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露
摘要:近年來,校園欺凌事件頻發,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及人格發展。校園欺凌事件的表現形式、發生原因,如何預防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是本文著重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校園欺凌;成因;預防
中圖分類號:G71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29-0155-03
校園欺凌問題是世界性的難題。2017年1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了全球校園欺凌現狀最新報告,報告顯示,全世界每年有將近2.46億兒童和青少年因體貌特征、性別與性取向、種族與文化差異等遭受欺凌。我國也不例外。尤其是隨著手機和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校園欺凌事件進入了大家的視線。校園欺凌幾乎是每一個人都無法回避的問題。
一、校園欺凌的概念和具體表現
界定校園欺凌的概念需要與同學間的小摩擦、小糾紛加以區分,否則會出現矯枉過正。校園是個小社會,同學間的小摩擦小糾紛在所難免。校內同學間的糾紛往往具有偶發性,即使發生爭吵甚至小打小鬧,也屬于一過性的矛盾。在同學的勸說和老師的引導下,大多會得到妥善解決。而校園欺凌則是將同學間的雞毛蒜皮演變成校園暴力甚至蓄意勒索,造成的傷害往往令人無法承受。2017年12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門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首次明確了學生欺凌的界定?!吨卫矸桨浮分赋?,中小學生欺凌是指發生在校園(包括中小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內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有上述界定可以看出,這種惡意的、帶有欺辱性的,甚至是與金錢掛鉤的惡性欺凌,已經遠遠超出同學“矛盾”的范疇,造成的后果十分嚴重。在北京中關村二小校園欺凌事件中,孩子長期遭到同班兩名同學的霸凌,被兩人用廁所垃圾筐扣頭。事發后,孩子出現失眠、易怒、恐懼上學等癥狀,經診斷為急性應激反應。重慶女生太邋遢被5同學圍毆打成十級傷殘。2018年4月14日新蔡13歲少年遭遇校園欺凌,在東湖公園跳河身亡。上述沉痛的教訓,反映出校園欺凌足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及人格發展。多數被欺凌的同學出現恐懼、消沉抑郁、創傷后遺癥、憂慮,必須引起重視。
校園欺凌的具體表現有以下幾種。一是侮辱取樂型。比如對身體有缺陷的孩子起惡意的外號,如獨眼龍、武大郎。對有女孩氣質的男孩子叫娘炮、二刈子、寡婦。二是索要財物型。今年4月17日,一條3分12秒的視頻在保定網友微信群中傳播。視頻中,一名年紀大概十三四歲的男孩被數名年齡相仿的少年圍堵在角落處掌摑和踢踹,起因是男孩被對方索要走10元,因想取回而惹怒對方。男孩多次求饒并表示愿意再交出10元時,換來的卻是對方持續的圍毆。三是瑣事引發型。2018年1月一條湖北嘉魚縣女中學生遭同學輪流掌摑的視頻在網絡傳播。在時長1分07秒的網絡視頻中,一名女生站在室外,不敢動彈,先后被4名女生輪流掌摑。嘉魚縣教育局發布的《關于南嘉中學校園欺凌事件調查及處理情況的通報》認定的情況是,該校七年級學生XX因同學之間糾葛,為報復本班女生XXX,于1月10日下午放學后,邀約本年級其他幾名女生,將XXX帶到女生公寓架空層進行毆打。
二、發生校園欺凌的原因分析
針對近年來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進行梳理,校園欺凌發生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五種。具體而言:
第一,家庭教育的缺乏。國家衛計委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7》中顯示,初中一年級留守兒童嘗試飲酒率40.2%,其中過去一年有過醉酒經歷的比例為19.8%,有過吸煙行為的比例達到16.5%,均高于非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傷害發生率為12.1%,傷害主要類型包括摔傷、被工具和鈍器割傷、燒燙傷等。在7種校園欺凌行為中,留守兒童偶爾遭受過至少一種的比例為49.2%,經常遭受過至少一種的比例為8.4%,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同時,留守兒童在學校打架的比例和平均次數比非留守兒童更高,初中一年級學生中打過架的留守兒童比例為27.8%,比非留守兒童高6.5個百分點。13.6%的高年級留守兒童有過自傷行為。更為嚴重的是,初中一年級留守兒童中有人在過去半年內考慮過自殺。原因何在?因為接近95%的留守兒童主要監護人為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監護人平均年齡58.2歲,文化程度在小學以下者占70%以上。受文化程度限制或者管教方法不當或者本身就不能成為孩子的榜樣,留守兒童自小缺乏親情,缺少關愛,缺乏管理教育,缺乏監督,他們極易成為校園欺凌的受害者或者實施者。
