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興市第一高級中學 徐士林
所謂分層走班教學,即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和能力水平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組班(行政班并不打破),從而使教師針對每一能力水平等級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其最終目的是使所有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獲得質的提升。就高中數學而言,一般分為三個層次:A層班為成績優異、基礎好、接受能力強的學生;B層班為學習成績中等、基礎和接受能力一般的學生;C層班為學困生。筆者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擬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體會,從“授課分層”“作業分層”及“考核分層”三個方面對高中數學分層走班教學實踐做出一些探討,希望對相關教育工作者有所助益。
既然劃分了學生層次,授課目標、授課規劃及方法手段自然也要有不同的選擇。教師只有善于科學合理地分層授課,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充分發揮分層教學的特色和優勢。對于A層班的學生,由于他們接受能力強,基礎好,簡單的知識和例題就沒必要多費口舌,一筆帶過即可,時間和精力應主要放在較有深度的相關拓展上,著力促進其數學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提高。對于B層班基礎和接受能力一般的學生,就要著重于其基礎知識的吸收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在此基礎上配置難度適中的具有代表性的練習題,趁熱打鐵,幫助其鞏固和提高。
至于學困生,他們的特點是成績差、基礎差,數學學習對于他們而言是一件苦差事,多數人對數學缺乏興趣,甚至有畏難厭學情緒。教師就有必要在課堂導入上多下功夫,有效激發其學習興趣,凝聚其注意力,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課堂效果。例如,在學習“直線與平面垂直”這一節時,創設生活化情境來導入新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舉出生活中一些線面垂直的模型,教師也可通過白板演示舉出一些例子,如旗桿、東方明珠大廈、埃菲爾鐵塔等,讓學生從生活情境中直觀感受“線面垂直”,進而提出問題:如何確定線面垂直關系?這樣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較好地激發了其好奇心理,從而使其有效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總之,針對學困生的授課,一定要依據其自身特點,要有足夠的耐心和針對性的方法,否則分層教學對該部分學生就有可能達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作業布置得當與否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很大影響。如果說授課分層是“因材施講”,那作業分層就是“因材施布”,其理相同。一般而言,A層班的作業布置要更側重于綜合性、拓展性,并具有一定深度和難度,數量適中,不要過多,要留給學生自由思考和總結反思的空間。B層班的作業則傾向于對基礎知識及技能的鞏固和提高,在大量基礎性練習的基礎上適度擴展和深化。對于C層班的學生,課本上的習題是必須要完成的,基礎作業可以選做,如果布置了課本習題之外的作業,就需注意降低難度和數量,使其容易完成,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時鼓勵學生有問題隨時向老師求助。在學生不斷超越自己的過程中,自然也就獲得較大進步。
比如,在學習三角函數有關章節后,筆者根據三角函數與其他知識部分聯系緊密、綜合度高的特點,布置作業的重點是:A層班的作業80%以上都是與幾何、數列等知識部分相結合的綜合題;B層班的作業則側重誘導公式的運用和角的轉化,在練習確保鞏固和提高的基礎上適度深化和擴展;C層班的作業則主要是課本上的習題以及從B層班作業中挑選的一些較為典型的習題。這樣的作業布置既結合知識內容的特點,又照顧了各層次班的學生情況,符合“因材施布”,達到了較好的作業效果。
考核是教學活動中的關鍵一環,它既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促進其反思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師根據反饋結果對自己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進行評估的重要參考標準。在分層走班教學模式下,舊有的主要靠分數來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方式就行不通了,至少是不全面了。高中數學既重視基本知識和技能,同時又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數學綜合素養,由于其學習難度系數較高,成績不易在短期之內發生“突變”,筆者認為,分層走班教學考核的首要原則即為結合層次特點,依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情況制定相應科學合理的標準。
比如,A層班的學生普遍成績優異,分數的變化波動小,因此就不宜將成績作為判斷他們進步大小的主要依據,在筆者看來,應讓他們向少數尖子生看齊,或是經常性總結反思:自己在近期學習中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原因是什么?同時教師也應積極地幫助他們進行學習規劃和總結。B層班學生一般來說成績較穩定,短時期之內不會發生較大變化,考試成績仍舊可以作為主要的評價標準。C層班學生則是普遍成績差,考試分數低,成績的上升空間大,因此也不能單純依賴成績考核,對他們而言,進步的大小才是更重要的評測指標。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即他們一旦獲得較大進步受到表揚,就有利于助長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而成績一時過差,自尊心也不至于受到大的打擊。總而言之,分層考核要結合各層次班特點,遵循分層走班教學的核心理念“因材施教”,這也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多思考、多總結,找到切合實際的分層考核標準和方式。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分層走班教學的實踐過程中,無論哪個環節、哪個層面,最關鍵的還是要把握住其核心內涵“因材施教”,通俗地講就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充分把握客觀情形的條件下有的放矢,并注意把握高中數學學科特點及當前課程課時特點。這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深入思考并善于總結,同時相互間多多交流。本文觀點僅為個人淺見,拋磚引玉,尚祈方家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