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學生書寫漢字的觀察,發現漢字教學中存在松緊式教育、揠苗助長式教育、學前教育變小學教育、量販式教育、語文式教育和專業不足等現象。文章針對這些現象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決對策:一是夯實基礎,培養學生正確的書寫規范;二是培養興趣,提升學生對書寫的喜愛;三是嚴于愛并存,松與緊的協調統一;四是遵循教育規律,摒棄“揠苗助長”;五是術業有專攻,學科之間有效結合;六是家校配合,共同努力;七是提筆即練字。
關鍵詞:小學生;書寫漢字;書寫規范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8-15
作者簡介:韓海燕(1966—),女,安徽省泗縣泗城鎮中心學校教務主任,高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
通過小學生書寫漢字的觀察,我們不難發現這四種現象。
現象一:松緊式教育:“小紅花”的鬧劇。
剛接入一年級,面對一群天真爛漫的孩子,我在心中暗自下定決心,這屆學生我一定要在漢字書寫方面多下功夫。可是在一次平常的作業批改當中,家長的態度讓我哭笑不得。一天,我給學生們布置一項家庭作業:a,o,e,每個字母寫一行,批改后返回到學生手中。第二天,家長找到我說:“老師,我家孩子每個字母你叫寫一行,而他每個字母足足寫了一頁啊!你怎么不送朵小紅花?別人寫了一行,你都給了小紅花,孩子回家哭了半天。”說完嘴里還嘟噥著:“什么老師啊!”別人寫得工整、規范、美觀,而他寫得歪歪扭扭,筆畫順序也不對,寫了一頁有什么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小學生要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做到正確的寫字姿勢,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美觀。 ”教師嚴格要求學生認真、規范、端正書寫漢字,而家長卻過分溺愛孩子,只要孩子寫了,字形像就是好。這樣一緊一松的教育結果就是課堂作業老師看著寫才能認真寫,不看著就不認真。家庭作業就更不用說了,家長只要完成就行了,管他認真不認真,對了不就行了。試問在這樣一松一緊的教育下,孩子還能寫好字嗎?
現象二:揠苗助長式教育,學前教育變小學教育。
“我家的孫子都能寫好多字了,就連‘奶奶都會寫,真厲害!”鄰居的老奶奶夸贊道。這是一位4歲孩子的奶奶的“美言”。
“今年一年級入學不用擔心孩子入學跟不上了,我家辛辛在幼兒園就把一年級的知識學完了,能寫兩三百個字,還怕什么!”一位媽媽自豪地說道。
“這次放假,老師布置了十頁作業,老師你幫我看一下。”我一看嚇了一大跳,這不都是一年級學的知識嗎?什么時候變成學前教育的內容了!
現在好多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望女成鳳,望子成龍”的心理,讓孩子多識字、多寫字。家長們更為自己的孩子能寫一些簡單的,或描摹出來的漢字而感到開心,根本不管孩子怎樣寫字,寫字姿勢、執筆方法對不對,對筆畫順序更是不在意。過早地寫字,讓孩子掌握了錯誤的姿勢,很難糾正。加上年齡偏小,學生長時間保持一個動作會覺得很難。
現象三:量販式教育,以多取勝。
每周一檢查作業時是我最生氣的時候,有時為了少生氣不想檢查,可是,可愛的負責任的小組長來報告誰的作業不認真,誰又漏了,一問基本上都是說:“我又得做老師布置的作業,又得做媽媽布置的作業,每個星期都得另外做兩張試卷,做不好還得被揍。”于是為了不被挨揍,只有把老師布置的作業放一放了。可憐天下父母心,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難為了家長,誰不想孩子的成績優秀啊!可作業一多,還能保證質量嗎?還能認真地書寫嗎?答案是不能。
現象四:語文式教育,專業不足。
“哎,這節寫字課我們來做作業,明天得上新課。”
“上節課還有一點內容沒上完,這節寫字課上語文。”
“哎,我的字寫得不漂亮,怎么教學生啊?”