第二,網絡游戲的影響。與前些年不少學生還在用“老人機”不同,如今絕大多數中小學生已經“鳥槍換炮”成智能手機。理由當然是用手機查作業題。但事實上,手機的主要功能是聊天和玩游戲。以一直火爆的王者榮耀游戲為例,注冊用戶數已經超過2億,其中11到20歲的玩家比例高達54%。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青少年可以逃避現實中的挫折,逃避接受社會規范和他人的監督,可以無所顧忌地宣泄情感。久而久之,淡化了現實社會規范的要求,給校園欺凌埋下隱患。曾經有過一個因沉迷網絡暴力游戲進而產生了在現實中“殺個人”的瘋狂念頭并用菜刀砍死人的案例。殺人兇手小秦是焦作市博愛縣人。上初中二年級時,他第一次踏入網吧,此后便癡迷于網絡游戲,尤其是殺人、殺怪類的網游。由于對游戲中殺人情節過于入迷,他竟產生了“找個人來殺殺”的強烈沖動。失去理智的小秦,鬼使神差地走進趙某家的廚房,找到一把菜刀后轉身來到院子里,恰巧遇上剛從臥室走出來的60歲的婦女趙某。小秦二話不說,就朝趙某的頭部、頸部、背部和四肢等處連砍了數十刀,趙某立即倒在血泊中。
第三,監管的缺位。今年4月15日下午,安國市實驗中學的學生王某,在安國市藥都公園內,被多名男孩索要財物。王某不給,后被搶10元。4月15日晚8時許,王某被叫至藥威家園小區一地下室,遭到多人毆打,并拍攝視頻。2016年,道縣一名輟學近半年的15歲女孩馬某,因瑣事對同學熊某心生不滿,糾集在校學生何某和施某、夏某、劉某四人,尾隨放學回家的熊某并脅迫其到偏僻處,五人輪流對熊某掌摑??v觀大多數欺凌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以放學后和校園外居多。在校期間,由于老師干預監控,無法進行施暴行為。而放學以后走出校門,由于無人監管,給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提供了時間和空間。
第四,法律法規不健全。檢索我國的法律法規均未提及“學生欺凌”、“校園欺凌”等詞,對還沒有構成刑事犯罪的校園欺凌行為預防不到位,懲處也沒有依據。教育部門、公安機關等社會各方面都在抓,但由于主體責任不明確,導致在事實上防治工作沒有形成合力。學校對施暴者只能是說服教育,公安機關也沒有更加嚴厲的措施讓施暴者受到應有的懲罰,在客觀上縱容了施暴者的行為,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欺凌的蔓延。
第五,學校教育的缺失。近年來各個學校積極開展素質教育,效果較好,但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就是持續性差,綜合考核時考試成績、升學率、一本達線率仍然是重要的考核評價標準,很大程度上導致對學生的管理和思想德育流于形式,導致一些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把對同學欺辱當做一種權利,一種勝利。據華西都市報報道,安徽懷遠縣火星小學13歲的副班長小賜因為擁有檢查作業、監督背書的權力,向另外6個孩子要錢。錢沒給夠,就逼迫他們喝尿吃糞。老師讓這個孩子當副班長且對長期存在的如此惡劣的欺凌行為毫無覺察,本身就是教育的失察。
三、校園欺凌的預防
校園欺凌的頻繁發生、屢禁不止需要引起高度重視,預防欺凌的發生,也需要多方聯動、綜合施策。
第一,學生層面。作為學生,應有自我防范的意識。一是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沖突,如果發生矛盾,要第一時間找老師解決。二是要慎重擇友,關注同學朋友的品德和價值觀,多交“益友”,不交“損友”。三是穿戴用品要盡量低調,不大手大腳花錢,不招搖,不炫富。四是上下學盡可能結伴而行,離校后獨自出行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在遭遇到欺凌時,首先要保持鎮靜,采取迂回戰術,盡可能拖延時間,有勇有謀地保護自己,必要時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當自己和對方的力量懸殊時,要先主動緩和氣氛,通過理智和有策略的談話或借助環境來使自己擺脫困境。當自己和對方力量相距不是太遠時,可以考慮使用警示性的語言,或聲稱家長馬上會來接自己等方法來擊退對方的企圖。其次要及時跟家長老師溝通,不要在忍氣吞聲中一個人默默承受身體和心理上的創傷。
