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江
【摘 要】目的:對老年患者通過微創拔牙進行治療,對患者所獲得的空腔健康生存質量的作用效果進行研究。方法:對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這一期間內收治的患者隨機抽取出54例患者,把他們當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標,根據患者的例數將小組進行劃分,分為觀察組(n=27)和對照組(n=27)。觀察組患者通過微創拔牙,對照組患者通過常規方法進行治療,通過口腔健康影響程度量表( OHIP-14)對兩組患者的口腔健康生存質量狀況進行評價,得分情況與口腔健康生存質量狀況呈負相關性,通過量表對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1周時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結果:觀察組患者根據口腔健康影響程度量表獲得的各方面的評分情況均顯著優良與對照組,并且在各方面的治療效果也顯著優質與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患者通過微創拔牙方法將殘根殘冠進行拔除,效果顯著,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以及應用。
【關鍵詞】微創拔牙;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生存質量;影響效果
【中圖分類號】R78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1
隨著時代在不斷發展,社會經濟在不斷提高,我國老齡化的速度也在逐年攀升,所以,各種老年性疾病的發病率也在不斷提高,比如: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等。老年人口腔內存在殘根殘冠情況是較為常見的,且病情復雜,患者的牙體的脆性較大,且容易和周圍組織發生粘連,所以想要常規拔除的難度較大。通過大量臨床時間表明,微創拔牙術與傳統的拔牙相比,具有大量的優勢,手術時間短、手術效果好等,已經逐漸代替了傳統拔牙,成為老年人最佳的拔牙方案。臨床上通過口腔健康影響程度量表(OHIP-14)對手術效果進行客觀評價[1]。本次研究,筆者就對老年患者通過微創拔牙進行治療,現將治療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這一期間內收治的患者隨機抽取出54例患者,把他們當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標,根據患者的例數將小組進行劃分,分為觀察組(n=27)和對照組(n=27)。觀察組中男性有14例,女性有13例,平均年齡為(71.3±2.1)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12例,平均年齡為(70.4±2.6)歲。所有患者均同意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標,并且在同意書上署名,此次研究并得到了我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然后才開始進行研究,所有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將患者的全身狀況進行詳細的了解,經過各個相關科室的治療,對血壓血糖進行控制,等到沒有明顯禁忌證時,在入我科進行治療。術前,將患者的血糖、血壓水平、心電圖、血常規、凝血情況以及傳染病四項等情況進行常規檢測,患者簽署手術同意書,在術前的半個小時時,將消炎藥進行服用,防止出現感染。通過微創拔牙,進行常規消毒鋪巾之后,將阿替卡因腎上腺素注射液作為麻醉藥物,用其進行阻滯麻醉,麻醉完成之后,利用骨膜分離器將殘根殘冠的附近的牙齦組織進行分離,直接將微創拔牙刀插到單科牙周間隙,將牙周韌帶切斷,并將牙槽骨進行壓縮,等到牙根發生松動之后,使用牙鉗將其拔除;如果是兩顆以上的牙,可以利用45°仰角沖擊式氣動手機分根,然后將其進行分別拔除。將拔牙窩進行騷刮,將甲硝唑棒和明膠海綿置入其中。手術結束,觀察一小時后離開[2]。
1.3 觀察指標 通過口腔健康影響程度量表(OHIP-14)對兩組患者的口腔健康生存質量狀況以及經過治療后的1周時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處理 利用統計軟件SPSS19.0對數據進行分析,以"卡方S"的形式表示測量數據,然后通過T值對其進行測試,并用表格號表示計數數據。通過來檢驗,將P<0.05的情況當成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口腔健康生存質量評分以及治療效果要遠遠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與表2。
3 討論
如今,我國老齡化速度正在逐年增長,年齡逐漸增長,機體中的各種功能就會逐漸下降,全身性疾病以及口腔健康疾病就會大量發作。殘根殘冠長時間停留在患者的口中,很大可能引發根尖周炎、產生間隙感染、出現冠周炎以及產生頜骨骨髓炎等疾病,還會對患者的咀嚼以及發音情況造成困擾,極大的影響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老年人對創傷性治療的耐受性較差,所以,手術的創口小才是手術中應該注意到的問題。微創拔牙是我國近些年來,迅速發展的一種新型拔牙方法,微創手術的優點有許多,包括拔牙操作溫柔,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還可以對患者的緊張情緒進行消除,提高治療效果[3]。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通過微創拔牙,生理性疼痛的患者例數顯著減少,說明微創拔牙能夠具有痛苦小,恢復快的功能,功能限制、生理障礙、心理障礙以及社會障礙情況也顯著優良與對照組,說明微創拔牙的創口較小,有利于義齒的修復,通過微創拔牙,治療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通過微創拔牙,老年患者可以獲得顯著的治療效果,對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有提高作用,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以及應用。
參考文獻
張睿,張玲閣,李喜紅,等.微創拔牙對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生存質量的影響[J].口腔醫學,2017,37(3):223-226.
王星,葉艷,鮑文賀,等.口腔治療對老年人的生存質量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醫學與社會,2015(B05):231-231.
陳瑾.口腔治療對老年人生存質量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