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濱海縣八灘第二中學 魏麗麗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探索、交流,讓學生能真正理解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方法,獲得必要的思維能力,感受數學基本思想。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可以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看待數學問題,能探尋其中的本質規律。師生在交流中傳遞大量的信息,引導學生整理信息、理解他人、表達見解,能消除障礙,讓大腦皮層得到興奮,開展創造性的創造活動。
在數學交流中,學生將自己的思維、方法表達出來,但在交流中常會出現表達含糊不清的現象,影響了交流的成效。數學語言是交流的載體,學生要加強數學語言的學習,能將新知與自己的經驗聯系起來,準確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理解。
學生在交流中相互啟發,分享了觀點、增長了見識,但部分學生缺乏交流的技能,難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不知如何參與討論,或依賴性強,出現從眾心理,或遇到難題出現退縮現象。
在當前數學教學中,教師關注學生的考分,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負擔。學生面對教師的提問會表現出緊張,懼怕教師的提問,回避與同學的思想交鋒。雖然很多學生愿意與同學討論問題并試圖從別人的意見中尋找錯誤并加以修正,但討論最多的往往是數學問題與作業。
很多教師以自我為中心,習慣于按預設上課,提出以“對不對”等判斷性為主的問題,缺乏與學生深入的交流。教師以輸出信息為主,學生接受多反饋少,沒有與教師主動交流的意識。
學生開展數學交流,需具有理解、表達語言的能力。數學語言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簡潔性、嚴密性,初中生對數學語言的理解需經歷一個從模糊到清晰的過程,他們需要在不斷實踐中獲得提升。教師要讓學生的主體性得以回歸,引導他們將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進行互譯,學生會逐漸擺脫對教師的依賴,會主動地學、主動地說,從而實現師生角色的置換。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潛能,張揚他們的天性,提高他們表達交流的能力。學生在表達時要聲音洪亮、條理清晰、語言精練,能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對于認知能力差、不善于表達的學生,教師要加以積極引導,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
師生的交流是情感溝通的過程,學生在交流中能踴躍表達自己的想法,從傾聽中汲取有價值的信息,以促進自己的成長。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個民主的氛圍,為每位學生提供表達思想的機會,教師不能偏愛成績優秀的學生,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因學生的表達存在錯誤而鄙視他們,要尊重他們的想法,肯定其中合理的部分,讓他們虛心接受別人的幫助。在合作共同體中,師生之間彼此尊重、相互欣賞,促進共同提升。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個能促進討論交流的環境,讓學生積極地表達自己的理解,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讓討論變得有序,避免一個優秀生“包辦全場”,而影響其他人的表達。每位學生都有發言的權利,也有傾聽的義務,都要尊重別人的意見,讓整個討論活動活而不亂。如在《勾股定理》一課教學中,教者讓學生探尋勾股數,發現其中的規律,有學生從(3,4,5),(5,12,13),(7,24,25),(9,40,41)中發現,“勾”是奇數,“股”與“弦”是相鄰的兩個數,并且他們的和是一個整數的平方。有學生從(3,4,5),(6,8,10)……中發現(3n,4n,5n)(n是正整數)為勾股數;也有學生從(5,12,13),(7,24,25),(9,40,41)……中發現(2n+1,2n2+2n,2n2+2n+1)(n是正整數)也是勾股數;還有學生從(8,15,17),(12,35,37)……中發現22(n+1),(2n+2)2-1,(2n+2)2+1(n是正整數)也是勾股數。有時學生交流很主動,但由于缺乏思維的開啟,不能進行有效地知識構建。教師要開展多樣化的交流,從被動走向主動,從單向走向互動,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碰撞、情感得以交流,他們能以語言、動作以及圖文的形式將自己的想法向別人展示。學生也要善于傾聽,在傾聽中要學會反思自我,從中汲取新的知識、新的方法、新的思想。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是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但有些課堂討論交流看似熱鬧非凡,師生間的問答配合密切,但互動的形式以教師的提問為主,缺少學生的發問。教師要鼓勵學生發問,要教給他們提問的方法,讓他們能從觀察中發現規律、提出疑問、產生猜想。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要與學生處于同一思維起點,才能準確地捕捉學生的交流信息,發現他們的思維深度,了解他們存在的問題。如果學生對問題感到茫然,說明問題有一定的難度,或其中有學生不懂的語言,教師要為學生作提示指向,以一些輔助性的小問題為學生“搭橋”。如果學生持有“藐視”的態度,對問題不以為然,未經認真思考就能回答,說明問題過于容易,教師要適時為學生“添料”,增加問題的難度。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與坐標變換”一課教學中,教者讓學生在平面內畫出點(3,4)和(4,3),說說它們表示的是同一點嗎?學生通過討論,發現坐標平面內的點與有序實數對之間的關系。在交流中如果學生發言不積極,教師就要啟發學生,如果學生在討論中“跑調”,教師要及時提醒學生。如果學生的討論不夠深入,教師要引導學生向更高層次發展。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交流的氛圍,創設互動的機會,鼓勵他們大膽表達、討論交流,促進觀點的分享、思維的碰撞、情感的溝通,使數學課堂呈現出應有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