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青島燕兒島路第一小學,山東 青島266071 )
閱讀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一項重要活動,是人類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和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隨著信息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進步,閱讀能力更顯得十分重要。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沒有學會流利地有理解地閱讀的人,他是不能順利地掌握知識的。”通過閱讀各種資料,我們收集信息,接收知識,提高素養(yǎng)。作為學生各科知識的學習更是離不開閱讀。良好的閱讀習慣、高效的閱讀方法,能使學生受益終身。
科學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是“探究性學習”,十分強調對學生觀察和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但在教學過程中,我逐漸感到,科學教學中僅僅注重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不能有效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科學是知識、過程和方法的統(tǒng)一體,是科學實踐過程和方法的產物。我認為,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和對科學學習資料的整理,是在科學課學習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現在我將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做法與大家分享。
在每學期伊始,我都會帶領同學們全面分析教材,理清本學期主要的學習內容,明確本學期的學習重難點,有計劃地進行科學學習。以五年級上冊科學書為例:本冊教材共由《地球和地表的變化》、《聲音的秘密》、《秋冬星空》、《生活中的材料》、《水循環(huán)》五個單元和《研究學校里的噪聲問題》、《材料與我們的生活》兩個研究與實踐專題組成。我們先將每一單元涉及到的課題進行梳理,做出學習計劃,以小組為單位布置學習任務。研究實踐專題分別屬于第二單元和第四單元的內容,我們提前分組進行調查研究,并在單元學習結束后進行匯總整理,將研究實踐課題隨著科學課程進行學習。同時提醒同學們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關注與課程有關的圖書、電視節(jié)目、報刊雜志等,提前搜集相關資料。意在讓學生們在生活中注意積累科學學習內容,意識到科學無處不在。
在進行每課專項學習時,我會在課前將要查找的問題和資料內容布置給孩子,讓他們進行專項查找,并對自己查閱的資料進行梳理、匯總及再學習。例如:教授《地球內部有什么》時,我課前布置了專項問題資料查閱:1.地球內部有什么?2.地球內部的結構特點,3.地球內部的運動對我們的生活會產生什么影響?在結束課程后,給大家推薦閱讀的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小說《地心歷險記》,并利用中午休息時間給大家放映影片《地心歷險記》,進行補充性學習。例如:在教授《地震》一課時,和學生們一同觀看影片《唐山大地震》,了解地震帶給人們的危害。學習避震小常識時,則結合學校舉行的防震演練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滲透德育教育于教學之中。
在教學《聲音的秘密》和《秋冬星空》單元后,無意中發(fā)現學生們訂的雜志《探索奧秘》正好有關于分貝及赫茲,星空及星座的內容,馬上帶領大家進行補充性學習。在給自己的孩子選擇書籍時,也大多以科普讀物為主,發(fā)現有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書籍及時推薦給學生們。如六年級學習《食用菌》一課時,推薦閱讀的是DK自然珍藏圖鑒叢書——《蘑菇》,在教學《生活中的材料》單元時,推薦閱讀英國作家馬克.米奧多尼克所著的《迷人的材料》。我還鼓勵學生們將自己平日看的書籍和雜志中與學習有關的內容帶到學校里和大家分享,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
對于科學學習之前進行的資料搜集,我采用的是分層式查找相關資料。對于有條件進行手機、電腦查閱資料并可以打印的同學可以選擇打印材料;對于只能查閱不能打印的同學,可以抄寫資料;對于家里沒有條件的同學可以抄寫書上的資料;也可以將自己的課外書籍中與課題有關的內容作為資料……檢查資料時,要求學生們打印的資料有資料夾,手寫的資料有固定的資料本。資料查閱之后,每個同學要對自己查閱的資料進行批注、整理、匯總,找出重點內容。這樣做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習慣,也培養(yǎng)了學生整理搜集資料的習慣。
因為每周只有兩節(jié)科學課,我和學生們沒有完整的共同閱讀時間,我就將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起來進行課外閱讀。比如在午休時,可以拿出自己借閱的或者是感興趣的雜志和書籍進行閱讀;自習課完成作業(yè)之后,也可以拿出書隨時閱讀。不單單對學生要求他們隨時閱讀,我也常常隨身帶著書籍利用休息時間進行閱讀。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喜歡上了閱讀,科學課上學生們拓展的學習內容就越來越多了,因為他們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還想汲取更多的養(yǎng)料。在科學學習中我們不僅僅局限于課本中的知識,還不斷將學習內容進行拓展。如學習《地球內部構造時》,拓展學習《元素周期表》;學習《秋冬季星空》時,拓展學習22個希臘字母和《星空的琴弦》、《彩色全天星圖》;在學習《病毒》和《細菌》時,拓展學習巴氏消毒法、弗萊明發(fā)現青霉素等內容。通過拓展性學習,讓孩子不斷擴充知識儲備。
以上是我在科學教學中的一些做法,也是我在科學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的過程。通過十余年的科學教學,我深刻的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科學,要把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獲得學習能力放在首位,注意改變教學方法,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求知態(tài)度,引導學生發(fā)現、探索、解決問題,注意保護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幫助學生學會學習。這一切,都需要扎扎實實地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