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兵希中學 王艷亭
陶行知曾經說過:教育與人類生活共發展,“生活教育論”就是他所極力推崇的教學理念。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諸多數學研究學者從生活中得到啟發,一次次地在實踐中總結出具有概括性的數學理論,從而完成數學知識的探索與傳承。當前,我國的初中數學教學忽略了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相關聯系,應試成為數學教學的唯一目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初中生的數學學習。
時代在發展,社會對各方面的人才質量需求也在提高,新時代對數學方面的專業化要求不僅是其具備專業的數學知識,而且還要具有較強的實際應用能力。事實證明,不論何種行業,只有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創新型人才才是當今這個時代的幸運兒。這就要求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要讓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小組合作,在教學中滲透生活教育理念,緊密聯系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用數學思維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并且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學生在家的時間要遠遠多于在校時間。然而,大部分家長忙于工作,忽視了孩子的教育問題,而數學知識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學生遇到問題沒辦法得到家長的支持,導致學習興趣下降。為此,教師可以通過班級網絡平臺或者是組織家長會的形式,引導家長幫助孩子“學習”,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接軌,連接課堂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倡導“社會即學校”。社會是生活與教育的媒介,學校課堂在空間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自身數學實踐能力的提高,空間的狹隘無法有效地培養初中生的數學創造性思維,對于數學學習容易使其形成固化思維。把社會作為初中數學生活教育理論滲透的第二課堂,這極大地豐富了數學學習的內容,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學們在這個“第二課堂”中可以感受數學知識的生活動態感,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數學創造性思維。這是傳統意義上的數學課堂所無法達到的。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以數學知識為本位,這樣的教學理念在強化數學知識的同時,忽略了對生活發展的關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數學應該考慮到初中生自身的數學學習特點,從同學們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結合生活實際展開數學教學。
(1)設計實踐性教學目標,使數學教學生活化
傳統的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被迫接受數學知識,這種重結果輕過程的教學形式導致大量的學生喪失了數學學習的興趣。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初中數學教學目標發生了重大變化,教師應以教學大綱為基礎,設計實踐性的教學目標,使數學教學生活化。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將知識緊扣生活問題,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數學,在數學中接觸生活。
(2)創設生活化教學內容,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知識技術的不斷更新,學生在學校除了學習基本的理論知識外,還需要提高自身的實際應用能力,學以致用。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重新組織教材內容,創設生活化的教學內容,結合實際生活舉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學習《反比例函數》這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開展本節課的數學教學:假設班級同學小剛家距離學校2000m,小剛出門時發現快遲到了,就加快了騎車速度,那么小剛的騎車速度v與所用時間t之間的函數關系是怎樣的?如果從安全角度出發,小剛的平均速度最快達到80m/min,那么他至少需要多長時間才能順利到達學校?畫出函數圖象。以身邊人、生活中發生的事為教學事例開展教學,可以有效地激發同學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在提高數學課堂學習質量的同時,培養同學們的數學實際應用能力。
(3)創新教學方法,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
在數學學習課堂中,教師可以劃分班級數學學習小組,需要注意的是劃分學習小組的科學性,小組成員的個性、性格以及數學學習理解能力等都是劃分依據,以此來確保小組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教師創設學習任務,各小組通過合作探究、自主思考解決數學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與學習小組的互動,掌握各小組的討論進程,對有問題的成員或者是小組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確保小組合作的流暢性。
以《代數式》這節課為例,這是初一的內容,學生剛剛步入初中校園,初次接觸初中數學,實現由“數”到“式”的轉變時會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師可以對課本經典例題進行改編重組,設計變式題,讓同學們在小組合作交流中自主探討、掌握基本的列式技能,分清運算的順序,再結合生活實際,賦予代數式生活意義,方便學生理解與應用。
(4)教學評價方式生活化,培養初中生的數學實際應用意識
傳統的評價方式只注重學生的數學學習結果,而忽視了對學生數學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這使得大部分學生為應付教學評價而一味學習數學課本理論知識,忽略了數學實踐。因此,教師要創新教學評價方式,以生活化的角度來考核學生的數學學習,比如在考核標準中加入同學們的數學實踐能力以及數學應用能力,以此培養學生的數學實際應用意識。
初中數學教師應該以初中生的數學認知能力和已有的生活經驗為教學前提,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生活教育理念,提供數學知識與生活交叉的可能性,提高初中生用數學的眼光去發現問題以及用數學的思維去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提高其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