊的親情失落和孤獨感。
(三)道德上缺少教育。留守兒童多生長在放任自流、情感缺失的環境中,道德和品格教育得不到正確調教。調查顯示,許多孩子有的脾氣暴躁、沖動易怒。父母外出,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念上的正確引導和幫助。
(四)安全上缺少保障。留守兒童面臨玩耍、勞動、生活中的安全問題,因其監護人不力或無臨時監護人常發生安全事故。
父母是兒童成長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是伴隨孩子的終身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對孩子行為、心理健康、道德觀念與智力發展將起著決定的因素。但在調查中發現,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尤為淡薄。一是父母與留守子女溝通少,缺乏親情上的交流,對孩子的成長漠不關心,放任自流,順其自然發展。二是監護人大多數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是文盲和半文盲,家庭教育意識模糊,大多偏于溺愛,以生活照顧為主,且知識、能力上難以承擔對孩子的道德培養和學習輔導的任務。三是父母對留守兒童只是給予物質上的滿足,孩子吃得飽、穿得暖就行了,缺乏對留守兒童精神上的鼓勵、鞭策與開導。四是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方法不對,父母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老師的事,孩子能否健康成長直接取決于學校和老師,事實上成為孩子學習、身心發展的旁觀者。
(一)加大投入,改善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環境。各級政府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投入要下大力氣,出臺有利于外出打工人員子女受教育的優惠政策。
(二)創新機制,實現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關注的有機統一。對于留守兒童,以家庭為主體,加強學校、社會的正面教育和引導,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學校和社會聯動的運作機制。家庭要承擔起教育孩子的重要責任,給予必要的家庭關愛和親情關懷,家長要與學校和老師經常保持聯系,隨時了解子女的學習和成長情況,并對他們進行及時的引導教育。學校要肩負起教育好留守兒童的責任,并有針對性的開展有利于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的教育和活動,大力開發他們的潛力,激活他們的斗志,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政府要加大對留守兒童關愛的宣傳力度,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保證他們與健全家庭一樣健康成長。
作為家長,我們要擠出時間,多和孩子說說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采用化學里的分子滲透法去帶孩子,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