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摘 要】場景時代的到來對于高職教育具有重要影響,保險專業課程的實踐性與應用性適配場景學習,通過聚焦真實場景、輸出應用價值等舉措,解決需求匹配以及培養質量等課程改革難題,應用效果明顯,具有較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Abstract】The arrival of the scene era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practicality and applicability adaptive scene learning of the curriculum of insurance specialty, through focusing on real scenes, exporting application value and so on, can solve the problems of curriculum reform, such as needs matching and training qualit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is obvious and has strong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關鍵詞】場景學習;高職院校;保險課程改革
【Keywords】 scene lear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surance curriculum reform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8)09-0111-03
1 引言
場景學習的本質在于聚焦行業企業實踐中的痛點和難點并通過還原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情境來萃取經驗方法從而解決問題、復制推廣以及獲得成長。由于場景服務于實踐應用領域,體現精準度、高效率,體驗感和整體性,對于同樣強調應用和實用的高職院校保險專業課程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2 場景學習的基本內涵
隨著大數據、移動設備等新興科技迅速迭代,商業環境不斷成熟,教育信息化日益普及,對于促進高職院校課程改革和教學效果更好地服務于市場實踐和社會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直接關系到職業人才培養質量是否匹配行業、企業和社會的需求。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對于學習的實用性、適用性、即時性、快速性的普遍重視,場景思維與教育培訓逐漸緊密結合,“場景學習”應運而生。
3 高職院校保險專業課程的主要問題
3.1 需求導向和應用價值不強
保險行業發展變化迅速,及時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企業需求是改革專業課程的必要前提,即課程改革要以充分的市場調研為基礎。然而,目前高職院校保險專業課程體系中的部分課程仍然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沒有積極對接行業企業的實際需求,不了解實踐業務的痛點和難點,或者較為忽視實踐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上和教學過程的實施中難免缺乏聚焦需求的針對性和強調實踐的應用性[1]。如果不能及時了解行業動態和企業需求以及明確課程研發和實施過程所應圍繞的實踐問題,就無法科學、合理、真實地設計場景學習任務,不利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轉化率和體現專業課程的應用價值,進而影響高職保險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順利達成。
3.2 教學方式和實施手段單一
保險專業課程的性質、內容和特點決定了授課方式和實施手段必須是靈活多樣并呈現為交互式的。但在目前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尚未完全凸顯,“重講師講授、輕課堂互動”的教學方式時有發生,教學方式和信息化教學手段也比較單一,缺乏創新,沒有整體形成交互式、立體化的學習流程,容易制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無法幫助他們更為直觀生動地感受到金融保險實踐中各類工作場景和實際問題,也就很難聚焦課程的重點難點。如果學生對于課程的應用場景和實踐價值體會不深,不利于激發學習動機和興趣,影響學習效果的提升,也就不能促進課程的成果應用。
3.3 能力培養和素質提升滯后
注重知識體系的系統化與完整性的確也是專業課堂的教學目標之一,但高職院校保險專業課程的性質決定了技能訓練和素質培養應當更加受到重視。課程實施過程中應該設計豐富的技能訓練,從中培養學生較為全面的綜合素質,比如:結構化思考、溝通技巧、團隊意識等,以更加符合高職教育和保險專業人才培養的目的與價值。如果不能扭轉類似于“重知識傳授,輕技能素質”的教學理念,就無法提高課程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對于學生培養的全面性與應用性,容易逐漸造成弱化專業課程成果價值的不利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到學生的職場競爭力,難以促進保險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可持續發展。
4場景學習對于高職保險專業課程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4.1 場景學習的適用性和可行性
就高職院校保險的專業課程改革而言,適配場景學習的內涵和特點,在課程設計、實施過程以及評估考核中,聚焦實踐應用,高度還原場景和問題,深度萃取規律與經驗,整合多元化教學內容,豐富現代化教學手段,以終為始地解決對接金融保險行業企業的現實痛點和難點,不斷提高課程質量和教學效果,符合時代發展趨勢和職業教育要求,是能力培養與素質創新的有效方式。
4.2 場景學習的應用價值體現
第一,直擊業務痛點,實效顯著。場景學習聚焦保險公司業務實踐,還原真實工作場景,以解決實際業務中的痛點難點從而獲得成長為目的。在學習過程的設計中,注重通過布置有針對性的挑戰任務、反復的行為訓練與積極及時的反饋評價等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課堂參與度,幫助其充分認識到場景學習對于解決工作痛點、難點以及提升工作績效的重要作用,促進學生全情投入學習,進而提升課程學習的轉化效果。這里特別值得強調的是,在場景的設計和還原過程中,應該本著以改變行為而獲取應用結果的目的進行學習和訓練,而且,并非所有場景都是應用場景,只有使學生面臨挑戰的業務應用場景,才是場景學習所需要的有價值的場景[2]。