現在,小學每個年級的課程表上都赫然寫著每周一節寫字課,由語文老師擔任,但是語文老師課時重、作業多,基本上都用來上語文,做語文作業,忙著應付不同的考試,把寫字課當成語文課上,使課程表上的寫字課徒有虛名。另外,并不是所有語文老師字都寫得好,有的并不能給學生好的示范作用。河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課題“當前中小學生漢字書寫教育現狀調查與對策”中指出:河北省34所中小學中每周有固定書法課的僅占28%,且書法課均無專業教師,大多由語文或美術老師擔任,內容不系統、不規范,多寫語文生字。64%的學校沒有單獨開設書法課,寫字教學均含在美術和語文課的教學中,8.8%的學校沒有開設寫字課。
這些現象廣泛存在于小學生書寫漢字的教育教學之中,影響著學生漢字書寫能力的提高。針對這些現象,我在教學中不斷實踐,認真思考,總結出以下解決策略,以期共同探討。
一、夯實基礎,培養學生正確的書寫規范
初學漢字時,最先學習的就是點、橫、豎、撇、捺等等,每一個漢字都是由它們組成,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做到橫平豎直最為基礎。每位學生的書寫都是不同的,我們不可能要求每個學生做到完全一致,但卻可以給予學生一份正確的書寫規范,做到正確、工整的書寫。要做到基礎扎實,必須從頭開始。一年級是學生學習漢字書寫的起始點,學生從認字讀書到學會書寫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需要教師從一點一滴做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基礎的訓練,從每一筆、每一畫開始,要求每位學生做到正確地書寫在田字格中,書寫筆畫的方向、筆畫順序都必須按照正確的要求完成,做到從認識到書寫不存在一點錯誤,打牢基礎。并且讓學生認識到每一個筆畫對漢字的重要性,多一點或者少一點都不是正確的書寫。從點滴做起,嚴格按照書寫規范讓學生書寫漢字,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夯實基礎才可以搭建更高的臺階,一步一個腳印才可以正確地認識漢字、書寫漢字。
二、培養興趣,提升學生對書寫的喜愛
學會正確書寫漢字,只是學好漢字的基礎。寫好字并非一日之功,還需要持之以恒地練習。然而練習是枯燥無味的,要讓學生在練習書寫之中體會到漢字的魅力,培養興趣是關鍵,只有如此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對書寫的熱愛。培養興趣不僅需要教師的常抓不懈,還需要與家長之間進行配合。課堂上,教師應重視學生的書寫質量,激發學生寫好字的熱情,讓學生覺得寫好字是件能夠得到表揚和尊重的事情,不斷提升學生對書寫的認知。在練習前,首先可以介紹漢字的由來,講一些關于著名書法家練字的故事,整理書法家各具特色的作品,或把學生參加書法比賽的優秀作品收集展示給學生欣賞,讓學生認識到美,激發學生對美的向往,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書寫的興趣。在課外,教師需要與家長經常溝通,指導家長進行監督工作,不論是課外作業還是寫字練習,都要保證書寫質量,培養認真的態度,不馬虎、不急躁。興趣是從身邊一件件小事培養而出,并且要保證持續,這樣的興趣才能夠讓書寫變得更好。
三、嚴與愛并存,松與緊協調統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培養學生喜歡學習書寫漢字,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教師應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是非觀、審美觀,不能因為家長的溺愛就放松對學生的要求,讓學生錯誤地認為這樣寫就是美的——因為他獲得了小紅花。遇到此類情況,可通過家訪耐心幫助家長認識到溺愛孩子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也要認識到寫得多并不就是好。讓家長通過比較發現孩子的不足,幫助孩子改正其不足。教師更要協調好與家長之間的關系,通過微信、電話、電子郵件等多種方式幫助其懂得正確的教育理念,不致于誤導孩子。
四、遵循教育規律,摒棄“揠苗助長”
“揠苗助長”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規律,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教育有自身發展規律,不能“揠苗助長”。學前兒童的骨骼肌肉遠遠沒有達到成熟程度,手部關節骨化過程還沒有完成,手部肌肉的力量也很差,不能持久用力。過早地讓孩子拿筆寫字,除了造成握筆姿勢錯誤,還有可能造成肌肉損害,留下手指變形等危害。為了改變這種現象,可以發揮教育部門的職能作用,向學前教育機構加大宣傳力度,加強監督,制定相關規章制度來規范學前教育機構辦學。也可利用家長會,向家長宣傳教育規律,讓家長懂得過早書寫漢字的危害,再也不要讓“揠苗助長”的事件繼續發展下去,徹底改變小學生“揠苗助長”教育的書寫現狀。
五、術業有專攻,學科之間有效結合
“術業有專攻”,學校應配備專業的寫字課教師,每節寫字課由專業老師指導學生,把漢字的間架結構、筆畫、筆順教給學生,給予學生專業的指導。但是每周一節寫字課的時間完成不了正確、端正、美觀地書寫漢字的任務。必須在專業的教師指導之后,各學科教師配合書法教師完成對書寫漢字的訓練。特別是語文教師在學生寫作業時,注意觀察學生的握筆姿勢、坐姿,提醒學生端正姿勢,改正不良的書寫習慣。另外,教師還要苦練基本功,隨時給姿勢不正確的學生做示范。
六、家校配合,共同努力
定期召開家長會,給家長普及正確的握筆姿勢、寫字姿勢。利用現代手機微信給家長發每個生字的正確書寫順序,在孩子回家做作業時,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讓家長明白,他們回家后是“一對一”,甚至是“二對一”“三對一”的教育優勢,這種有效監督要比一個教師對著全班幾十個學生效果好很多,因為可以時刻提醒孩子,手把手糾正錯誤姿勢。
為了更好實現這種雙向監督,教師可制作一個表格,表格內容為握筆姿勢、坐姿、筆順,讓家長監督并填寫,教師定期檢查。就算不識字的家長也能做到監督孩子的坐姿與握筆姿勢。還可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不同的方式與孩子一同分享書寫漢字的快樂與心得,激發孩子書寫的興趣。
七、提筆即練字
書寫出一個正確、規范、美觀的漢字容易,但是每天的作業都能規范、美觀地書寫就很難。尤其在語文作業中,學生需要書寫大量的漢字。作業越多,學生就越難堅持正確、規范地書寫漢字。因此,光靠每周一節課書寫漢字是不夠的,應該培養學生養成“提筆即練字”的習慣,教育學生把練字與寫作業結合起來,把做作業當作練字的平臺,把在寫字課學到的知識在作業上體現出來,把課內與課外有機統一起來,真正做到“得法于課堂,修煉于課外”。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
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寇學臣,畢芳芳,楊銀波,等.當前中
小學生漢字書寫教育現狀調查與對
策[J].學周刊,2011(16):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