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麻沙中學 張明云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把班里的每一位學生都看作自己的好朋友。以大海般的胸懷去對待學生,從而為他們個性的張揚、風采的展示提供更多的平臺,為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貢獻更多的力量。
例如:在開展 “正數和負數”這一教學內容的學習時,我在黑板出示了一道題目:-9999( ) 0.009,在括號里填“>”或者“<”。當把題目出完后,我對學生說:“老師自己先來做一做這道題目,你們這次做評委來判斷老師做得對不對。”于是, 我很快地在括號里面填上“>”,并自信地說道:“你們瞧一瞧,老師不但做題速度快,而且正確率也高。你們這些小評委,直接給我打上100分吧。”有的“評委”說:“老師把這道題目做正確了。我和老師的想法是一樣的。”有的“評委”說:“老師把這道題目做錯了吧。”此時,我讓說 “不對”的那個“評委”起來說一說自己的判斷依據。這位同學說:“應該是 -9999<0.009。”我對這位學生說:“你為什么說老師把這道題目做錯了?”于是,這位學生回答說:“之所以 -9999<0.009,是因為正數大于所有負數。這個數學原理,你已經給我們講過了。”當我聽了這位學生的發言后,我對他說:“你說得很對,就是 -9999<0.009。”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擺脫高高在上的講師角色,而是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一同學習,這不僅有利于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還有助于構建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
由于初中生的認知水平與思維能力尚處于發展階段,他們難以深刻地理解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而多媒體這一新穎的教學設備不僅具有方便快捷、易操作的特點,還能把復雜靜止的數學知識以更加直觀生動的方式展現學生面前。倘若數學教師使多媒體與數學教學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這不僅有利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還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開展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圓與圓的位置關系”這一知識點的學習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演示兩個圓之間的位置關系,讓學生觀察圓的移動的場景,使他們明白相切、相交、相離等五種位置關系。再比如,在講授八年級下冊教材中“軸對稱”這一知識點,教師可以通過flash動畫軟件來展示一個個利用軸對稱原理制作的精美的圖案。這不僅使學生享受到一份視覺盛宴,還加深了他們對軸對稱這一知識點的印象。
融趣于問即設計一些有趣味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從而創設愉快活潑的教學情境。這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還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教材中“有理數的乘方”這一知識點時,我就以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導入對這一知識點的講解。首先,我對學生說:“我給大家演示一個游戲,請大家仔細觀看。” 我在講桌上放大豆。第一次,我放了1粒,第二次,我放了2粒大豆,第三次,我放了4粒大豆,第四次,我放了8粒,第五次,我放了16粒,接下來,我放了32粒等等。接下來,我對學生說:“假如我繼續放豆子,并且后一次所放的數量都是前一次的兩倍,共放100次,那會有多高?”有的學生說:“學校里的旗桿那么高。”有的說:“10層樓那么高。”最后,我說:“比泰山還高呢!”學生感到十分地疑惑,我抓住他們的疑惑點說道:“等學習了有理數的乘方,你們就知道了。”這樣的問題不僅有趣,還能激發學生學習“有理數的乘方”的熱情。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教師不僅要把數學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對其進行的德育教育。初中數學教材不僅包含豐富的數學知識,還蘊含著各種各樣的美麗因子。打開初中數學教材,我們從圓與圓的幾種位置關系中感受到一種曲線美;從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感受到一種簡潔美;從一個個精美圖形的變換中我們體會到一種對稱美與旋轉美。一言以蔽之,各種數學知識都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展示這一種特有的美麗。基于此,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去感受美的氣息、尋覓美的創造。比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教材中“軸對稱”這一知識點時,在讓學生掌握與軸對稱相關的知識點后,我還通過多媒體播放、圖片展示以及動手操作等方式讓學生欣賞一幅幅美麗的軸對稱圖景,使其感受這種對稱美,如此一來,這不僅使學生學到了數學知識,還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從而促進了他們綜合素質的提升,真是一舉多得。
總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不斷地與時俱進,并主動秉承新理念,積極運用新教法,從而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進而使學生在汲取知識養分的同時得到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