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平遠縣梅青中學 陳 強
數學學習對于一個學生發展的意義不言而喻,但是在數學學習中卻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學困生就是一種學習中的問題現象。為了解決學困生問題,改變學生成績落后的現狀,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增強教學質量,在課堂中采取分層教學的模式就是一項有效的措施。如何結合學困生的學習實際,解決學習中的問題,科學運用分層教學模式,值得思考。
和初中階段比較來看,高中數學的教材內容分布更具邏輯性和系統性特征,其中的許多知識更和初中脫節。所以高中數學教師如果在教學時未能考慮學生在初中時的學習基礎水平,在高一時就根據教材來組織教案,就可能使得某些學生因知識基礎薄弱而無法完全聽懂課堂內容,跟不上課程進度。如果老師未能及時察覺、迅速幫扶補救,就可能使這些學生一步步掉隊、學習落后,長此以往,學生的后續學習無力,就淪為學困生。此外,在安排高中新生的課程時,更要全面地了解同學們不同的思維起點及習慣,以此為基礎開展問題設計、課堂安排,避免單純依靠“經驗”做判斷,這也不利于同學們在課堂上更自由地思考與深入地探索。
很多剛邁入高中的同學剛結束初中學習,水平不高,但老師卻可能剛結束完上一屆高三學生的教學,所以老師可能只是牢牢抓住高考需要,卻忽略了當前學生水平與高考要求間所存在的差異, 更有老師直接采取“一步到位”的教學方式。可是難度太大的數學知識對于學生來說往往是一個學習的障礙,學生無法完全掌握理解與掌握,學習的難度因此提升。
很多高中新生在初中時曾是在班級或年級中名列前茅的優秀學子,作為老師的“掌上明珠”,自然會受到更多表揚和關注。但是在高中這個新的環境中,所有學生都變成了普通學生,如果老師不能完全挖掘學生學習中的亮點,及時表揚、激勵,就可能使本來就面臨巨大學習壓力的學生進一步失去動力。而且,因為高中需要學習的內容太多,學習進程的安排也比較快,加上教學方法單調,同學們只能一直“聽講”,這就使得同學們一步步喪失了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如果老師對這些學生未能做正確的引導,只是對“表現欠佳”做嚴厲批評,不僅不能改變現狀,反而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挫傷繼續挑戰的動力。
很多剛進入高中的同學在學習時依然套用初中時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比如有的同學以為和初中一樣,在前兩年勉強跟上,最后一年加力沖刺,就完全可以在考試大關中收獲一個較理想的成績,走上一個不錯的平臺。所以在高一高二時掉以輕心,卻忽略了高中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有一定的難度,環環相扣,一旦大意就可能無法把握當前的知識點,也就無法順利邁進下一個時段的學習中。正是因為學困生的自學、自我反思能力不足,所以總是在學習中出現疏漏,并且疊加一次次的問題累積,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決,做作業馬虎了事,學習中的癥結便如一個膨脹的腫瘤帶來巨大的隱患。
該模式尤其適合一些知識點分布緊湊、思維量較小的課堂類型。老師可以預先布置內容讓同學們自行預習,在課堂上先就本課程要點提出一些小問題考驗學生,學生回答、老師補充,這也可以起到查驗預習效果的作用,而且深化同學們對課程要點的把握程度。此外,老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學內容思考,遇到有難度的問題,可以給同學們分組,讓同學們在組內自行討論分析,集合眾人的智慧得出正確的結論。在組內交流的過程中,應該讓學困生擁有更多發言的機會,尤其是得出一些和其他小組不同的意見,讓同學們投入到思考中,認真傾聽同伴意見。在這種模式下,三個要點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其一是老師要引領同學們仔細預習,尤其是學困生的預習情況要重點查看監督。其二是老師設計的問題應該和學困生的基礎水平相吻合。其三是課堂要進行有效的組織管理和監控。
該模式在處理之前學過的知識點的課程中運用得最為廣泛,老師可以結合例題條件、結論以及學生不同的思維起點設計一套相關問題,交給大家做獨立自主的思考和處理,而對于部分難度比較高的問題,同學們可以在自主獨立思考的同時做必要的小組討論,最終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一個例題的疑惑被破解之后,老師可以列出該例題的相關變形,最后展示給同學們,讓他們發現規律、進行總結,可以是一般的解題規律和方法, 或者自己思維受阻的原因,優化思維品質。
這種模式把來自不同試卷和學案上的錯誤原因雷同的題目進行匯總講評,講評這些題目時,把學生不同的錯誤解法通過適當方式呈現出來,一方面引導學生比較分析,找出錯因, 另一方面也要對未及時訂正和反思的學生進行教育和提醒,要求他們養成及時訂正的好習慣,并引導學生進行歸類、整理,也可以把同一問題不同的正確解法展示給學生,讓他們比較分析這些解法的優劣,提出不同解法的注意點,拓寬思路,培養發散思維的能力。
綜上所述,加強對高中數學學困生課堂內有效的分層教學的探究,對于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意義重大。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加強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師源性成因分析,比如教學起點高、教學難度大、表揚激勵少、管理督查松等等,同時提出了幾種貼近數學學困生的分層教學課堂模式,并且進行了深入探討,比如自學—討論—總結、問題—題組—方法、比較—分析—歸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