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清江中學 黃保球
高中生由于受到生育環境和成長環境、智力發展的影響,導致他們的數學認知能力不一樣。傳統數學教學方法缺乏對學生差異的認識,對學生實行統一教學,導致學生成績出現明顯分層現象,有的學生成績稍差,學習積極性不高,成績上升緩慢。為了將學生的數學成績全面提升,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的人格和心理特點進行教學。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熟悉教學知識,老師應該要求學生提前完成下一課的準備工作,充分了解學習知識,保留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學習,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在實際教學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學生上課前的準備會存在差異:有些學生在上課前準備充足的時間,預覽了知識內容,而有些學生在課前并沒有認真預習,甚至都沒有準備。學生不同的準備情況,導致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情況產生差異。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該時刻注意學生的準備情況,再實施差異性教學。一方面,由于高中數學課堂差異較大,為保證差異化教學的順利實現,教師要做好充分準備,針對不同的知識,設置不同的解讀題目以適應不同學生在課前的準備情況。另一方面,教師要提前完成課前調查。教師在正式講課之前應該先做好課前調查,了解學生的課前準備情況,為實施差異教學提供依據。
例如,在解析幾何中解釋“圓錐曲線”的相關內容時,有些學生對拋物線知識進行了詳細的預覽,知道了橢圓、拋物線和雙曲線之間的不同,特別是通過圖像清楚地理解了三條曲線的漸近線、離心率等。而有的學生由于準備不足,在計算相關參數時,容易將部分知識混淆。因此,教師可將課堂分為三個學習要求。第一個要求:要求學生預習圓錐形知識,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基本知識的指導,尤其要引導學生通過以前學習過的知識來記憶新知識;第二個要求:學生要在課前預習并記憶容易混淆的各種公式,避免計算錯誤,教師在教學曲線知識時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引導學生對比解焦點、離心率的方法,通過比較得到學生所需記憶的基本知識;第三個要求:如果學生的數學成績不錯,擅長計算圓錐漸變線和離線率等重點時,教師應該在重點應用的同時,為學生解釋一些有難度的問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唯有對學生的預習情況了然于心,在新課教學中才會精準發力,有的放矢,為學生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獲奠定基礎。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高中生的認知能力差異較大,學生的認知差異體現在數學學習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使用能力上。有的學生接受能力較強,對教材概念可以有很好的理解。有的學生接受能力較弱,有時候就算老師講解了相關概念,都不能有很好的理解,會導致他們在做數學題的時候考慮不全面。因此,教師在差異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認知狀態,特別是在詳細講課的程度、講課節奏、講課時間表的方面合理規劃,達到對學生的照顧。一方面,鑒于有些學生數學認知能力有點差,教師應該耐心引導,增加鼓勵,不傷害學生自尊,幫助他們建立信心。另一方面,在解讀新課時,教師應注意教學方法的針對性,完成教材內容的轉換,降低教材內容難度,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不同學生的數學認知能力會有差異,教師對所有學生的數學認知本領有深刻的把握,才會在教學中為他們量身定制,真正讓差異性教學落在實處。
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密切相關,尤其體現在二次函數和不等式知識等方面。有些學生的數學知識扎實,很容易理解高中數學的相關知識,而有的學生初中數學成績差,所以對于高中數學學習難度就更大。如果老師在這個時候無視情況,不及時開展差異教學,很可能會導致一些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因此,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應該結合班級學習水平的差異來調整教學活動。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教學的基本知識。針對學生數學水平低下的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重新審視自己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對初中數學知識內容進行必要的鞏固,幫助學生學習初中和高中知識。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適當安排課題的難度。在解讀高中數學知識之后,數學教師應該對課后的習題提高一定的難度,可以對于數學水平高的學生以提高能力為主,對于低水平的學生以基礎知識為主進行教學。除此以外,教師還要發揮對學生的差異評價,實施差異化教學。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存在個體差異是一個客觀事實。學生在得到老師的肯定和好評后,會更主動地學習。
教師在教學中,唯有眼中有學生,正視學生的認知基礎和學習能力,才會貼船下鎬,科學恰當地巧妙設計,從而開展差異性教學。
教師應該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中,在充分認識高中數學知識差異的基礎上,了解學生課前的準備情況以及學生數學水平的差異后,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確保水平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得到進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數學課堂效率的提高。同時,還應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學生差異評價,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閃光點,有信心地學習高中數學知識,促進數學課堂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