第二,家庭層面。一要加強和孩子的思想溝通。不要以為管孩子吃管孩子穿就足夠了。對于留守兒童家庭,父母要通過視頻聊天等方式定期和孩子溝通,傾聽孩子的心聲。二要對孩子愛之有道,不一味的滿足其要求,適當進行挫折教育,培養孩子堅強品格。三要教育和管理好孩子遠離暴力性動畫片、暴力游戲及影視作品,不沉迷于網絡。四要掌握與孩子關系較好的同學或家長的聯系電話,以備應急時尋找孩子。五要教育孩子,當看見別的同學受到欺負時,不要做旁觀者,要及時向老師報告。六要經常和學校溝通,了解孩子在校的真實情況,如孩子遭受到校園欺凌,一定不能大事化小,不以為然,要穩定孩子的情緒,理解和果斷支持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并要有理有節地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孩子,讓實施欺凌者的家長承擔民事侵權責任。
第三,社會及學校層面。一是要改善宣傳的氛圍,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有益的環境。對網絡小說和歌星影星的演出節目進行檢查,使那些充斥暴力,宣揚江湖義氣的東西遠離青少年。二是要盡快研究出臺網絡強制性分級標準,阻斷未成年人與不良網絡或游戲的接觸,要明確規定未成年人連續使用網絡的時間和單日累計使用網絡的時間。比如可以按年齡段(6歲以上、10歲以上、18歲以上)和內容性質(價值導向、健康程度、時間限制、對抗程度等)進行細分,詳細定義內容標準,確定不同的適用人群。三是要盡快制定反校園欺凌法,從法律層面上對校園暴力進行干涉。通過法律的形式,對校園欺凌進行明確界定,要把學校對校園安全的管理義務與責任細化,要把家庭保護責任與義務、政府部門的保護責任與義務、司法部門的責任與義務以及相應的法律責任都做出操作性強的規定。比如可以完善“責令父母嚴加管教”的具體手段,通過責令父母管教并繳納保證金的方式,讓施暴者的父母真正負起管教責任。只有認真處理好每一個個案,才能懲前毖后,真正解決校園欺凌問題。具體到學校,要突出德育為先辦學思想,正確處理教育和育人的關系,要多多關注容易受到欺凌的孩子。無數案例證明,遭受校園欺凌的孩子90%以上都具有以下四個特征:1.身體有缺陷的孩子,比如肥胖或者是殘疾。2.有較強自卑心理的孩子。3.有小偷小摸等不良行為習慣的孩子。4.人際關系比較差的孩子。學校對于這些孩子要格外予以關注。此外,學校應成立由學校代表和家長代表、法律工作者、校外專家等人員組成的治理學生欺凌委員會,對可能發生的欺凌和暴力行為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控制。學校要開設專門的教學模塊,對中小學生進行防治欺凌教育。對經調查認定實施欺凌的學生,學??梢暰唧w情節和危害程度給予紀律處分,將其表現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與此同時,要加強對實施欺凌者的教育引導和挽救。從某種程度上講,他們也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失敗者,要在懲罰的同時,加強教育。必須注意到,實施欺凌者還是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的學生,一定要把欺凌者不好的行為和他這個人分開處理——不好的行為并不意味著做這件事的人就是“壞人”。老師在管教他的同時應該告訴他:“我為你指出什么是不好的、不被接受的行為,正是出于我愛你,盡管我不喜歡這種行為,但是我愛你!”也許老師這樣的一句話,就可以溫暖施暴者的心靈,讓他認識到人性的真善美,而不至于自暴自棄走向社會的對立面。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等十一部門.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2017年11月22日印發.https: // baike. so. com/ doc/ 27100871 - 28487754. html,2018-5-4.
[2]黃明豪,主編.中學生安全教育寶典.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
[3]國家衛計委.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7.https: // shanghai. xinmin. cn/ xmsq/ 2017/,2018-5-4.
[4]朱爍紅.2016校園欺凌事件案例.https: // bolg. sina. com. cn/ s/ blog,2018-5-4.
[5]張平,主編.學生安全知識教育手冊.地震出版社,2013.
[6]政協委員高度關注“校園欺凌”.瑯琊新聞網,https: // www. langya. cn/,20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