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明
[摘要] 目的 探析不同手術方式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的臨床效果。 方法 方便選取該院在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收治的81例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患者,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40例采取胃大部切除手術,治療組41例采取穿孔修補術,比較兩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后潰瘍復發率及并發癥情況等。 結果 治療組手術時間(38.4±8.4)min、住院時間(7.3±2.1)d與對照組(100.4±10.5)min、(13.2±3.4)d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683,5.226,P<0.05);治療組復發率2.44%(1/41)、并發癥發生率9.76%與對照組復發率25.00%(10/40)、并發癥發生率37.5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82,5.546,P<0.05)。結論 對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患者采取穿孔修補術,操作簡單,可減少手術耗時,縮短住院時間,安全性好,并發癥及復發率低,可作為首選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穿孔修補術;胃大部切除術;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6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8)07(c)-0040-03
Analysis of Effects of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for Acute Perforation of Gastroduodenal Ulcer
WANG Jian-ming
Department of Surgery, Tongzhou District Hospital of Nantong,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 226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for acute perforation of gastroduodenal ulcer. Methods 81 patients with acute perforation of gastroduodenal ulcer who were convenient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2 and December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subtotal gastrectom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41 cases underwent perforation repair. The operation time, length of stay, postoperative ulcer recurrence rate,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time was (38.4±8.4) minut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7.3±2.1) days in the hospital stay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00.4±10.5) minutes and (13.2±3.4) days, (t=4.683, 5.226, P<0.05); Treatment group of recurrence rate 2.44%(1/41), complication rate of 9.76%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urrence rate25.00%(10/40), complication rate was 37.50%,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χ2=5.382, 5.546,P<0.05). Conclusion Perforation repair was performed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erforation of gastroduodenal ulcer.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operation time can be reduced, hospitalization time can be shortened, safety is good, and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rate are low. It can be used as the preferred method and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Perforation repair; Subtotal gastrectomy; Gastroduodenal ulcer; Acute perforation; Clinical effect
在臨床上,胃十二指腸潰瘍十分常見,為消化科常見的多發性疾病,急性穿孔為潰瘍病的嚴重并發癥,它的發生主要是活動期間逐漸由黏膜層向肌層侵蝕,引起患者漿膜穿透,從而發生穿孔,該疾病起病急,病情發展快速,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診斷與治療,會導致患者發生中毒性休克及彌漫性腹膜炎等嚴重后果,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1-3]。臨床治療中,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病情發展程度,合理選擇手術方式進行治療,以良好的控制病情發展,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為進一步探討對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患者采取穿孔修補術及胃大部分切除術治療的效果,該文將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收治的81例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81例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患者,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40例采取胃大部切除手術,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28~70歲,平均(49.3±6.7)歲,發病時間1~11 h,平均(6.4±2.1)h,穿孔部位:幽門前部2例,胃體部6例,胃竇部12例,十二指腸球部20例;治療組41例采取穿孔修補術,其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齡29~71歲,平均(50.5±6.6)歲,發病時間1~10 h,平均(6.0±2.2)h,穿孔部位:幽門前部3例,胃體部5例,胃竇部12例,十二指腸球部21例;兩組在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開腹胃大部切除手術。麻醉方式選擇硬脊膜外腔麻醉,切口選在患者右上腹直肌進行,然后進入腹腔,探查患者胃十二指腸穿孔的部位,并將患者潰瘍灶周圍食物及腹腔內的滲液清除干凈,再將包括潰瘍在內的十二指腸近端進行切斷,常規切除胃遠端75%,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畢II式胃空腸吻合,或者畢I式胃十二指腸吻合術。手術完成后沖洗腹腔,放引流管。如果發現腫瘤,根據患者的情況許可進行根治手術。
