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寧鄉市巷子口鎮大園小學 夏翠紅
很多人都認為數學是一門枯燥的學科,學習的都是一些比較抽象的內容,不好學習也不好理解,難以掌握。對于主課只有語、數、英三門課程的小學生來說,數學就像一座立在眼前的大山,部分同學思維敏捷,能夠輕松逾越,但是很大一部分同學需要一刻不停地前進,才能登頂、翻越數學的大山,有的甚至根本無法到達。那么,如何才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數學作業的熱情呢?這就需要把數學作業設計得形式多樣,精彩、有趣味,能充分調動學生認真完成數學作業的興趣。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生的個人能力很大程度上是靠成績來體現的,然而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不僅需要學生在課上認真聽講,還需要學生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可見,作業就是老師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有效方式之一。作業是教師每天都要布置的任務,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每天回家,掏出作業本寫完作業,其實也不管有沒有做好、做對,只要把作業完成了,那么一天的任務也就結束了,教師不會批評,家長不會教訓,真是皆大歡喜。
作業形式單一是影響作業精彩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教師在教學時,對學生的因材施教很是重視,但是在作業方面,卻又總是針對全班同學布置一樣的作業內容,這樣不僅會影響不同層次的學生對作業的態度,還對導致學生失去很多有意義的時間。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教師在對學生布置作業時,也要適當“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學習層次來對學生布置作業,這樣才能在提高學生數學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其他的興趣愛好。
很多家長都有“作業留得越多,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這種錯誤的觀念,在家里強制對學生實施題海戰術,然而這種方式不但會導致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越來越低,還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培養,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有較大的不利影響。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家長會或家訪的形式,說服家長改變這種教育觀念,這樣才能使學生合理做作業,同時,提高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作業作為教學流程的重要環節和教學任務的拓展延伸,是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有效方式。根據平時的教學經驗 ,我認為可以設計以下類型作業,使作業變得精彩:
在小學階段,數學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事實上,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也能直接體現學生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其實很多小學生都具有探索心理,對于新奇的事物有好奇心,實踐型作業強調學生嘗試、親歷、實踐,教師可以改變作業方式,讓學生樂意去完成。如一年級認識人民幣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去超市調查自己所需的學習用品的價錢分別是多少。三年級下冊學習了時間單位和長度單位后,可以布置學生這樣的作業:早上6( )30( ),我從2( )長的床上起來,用3( )穿好衣服,3( )洗臉刷牙,吃完早餐用去15( ),我家距學校500( ) ,大概要走15( ),( )時( )分,我坐在教室里開始認真讀書。數學本來就是從生活中來的,數學的最終目的也是改變人們的生活,學習數學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教師要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樂趣,把數學與生活融合在一起,讓學生更快樂地做作業。
在小學階段,數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作為老師,我們在教學學生知識技能的同時,也應注重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這樣不僅能增強學生的探索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對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特征這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平行四邊形來增強他們對平行四邊形的理解,這樣他們就會慢慢發現平行四邊形有容易變形、對邊對角相等的特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動手操作,學生會更加理解理論知識所蘊含的意義。
口頭型作業是小學常見的作業形式之一。所謂口頭型作業,實際上就是對學生數學知識的當面考查。如學了乘法口訣后,可以家長孩子互相背誦,也可以學生與學生互相背誦,這樣,學生就能很快熟記乘法口訣,樂在其中。
隨著教育的改革和新課標的深入推進,數學作業的形式也較之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更符合素質教育的目標和學生的發展。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們也應秉承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在設計數學作業時以幫助學生鞏固數學知識和培養學生的發展能力為目標,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為數學課堂注入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