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錫洲
[摘要] 目的 探討多層螺旋CT在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方便選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該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50例)對照組(50例),對照組采取胸部X射線進行檢查,觀察組采取多層螺旋CT檢查,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檢查準確率。 結果 觀察組檢查準確率為96.00%,對照組檢查準確率為6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2.000 0,P<0.05)。采用多層螺旋CT對周圍型肺癌、中央型肺癌的誤診率分別為6.45%、5.26%要明顯低于胸部X射線檢查,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周圍型=4.705,P<0.05;χ2中央型=4.011,P<0.05)。 結論 多層螺旋CT在肺癌檢查中準確率高,可為臨床醫生早期診斷提供更有價值的參照數據,有利于患者及時治療,應在臨床中推廣。
[關鍵詞] 多層螺旋CT;胸部X射線;應用價值;準確率
[中圖分類號] R730.44;R73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8)07(c)-0182-03
Multi-slice Spiral CT in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LIN Xi-zhou
Department of Imaging,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City Shanwei, Shanwei, Guangdong Province, 516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100 lung cancer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7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examined with chest X-ray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ok multilayer spirals. CT examination,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accuracy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accuracy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00%, and the accuracy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64.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32.000 0, P<0.05). The rate of misdiagnosis of peripheral lung cancer and central lung cancer with multi-slice spiral CT was 6.45% and 5.26% respectively,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hest X-ray examina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peripheral type = 4.705, P<0.05,χ2 central type = 4.011, P<0.05). Conclusion The accuracy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in the examination of lung cancer is high, which can provide more valuable reference data for early diagnosis of clinicians. It is beneficial to timely treatment of patients and should be promot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Multi-slice spiral CT; Chest X-ray; Application value; Accuracy
肺癌是危害人類生命常見腫瘤之一[1],治療難度大,且治療不及時,病情惡化快,有著極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特別是工業發展迅速國家,肺癌患病率逐年上漲,而手術治療已不能成功治療該疾病。早期診斷及預后治療對患者后期生活質量有著重要影響,由于早期肺癌無明顯的臨床癥狀、生化指標不明確,很難明確診斷,因而,準確有效的診斷方式顯得尤為重要。多層螺旋CT是目前在臨床上常用的一種診斷方法,可明確診斷肺癌等疾病,對于早期預防和治療有重要意義。該文通過對該院于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采取不同診斷措施發現,多層螺旋CT在肺癌診斷中準確率極高,效果理想,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該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癌診斷標準。所選病例均通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采取隨機分組方式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患者各50例,對照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32~81歲,平均年齡(56.5±9.4)歲,病程2~11個月,平均病程(6.5±0.7)個月,其中15例患者出現干咳情況,17例患者出現發熱情況,11例患者出現胸痛胸悶情況;觀察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31~84歲,平均年齡(57.5±8.5)歲,病程2~13個月,平均病程(7.1±0.8)個月,其中14例患者出現干咳情況,19例患者出現發熱情況,10例患者出現胸痛胸悶情況;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病情表現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胸部X射線進行檢查,檢查儀器采用島津600MAX線檢查,線片拍攝期間患者保持正側位,前后胸部位置均需進行拍攝。觀察組患者采取多層螺旋CT,檢查儀器采用由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的64排螺旋CT,檢查過程中電流應控制在25 mA,層厚應控制在7.5 mm[2],電壓應控制在120 kV,根據患者情況采取低劑量對患者進行掃描,如掃描過程中,發現患者肺部位置有結節情況,應將電流、電壓及層厚分別調至220 mA、120 kV、5 mm[3],對患者掃描過后將掃描圖像上傳至ADW4.2工作站中,再采取容積重建、曲面重建、多平面重建等技術對掃描圖像進行處理,最終整合成二維及三維仿真圖像,以便臨床醫生診斷。