第二,完善課程設計,靈活動態。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高職教育教學的信息化建設也迅速普及,在保險專業課程的研發中,由于實踐性極強,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跨學科知識和技能極為豐富,課程內容的信息量相當大,需要更為科學、多元和動態的方式進行整合設計,才不至于讓課程學習成為學生的負擔。搭建線上場景學習平臺,解決一部分適用于標準化工作流程和業務開展的知識和技能訓練,可以減輕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負擔,也方便學生在線進行交流與探討,或者是講師在線及時指導。場景學習適合開辟在線平臺,如果可以解決學生80%的知識和技能問題,剩下的20%便可以通過線下課堂的教學來進一步聚焦最為關鍵的問題,提高授課針對性和課堂學習效率。
第三,強化綜合素質,創新協同。在高職保險專業課程設計中,場景學習是以一個個體現應用需求和聚焦實踐問題的多元場景組成,在此基礎上,進行組織經驗的深度萃取以便于核心知識和技能的復制傳播與應用普及,這一過程,一方面強調學生個人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學習小組和團隊的合作與協調,不可能由學生個人單獨參與場景,而是擁有相同學習需求和認知痛點的學生共同組成學習團隊,無論是線上互動還是線下討論,都在互助訓練、協同合作、充分溝通、共同探討、集體發布等環節實現素質創新與發展,構建網狀、多元的學習環境,有利于促進保險專業課程改革成果的展示與應用。
5 運用場景學習改革高職保險專業課程的舉措建議
5.1 教學設計聚焦場景
在課程內容上,需要重視課程研發之前的充分調研,務必對接保險公司工作崗位的實際需求來設計內容和流程,以項目式教學為引導,選取項目運作中的經典案例進行場景還原或模擬,努力做到課程內容與真實業務場景的統一,鼓勵學生全員參與場景演練,然后深度萃取組織經驗,便于復制和推廣。以保險專業課程中的《保險營銷實務》為例,單純講授營銷基礎原理和技能已遠遠不能滿足目前市場和企業的需求,建議結合保險公司的營銷戰略、營銷案例、營銷活動等來設計一個個生動真實且具有相應難度的場景,如:制定營銷推廣方案、經營產品說明會、組織二次早會、開展業績追蹤和督導、日常輔導訓練等,盡可能貼近保險公司業務部門、保險營銷管理人員以及保險營銷員的實際工作流程和狀態,激發學生渴望嘗試實踐應用的濃厚興趣,并組織研討萃取不同場景的核心經驗,輔以一定的標準化規則,幫助學生學習、應用、復制、推廣,如此便極大提升了學習的針對性以及促進了學習成果迅速轉化為實際生產力。
在課程形式上,就保險專業課程而言,依據聚焦業務痛點難點設計多元場景,可以根據“提出難題——澄清難題——重構難題——創新方案——采取行動——學習反思”的行動學習步驟來實現針對課程內容的實戰訓練,進一步深化各個場景在學生腦海中的印象,幫助他們更為深刻地理解課程的核心內容,也更為明確地知曉應該如何加以應用。通過一系列學習場景和教學設計,幫助學生體驗真實的工作狀態,引導其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并創造解決方案,不僅有效提升了能力與素質,更是強調了學習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5.2 課程實施注重互動
引導學生投入課程并且積極互動是場景學習的特點之一,教育信息化正在如火如荼地發展,為增強場景學習的全方位互動提供了廣闊平臺。建議整合保險專業課程的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實訓環節,打造線上線下全方位的混合交互式學習體系,積極運用在線平臺引導學生開展場景學習。
例如,在《保險專業銷售技術》這門保險專業課程的具體實施中,可以分類聚焦不同的銷售場景,提煉科學的銷售思維和有效的銷售方式,主要采取“線上自主學習 + 線下交流互動 + 講師觀察督導 + 成果應用實踐 + 定期考核評比”的閉環設計方案,讓學生形成“學習、訓練、應用、分享的”的良性循環。在這種基于場景設計的線上線下交互式學習中,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研發能力大大增強,針對經典案例,交流探討,共創出屬于自己的解決方案;而且,大量雙向或多元的線上線下互動可以有效促進學習轉化率的提高,實現從課堂專業學習向實踐績效提升的積極轉變。
值得注意的是,在線上線下交互式場景學習的實施過程中,講師的角色不再是機械的講授者,更多是在引導、推進、監督和輔助學生完成一個個場景項目,這也對于講師的專業水準和實踐經驗提出了挑戰,需要盡可能讓自己專業功底與業務技能與保險行業企業真實工作場景所要求的能力與素質相匹配,也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在課程的場景學習中與學生開展有效互動,保證課程的教學效果。
5.3 考核評價輸出價值
既然場景學習強調的是“在應用場景中獲得應用成果”,因此在課程評估中必須加大對于實踐應用能力的評價權重,即課程的考核與評價方式的改革更多是以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學習成果和學習他人的學習成果為主,不再僅僅拘泥于基礎知識的固化學習,而是側重于考核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與綜合素質,并以不斷輸出價值為學習導向,提升整個課程改革的應用價值。同時,建議采取“團隊自評互評 + 講師點評 + 行業企業專家指導”的多元考評機制,引入行業企業的專家指導與考評,有利于從實踐角度進一步幫助學生明確課程學習的目的和價值,有利于把專家們的實踐經驗提煉成更為系統化的方法論,也有利于更為全面地評估課程改革的應用價值,從而保證課程改革成果的高效落地。
例如,在保險專業開設的《風險管理》課程中,應用成果和價值輸出體現在:要求學生通過場景的復制、還原、分析與演練,科學識別、衡量、處理和評價各種風險,從而學會設計個人和家庭的風險規劃方案和保障計劃。學習成果通過團隊共享、講師督導和保險公司業務專家指點的方式進行考核與評價,可以應用于具體的實習實踐,解決實際工作場景中真實的痛點和難點,這就大大鼓勵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聚焦多元場景的學習內容和采取積極互動的學習方式,全方位鍛煉了學生的自主思考、有效溝通、團隊合作以及組織協調等能力素質,對于學生步入職場后展現自身“軟實力”、實現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綜上,場景學習是教育教學領域的發展趨勢之一,在高職院校保險專業課程中運用場景學習進行課程改革,可以促使學生學得有興趣、有熱情、有效果、有成就感,能夠較好地解決與需求導向脫節、實施方式單一以及能力素質培養滯后等課程改革中面臨的難題,從教學設計、課程實施以及評估應用等方面助推保險專業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取得切實成效。
【參考文獻】
【1】包冬梅.場景化思維:重構學術圖書館與科研用戶的連接[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7(12):45.
【2】吳聲.場景革命[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