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正華
摘 要:設計是人類伴隨活動發展應運而生的行為。影響設計的主要因素來自于人類的生產勞動過程中的需求以及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的需求,與各民族文化、審美追求、戰爭、商業經濟、科技進步等方面關系密切。本文以大衛·瑞茲曼所著的《現代設計史》與為范本,淺談影響現代設計史的主要因素。
關鍵詞:設計發展 影響因素 《現代設計史》
本文主要討論的是18至20世紀影響現代設計趨勢的主要因素,在這時期人類在工業科技發展領域取得了重大進步,新能源、新技術的應用使得生產力提高,社會結構和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市場經濟和商業競爭愈發激烈,也為藝術設計生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除此外,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也使得此前影響人們審美的元素被重新洗牌,戰后渴望新生活的人們需要新的設計風格出現。
一、一戰前的設計
1.18世紀的設計
17世紀末至18世紀,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處于封建制度下,當時的手工業生產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君權的影響,設計被視為皇室樹立君權威嚴的手段。因此在這一階段,至高無上的君權是影響設計的因素之一。
2.工業革命初期的設計
18世紀中葉,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工業化批量生產使得工人、農民及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都成為了設計的服務對象。設計發展至工業行業,科技是在這一時期影響設計的主要因素,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新材料的生產運用,設計形式與設計理念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3.工藝美術運動
18世紀后期至19世紀初期,科技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負面影響。批量化產品在增加產量的同時并沒有保持手工制造時期的精美,部分藝術家對工業產品的厭惡在1851年倫敦世界博覽會爆發,促成了工藝美術運動的誕生。工藝美術運動反對機械化生產,反對手工藝人僅為權貴服務,提倡藝術與技術相結合并服務于大眾,反對華而不實的繁瑣裝飾,提倡哥特式等簡單樸實的中世紀風格。
4.新藝術運動
受到工藝美術運動的感召,最初于法國興起了新藝術運動,這一內容覆蓋廣泛的形式主義運動達到頂峰時影響至大部分歐洲及美國的多個領域。普法戰爭后歐洲經濟、政治都趨于穩定,新成立的國家迫切需要一種全新的藝術變現形式以在國際上站穩腳跟。
值得一提的是,新藝術運動的影響蔓延至英國時,由查爾斯·倫尼·麥金托什為首的“格拉斯哥”四人組摒棄了運動中普遍使用的曲線,改而使用哥特式簡練、垂直的線條與簡單的幾何造型,這使得新藝術運動在英國被稱為“格拉斯哥”風格。這也成為了之后裝飾藝術風格與現代主義風格的分岔路口。
二、兩戰間的設計
1.裝飾藝術運動
一戰結束后,大工業迅速發展、商業日益繁榮,歐美國家的工業設計逐漸走向成熟。以法國為首的各國設計師意識到科學技術的運用已是不可回避的趨勢,不再抗拒機械生產與新材料的運用,在這一時期影響設計的主要是社會影響與藝術形式影響因素。藝術家們意識到設計應扎根傳統并迎合未來發展,因此結合了幾方面形成因素:對古埃及裝飾風格中的幾何圖形、明艷色彩的借鑒;源自非洲、南美洲地區原始藝術質樸、夸張等特點的影響;來自芭蕾舞等舞臺藝術中強烈節奏感、韻律感極富感染力的影響;汽車樣式等帶有未來工業設計的速度感和時代感。
2.德意志制造同盟
德國資本主義在普法戰爭后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借著技術和經濟的進步設計也得到了重視。1907年部分設計師于慕尼黑組建了德意志制造同盟,是德國第一個設計組織。德意志制造同盟提倡將工業與手工業結合,對歐洲乃至全世界工業設計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3.現代主義設計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工業科技技術高速發展、新設備新材料不斷被發明,給社會結構與生活帶來巨大沖擊。設計師們面臨如何使用新技術、新觀念解決新領域的問題,以及如何使設計真正為大眾服務。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羅、彼得·貝倫斯等大批設計師通過強調創新設計、強調以工業技術為支持、強調實踐性、主張標準下的批量化等手段推動了現代主義風格的發展,并由此影響了這一時期設計行業的走向。
4.包豪斯設計學院
一戰后,德國為國家重建而大力發展工業,工業設計因此被重視。1919年,包豪斯的創始人格羅皮厄斯在現代主義設計風格的影響下發表了包豪斯宣言、包豪斯教育方針等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思想。它強調集體合作工作方式為企業工作奠定了基礎,強調標準化,建立系統的設計教育體系并將教育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強調實踐性等手段對往后設計、乃至今天的設計都具有重要影響。
二、二戰后的設計
1.市場經濟
20世紀20年代,各國產品通過博覽會等方式進入美國并出現在美國市場,美國的零售商逐漸意識到在種類繁多的消費產品中,支持當代消費品的設計對商業方面的利益。這一時期的設計是主要由博物館展覽、大型百貨公司及摩天大樓設計和室內陳設推廣的,百貨商場、連鎖店管理人員著重于觀察消費者的消費喜好,有針對性的根據顧客喜好售賣商品。這是萌芽階段的以消費者驅動的大眾市場。市場左右設計的模式在二戰后迅速影響至歐洲,并在此后長久的影響著設計的發展。
2.國際主義風格
二戰時期,許多歐洲現代主義大師前往美國?,F代主義風格與美國獨特的市場經濟相融合,形成了新的設計風格。促成國際主義風格形成的因素包括當時政治、經濟等社會影響因素和現代主義風格的藝術形式影響因素。國際主義風格從以為大眾服務、著重于解決社會問題的設計目的轉而成為市場指向明確、以市場為準繩結合新材料的積極運用的設計形式。
3.設計風格多元化發展
國際主義風格后趨于多元化發展,工業技術在這一時期已經逐漸成熟,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設計再次迎來革命性改變。通過電腦技術使得傳統的手工作業技巧被替代,新的設計領域迅速發展。各地區民族將科技與地域文化相結合,發展出了各有特點的設計風格,人體工程學在現代科技飛速發展中真正形成。
三、結語
縱觀歷史,設計風格猶如一本史書,它被不同時代的社會、技術、藝術形式打下烙印,穿越時間將這些歷史的印記帶到我們身邊。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如何做好衡量形式與功能的尺度,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希望我們能將代表當下的一筆更好的繪入設計,記錄我們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