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天生港小學 趙 錦
當今信息技術發展非常迅猛,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網絡了,網絡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通過信息技術能夠很好地輔助教師開展教學,現在很多教學中已經開始使用多媒體技術,讓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改變。小學生年齡較小,他們的思維主要是形象思維,正處于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時期,此時通過信息技術則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很好的過渡。在生源基礎薄弱學校,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顯得更弱一些,因此,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培養他們的自適應數學學習能力更為重要。
電子白板是一種非常典型的電子設備,通過它來輔助小學數學教學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它有著非常動感的影像和場景,再加上合適的音樂,不但能夠讓小學數學知識變靜態為動態,還能夠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欲望得到調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如此教學可以創設出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基于教學情境展開高效率的學習。
例如,在教學“周長”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電子白板來創設動物運動比賽的教學情境。首先,教師在電子白板上“拖出”運動場,然后再將不同的運動員“拖出”來,運動員有:小馬、小兔子、老虎、大象、猴子等。然后教師播放旁白:在運動場上,比賽開始了,大象剛剛跑了運動場一周的一半就直接回到原點了,因此它用的時間是100秒,猴子和小兔子均繞著運動場跑了一周,因此兩者用的時間分別是128秒和120秒。這個時候,教師再利用電子白板里面包含的flash動畫功能對小動物的運動情境進行模擬,然后教師宣布比賽勝利者,老虎跑得最快,獲得勝利。不過大象表示非常不滿,因為它用了最短的時間。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基于動物的疑問展開思考和討論,通過思考發現誰是冠軍。
在這個過程中,就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提高學習效果打下基礎。
因為小學生不具備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所以小學生在幾何圖形想象方面能力很差。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可以通過視頻來分層顯示相關教學內容,讓學生由淺入深地進行學習,進而對知識有個系統性的掌握,以此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時,可以利用動畫來對割補的過程進行演示,通過演示讓學生了解到,割補之后圖形的形狀發生了變化,不過大小卻沒有發生變化,可以通過圖形的割補轉變來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記性推導。這樣,“轉化方法”為以后其他圖形的面積公式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
在小學教學的內容中,“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非常具有難度,應該怎樣突破呢?可以通過課件進行演示,首先平均分割一個圓,可以是4、8、16、32等任意份,在分割完之后快速地將其拼到一起,就會形成近似的長方形,再對近似長方形進行分割和拼接,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明白到,隨著分割的份數增多,拼接得到的圖形形狀就越接近長方形。如此教學把復雜的圓變成了長方形,利用分割和拼合的方式化曲為直,讓學生更容易理解這一難題,進而讓教學難點得以突破,同時讓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得到了培養。
生活是知識的來源,而知識又在生活中應用。學生在開始學習時并不是一無所知,他們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已經有了對事情的看法和理解,同時,他們有著基于已有認知來推理的智力潛能,而且學習并不是簡單的知識轉移,而是學生基于自己的思考來主動的搭建自己的知識經驗,即利用已有認知和新經驗來使自己的知識經驗得到改造和豐富。通過生活情境學生能夠想到學科問題,同時又能夠將學習的知識利用到生活情境中,通過這樣的方式形成完整的認知體系。
例如,在對《認識時間》這一部分內容展開教學時,筆者通過課件引入了一些情境圖,例如,有一幅和上學有關的圖,圖上面畫有鐘表,顯示著時間,還有一幅和放學有關的圖,上面顯示著在周末,幾點起床,幾點洗刷,幾點外出,幾點吃飯,幾點回家等,在圖片中所包含的內容都將學生的實際生活融入了進來,讓學生將事情發生的時間說出來,進而讓學生對時間有一個了解,通過應用的過程對這一部分內容進行了學習。通過實例,不但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的身邊就存在時間,學習時間對生活幫助很大,同時還可以使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得到提高。
在現在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的優勢是可以將豐富動感的圖形影像融合到一起,為學生創設合適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使他們的能力得到培養,同時發展了他們的思維,如此一來,就讓課堂教學效果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總之,在生源基礎薄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讓課堂充滿了活力,能夠引導學生展開更好地學習。不過,這需要教師的不斷努力和學習,要對這一工具進行充分的理解和應用,如此才能讓信息技術發揮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