1.3 診斷標準
胸部X線片診斷標準[4]:①顆粒征:患者病灶位置出現結節、橢圓、圓形等情況,病灶出現鈣化情況,呈低密度。②毛刺征:患者病灶周圍陰影呈放射狀,周圍出現又細又短毛刺影,且邊緣模糊、不平滑。③分葉征:患者病灶周圍出現眾多小結節,且陰影周圍邊界表現不規則,邊緣表現呈毛糙狀或模糊狀。
多層螺旋CT診斷標準[5],管壁變厚并逐漸朝狹窄方向發展,管腔中出現結節情況,如患者管腔或管壁中出現腫塊,出現類似磨砂玻璃結節,則可判定為肺癌早期,如患者管腔或管壁中出現腫塊,且出現杯口形、鼠尾形、錐形等截斷情況,可判定為肺癌中晚期。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該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檢查準確率對比
觀察組檢查準確率為96.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檢查對周圍型肺癌、中央型肺癌的誤診情況比較
采用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患者50例,其中診斷為周圍型肺癌31例,其中誤診2例,誤診率為6.45%;診斷為中央型肺癌19例,其中誤診1例,誤診率為5.26%。采用胸部X射線檢查50例,其中診斷為周圍型肺癌21例,其中誤診6例,誤診率為28.57%,診斷為中央型肺癌29例,其中誤診4例,誤診率為13.79%。由此可知,采用多層螺旋CT對周圍型肺癌、中央型肺癌的誤診率要明顯低于胸部X射線檢查,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周圍型=4.705,P<0.05;χ2中央型=4.011,P<0.05)。
3 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各類污染氣排放量逐年增加,城市空氣污染日益嚴重,人類因空氣污染引發各類疾病,特別是肺部疾病患病率逐年上漲。肺癌是常見的肺部疾病,患病者早期病情表現不明顯,一旦發展成中晚期,治愈率極低。據相關資料表明[6],全球每年肺癌患者數多達1 200 000例,其中70%患者被診斷為中晚期,而中國肺癌患病率居于世界榜首,肺癌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安全主要疾病之一。引發肺癌疾病因素較多,吸煙、煤氣、大氣污染、長期接觸放射線或自身患有慢性疾病人群均能引發肺癌,男性患病機率明顯大于女性,城市患病機率顯著高于農村[7],其臨床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情況嚴重者痰中帶血,并伴隨著長期胸痛、胸悶、發熱等情況[8]。一般情況下,肺癌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其治療機率越大,因而,準確有效的診斷方式在臨床治療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以往傳統診斷中主要采用X線、支氣管鏡、細胞學、剖胸探查、ECT骨顯像等方式進行檢查,但傳統的檢查方式仍存在著許多弊端,如操作不便、具有一定的創傷性、檢查準確率不高等,后期漏診、誤診機率大。隨著現代影像技術不斷發展,多層螺旋CT逐步應用于臨床檢查中,在檢查過程中,通過對患者肺部掃描,獲得患者全肺CT圖像,臨床醫生可清楚地判斷患者支氣管管壁厚度及直徑;另外,多層螺旋CT可通過各種重建技術獲得二維或三維圖像仿真圖像,能更清晰直觀地顯示患者肺部支氣管樹和周圍器官情況[9],加之,操作方便、快捷、無創,更有利于肺癌早期診治。
該文通過對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間該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采取不同診斷措施發現,患者CT圖像均存在支氣管逐漸變窄,管壁不斷增厚,逐漸呈閉塞趨勢發展,管腔中存在腫塊,黏液明顯多于常人,出現栓塞情況,肺部邊緣毛糙、模糊,出現圓形、橢圓形低密度鈣化情況。該次研究中,采取多層螺旋CT檢查準確率達到96.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4.00%(P<0.05),與孟善進等[10]在相關研究中得出,采用多層螺旋CT檢查準確率為98.02%相一致,表明多層螺旋CT診斷肺癌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早期肺癌患者在采取多層螺旋CT診斷,可有效提升準確率,讓患者及時得到治療,有效提升肺癌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存率。
[參考文獻]
[1] 唐威,吳寧,黃遙,等.4690例無癥狀健康體檢者低劑量CT早期肺癌篩查研究[J].中華腫瘤雜志,2014,36(7):549-554.
[2] 張春芳,曾強,王維民,等.體檢人群肺癌篩查低劑量螺旋CT檢出率與成本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5,22(4):247-251.
[3] 楊開顏,高帥,蔣濤,等.不典型肺結節病的CT表現誤診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20):2528-2531.
[4] 徐力平,尚丹,陳小玉,等.模糊神經網絡在肺癌CT診斷中的應用[J].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18(2):191-194.
[5] 肖時滿,張玉,強金偉,等.超高分辨率CT(UHRCT)鑒別肺原位腺癌(AIS)與微浸潤腺癌(MIA)[J].復旦學報:醫學版,2014,41(3):285-290.
[6] 田揚,趙衛,胡繼紅,等.結節或腫塊型不典型肺結核的CT 表現及誤診原因分析[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4,16(8):1298-1301.
[7] 馬雋,張雪薇,張逸遠,等.能譜CT在不同病理分型的老年肺癌與其轉移淋巴結同源性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18):4574-4575.
[8] 張玲紅,呂冬亮,祝瑩,等.多層螺旋CT 多平面重建在周圍型小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4,24(8):1403-1405.
[9] 吳儀儀,張建,左長京,等.PET/CT與增強CT對肺癌淋巴結診斷及分期的比較[J].臨床肺科雜志,2014,32(10):1846-1848.
[10] 孟善進.低劑量CT在篩查及鑒別疑似肺癌患者中的應用[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14(6):181-185.
(收稿日期:2018-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