1.2.2 治療組 采取開腹穿孔修補術。麻醉方式選擇硬脊膜外腔麻醉,切口選在患者右上腹直肌進行,然后進入腹腔,探查患者胃十二指腸穿孔的部位,并將患者潰瘍灶周圍食物及腹腔內的滲液清除干凈,對于胃壁的穿孔灶采取不吸收絲線進行簡短橫向縫合,并使用大網膜將創口進行覆蓋,注意在網膜固定線打結時,不要太緊,以免發生壞死,最后,沖洗腹腔(以生理鹽水及甲硝唑溶液進行沖洗),關腹,并放置引流管。術后對患者進行規范化治療,如給予患者抑酸、根除HP感染藥物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經不同手術方式治療的手術耗時及住院時間,隨訪統計患者復發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包括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腹腔膿腫、傾倒綜合征、營養不良、反流性胃炎。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治療組手術時間(38.4±8.4)min、住院時間(7.3±2.1)d與對照組(100.4±10.5)min、(13.2±3.4)d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683,5.226,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復發率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治療組復發率2.44%(1/41)、并發癥發生率9.76%與對照組復發率25.00%(10/40)、并發癥發生率37.5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82,5.546,P<0.05)。見表2。
3 討論
目前,胃十二指腸潰瘍的患病率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好發人群為40~50歲的中年患者,男性居多[4]。急性穿孔為其嚴重并發癥,發生穿孔前,患者潰瘍癥狀會逐漸加重,發生穿孔后,食物、膽汁胰液等會流入腹腔,出現腹膜刺激征及腹痛的情況,因此,臨床結合X線檢查及腹腔穿刺,確診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十分容易[5]。相關研究顯示[6],對于情況穩定,且為單純穿孔的患者,可采取保守療法,密切觀察病變發展,如果沒有好轉可轉為手術,不過這種情況可能會提高并發癥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對治療病情形成延誤。因此,需要慎重選擇保守治療[7]。目前,手術治療急性穿孔成功率比較高,如果病情確診,及時采取手術是可行的,術中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手術方式,再結合術后藥物治療,患者一般預后良好[8]。常見的手術方式包括穿孔修補術和胃大部分切除術等,穿孔修補術對患者創傷比較小,手術耗時少,且死亡率低,加之,術后結合藥物治療,大大降低了復發率,患者預后好[9]。而胃大部分切除術可直接切除潰瘍好發部位,達到根治的目的,一般用于病程久,年齡比較大且疑似具有惡變的患者,手術時間長,尤其是對于胃潰瘍急性穿孔的患者,如果患者沒有手術禁忌,多采取胃大部分切除。不過對患者創傷比較大,術后并發癥多,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0]。該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手術時間(38.4±8.4)min、住院時間(7.3±2.1)d與對照組(100.4±10.5)min、(13.2±3.4)d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肖本萍等人[11]的研究中,采取單純穿孔修補術組的患者,手術耗時為(37.4±9.4)min,住院時間為(7.0±2.4)d,顯著短于對照組的結果一致,說明,穿孔修補術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操作簡單,可縮短手術時間,縮短住院時間,促進患者恢復。在并發癥方面,治療組復發率2.44%、并發癥發生率9.76%與對照組復發率25.00%、并發癥發生率37.5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顧洪義等人[12]的研究中,穿孔修補術組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0.0%,顯著低于胃大部分切除術患者,復發率為3.3%,顯著低于胃大部分切除術患者的結果一致,說明,穿孔修補術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效果顯著,安全性好,且復發率低。
綜上所述,對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患者采取穿孔修補術,操作簡單,安全性好,可作為首選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樊東升.不同外科手術方式聯合藥物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的療效比較[J].北方藥學,2018,15(1):18-19.
[2] 吳大春.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應用不同手術方式治療的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29):87-88.
[3] 劉雪峰.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的手術治療方式及應用效果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65):12707,12709.
[4] 劉波.24例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的治療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3):66,70.
[5] 蘇炳衛.用兩種不同的手術方式治療良性急性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的效果對比[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23):202-203.
[6] 范樹幫,吳紹飛.不同手術方式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刊,2013,48(6):76-77.
[7] 丁玨.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行不同手術治療的臨床價值分析[J].吉林醫學,2013,34(12):2249-2251.
[8] 王時清.兩種不同手術方式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的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3,19(3):356-358,361.
[9] 鄭德友,周景慧,馬小蓮,等.兩種不同手術方式治療良性急性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療效觀察[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4):1638-1639.
[10] 鄭少孟.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不同手術方式的遠期療效比較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3):62-63.
[11] 肖本萍,雷雄,榮軍.不同手術方式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療,2012,31(13):61.
[12] 顧洪義,白云生.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不同手術方式的遠期療效比較[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9):91-92.
(收稿日期:2018-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