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潤菊
(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白沙鎮白沙幼兒園,云南 麗江674101)
幼兒教育是學生整個教育階段的初始階段,是幼兒成長的關鍵時期,做好幼兒教育至關重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其重心也逐步發生了變化,要求由城市向農村進行延伸。農村的教育水平比較落后,加之經濟落后、信息閉塞,幼兒園管理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都大大限制了農村幼兒教育的發展,致使農村大量的幼兒無法接受到良好的教育,阻礙幼兒的發展。
農村幼兒園的建筑一般是因地制宜而建,有的甚至直接利用空置的、墻有裂縫的農房,這些建筑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對于常在此處活動的幼兒來說甚是危險。園中的娛樂設施比較少,像如滑梯、秋千、蹦蹦床等大型的娛樂設施一般也都比較陳舊,農村幼兒園為節省開支,一般都不會定期維修這些設施,這也是園內的一大安全隱患。
農村的幼兒園教師的工資待遇比較低,這造成教師隊伍具有明顯地不穩定性,并且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不高,這直接影響了幼兒園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除此之外,由于農村幼兒園多年不招聘公辦幼兒教師,其園內幼兒專業的教師崗位出現嚴重空缺,現有的幼兒教師也多為小學教師轉型而來的,這部分教師缺乏專業知識,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法單一、枯燥,且教學傾向于“小學化”。加之幼兒園的教師及代課教師的流動性比較大,其參與培訓、學習專業知識的機會少,缺乏一定的專業指導,其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及素質都相對較低,且教師年齡偏大,工作積極性不高,對教師職業的認同感較低,導致農村幼兒園的幼兒得不到好的教育,幼兒學習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農村多數的幼兒園的教育水平普遍偏低,許多幼兒教師依舊采用枯燥、乏味的“滿堂灌”“一言堂”等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沒有新鮮感,且蒼白空洞,無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教學中孩子們的注意力不集中,教師和孩子得不到有效地互動交流,教師占據課堂主位,孩子們只能跟著教師的思想走,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學前教育是一項重要的教育事業,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亦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尤其是廣大農村的學前教育,更是需要有關部門進行關注。政府對農村學前教育的投入資金力度不夠直接導致了當前農村幼兒園教育面臨的困境,一方面,政府可將農村學前教育納入到教育建設中來,加大對其的投入資金力度。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多元化的農村學前教育的經費籌措渠道,以保證農村學前教育的正常運轉。這樣可以保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借助資金建設幼兒園場地,保證生均面積最起碼達到國家的最低標準13平方米。其二,建立健全幼兒活動室、室外游戲場地、體育活動場地等,擴大幼兒的活動空間。其三,配備多媒體、電腦、攝像機等的現代化教學設施,設置專門的圖書資料室,并建設幼兒園的娛樂設施,定期維修,保證其質量,減少安全隱患。其四,保證教師的工資按月發放,提高農村學前教師的待遇,為農村幼兒園留住人才,完善師資力量。
作為農村學前教育的教師,要跟得上時代,及時更新教育理念,樹立以生為主的教育觀,在教學中善于結合孩子們的興趣愛好進行教學,改革教學方法,摒棄傳統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孩子們的主動性,讓其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跟教師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提高教師教學的效率。筆者為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多采用游戲教學、多媒體教學、情境教學等方式活躍課堂,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有利于筆者培養孩子們的優良品質。
在學前教育中,其教學內容多以教授幼兒拼音、算術為主,這些內容對于幼兒來說還太難,也無法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中,幼兒教師應依據孩子們的心理特征、發展水平以及興趣愛好等,結合相應的教學手段來充實教學內容,以開闊農村幼兒的視野,豐富幼兒的學習生活,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愛上幼兒園生活。
以上是我的粗鄙建議,望廣大教育工作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