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莫愁幼兒園 何曉霞
隨著現代教育理念不斷更新,應該采取何種教育策略來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是當前廣大幼兒老師非常關注的話題。通過積極探究幼兒數學啟蒙教育策略,有利于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為提升幼兒數學教育水平創造良好的條件。
數學學科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其各個知識點之間既相互聯系,又存在著一定的差別。這樣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較大的難度性。同時,數學知識還呈現出了較為明顯的階段性與順序性特征,即各階段的數學教學均是建立在學生之前學習的基礎上,所以幫助幼兒打好數學學習基礎,幫助學生掌握豐富的數學學習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更好地完成上述目標,便需要幼兒老師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采取合理的數學學習方法,更好地滿足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數學學習需求。
當前幼兒數學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識點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所以為了充分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老師便可以把數學代數、幾何、空間等內容結合起來,設計出一個既符合幼兒認知水平,又有著明確活動序列的數學活動。
如針對“認知二維圖形”的相關內容教學,教師可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設置不一樣的學習目標,如針對小班以前的幼兒,可要求幼兒給二維圖形進行命名;針對小班幼兒,教師可組織幼兒開展《夾心餅干》或《圖形找家》等活動,引導幼兒識別諸如圓、正方形、長方形等常規圖形;針對中班幼兒,因對圖形的邊角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師可組織幼兒開展如《比一比,畫一畫》一類的圖形編輯活動,以感受圖形的變化;針對大班幼兒,教師可引導幼兒對圖形的多個特征進行分析,以此加深幼兒對圖形的認知,促使幼兒從整體上理解圖形。
根據《指南》所示:幼兒的思維特點普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故針對幼兒的數學教學應以引導幼兒進行感知與親身體驗為主,而不能一味追求掌握知識與技能。教師所采取的教學形式及策略也需要根據幼兒所掌握的數學學習方式及特點而定,促使幼兒始終沿著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前進,深入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然而,由于教師觀察的不夠仔細,且大部分老師的教學經驗不充足,所以老師在幼兒數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與幼兒掌握的數學經驗存在著較大的反差,所以為了有效提升幼兒的數學啟蒙教育水平,便需要老師根據幼兒的實際特點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幫助幼兒深入理解數學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幼兒的數學認知水平。
為全面剖析幼兒的學習特點及方式,教師可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設計不同的數學活動。如針對大班幼兒,教師便可組織其開展《分特產》的活動,為照顧到幼兒的認知能力及水平,此活動所涉及的數學知識需限定在5以內的分合。至此,幼兒紛紛按照自身想法來進行劃分,如有的幼兒是按順序分的,有的幼兒雖然無序,但也找出了全部分法,有的幼兒只能找出一部分分法。因為是“模擬”,所以大班幼兒可能會將全部的分法展現出來。對此,教師可對其中部分分法予以分析并提出建議,由此既可能為之后開展分合活動提供思路,又能深化幼兒對數學分合知識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采取“視頻”教學的方式,而相較于傳統教學手段,視頻不僅更為直觀,且能真實展現幼兒的學習情況。如針對“大小樹葉”活動的開展過程,教師可首先將活動提示語全部錄入到PPT中,后在實際活動開展時,結合現實情況來進行播放,如此一來,教師便能通過文字化的語言和幼兒的實際反應分析導語中的有效語句和無效語句,闡述無效語句對幼兒的數學學習產生了怎樣的干擾,解讀哪些語句是符合幼兒數學學習的方式和特點的。
幼兒的天性便是對周邊的一切事物均感到好奇,對此,教師可對此天性加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并借由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操作等方式來幫助幼兒逐步積累學習經驗,如此不僅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及水平,且因此而形成的學習態度及能力亦能讓幼兒受益終身。
如針對“分類”的相關內容教學,教師便可由幼兒的日常生活入手,諸如碗筷的擺放需分類,讓小朋友將男女生的鞋子分開放等。諸如此類的分類活動,其將有助于增強幼兒對數學教育的敏感性。至于答疑解惑則是在根據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的不同特點所生發的一種互動方式。當幼兒能夠感知圖形時,也便表明了其開始意識到生活中可能蘊含大量的數學知識。對此,幼兒教師需盡可能對此加以有效整理和提煉,以切實促進數學的教育契機由無意識到有意識的方向轉換。
總之,在幼兒數學的啟蒙教育過程中,老師需要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采取合理的策略,有效提升幼兒的數學認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