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響水縣實驗小學 李紅梅
高效教學就是在指定的空間時間內,運用合理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鍛煉學生的自主能力,獲取更多的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其他能力。想要真正摒棄從前的腐舊教學模式,就要從根本出發,小學教師本身要做出改變,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方式也要有變化,最重要的是學生本身更加需要和之前不同,這樣做教學模式將會變得更加多元化,學生與教師共同成長。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果的,作為教師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帶領學生在學習和其他綜合能力中共同成長。
高效對學生教學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情感,從側面也可以幫助學生減輕學習壓力,幫助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數學是思維性很強的科目,也許教學方式會有諸多變動,但是堅持不變的就是學生的數學思考。而思維教育更多地體現在課堂當中,教師要在課堂上與學生們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個過程雖然復雜且有很多不確定性,但教師如果找到正確的方式,將會有很多收獲。
舉例來說,教同學們認識時間時,要讓學生在學習后會自己獨立看鐘表。在教學過后,本以為結束了,卻沒想到一個同學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那如果分針不指在數字上,它指在兩個數字中間了怎么辦?”教師如果單單說:看分針在數字上的時間就可以了,這樣回答是不負責任的,教師自己本身也應將同類型的問題當作很好的教學經驗牢記心中,同時回答學生應該在今后的日常中學習自己解決問題。在學生和教師合作交流、共同探討后,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愈加濃厚。
在小學生剛剛接觸數學的時候,學生是好奇的,覺得數學是有趣的,如果學生在該階段得到了收獲,對今后學習數學就會更加感興趣,更加有信心。反之,如果學生在這個階段總是失敗,那么興趣就會逐漸消減,所以教師應在平時的課堂測驗中設置的問題簡單些,使學生都能有一個好成績,并且教師不要在考試中太注重成績,只要有進步的同學就應該進行表揚,讓學生們在日常的學習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感受到學習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在日后學習數學的道路上更加充滿自信心。教師應注重的是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是教授了多少知識。教師應該在教育時做到因材施教,并將教學內容、引導興趣的方式方法、教學情境結合在一起,更加高效地教學。
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教師應熟練地設定教學情境,激發同學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比如,在學習數學課程時,教師應該先設定好該課程有關的教學情境模式,向同學們提問孩子感興趣的話題,當問到同學們感興趣的內容,孩子一定會積極踴躍地回答問題,教師再次追加提問。緊接著,教師就向學生們解釋本節課所要教學的知識點。教師通過設定這樣的情境模式引導出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此刻說出該課程的知識點,學生一定會理解得很好,因為此時學生的注意力已經全部在教師身上了,這樣做就會達到我們設定情境的目的,使教學變得事半功倍。
我們學習數學并不只是為了考試,但是考試出來的數學成績還是足夠能反映出來學生水平的高低,要想在考試中努力取得好的成績,我們要牢記考試不能臨時抱佛腳,考試中的知識點應該在平時的學習中就懂得,在考試的前一天不能不睡覺,我們應該保證要休息好,這樣才能保證在考場上有足夠的精力。在日常中多做練習是學好數學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但是偶爾會有一種情況,有的學生練習做多了,數學就能夠學好,而有的學生做了很多練習,數學依然不好,究其原因,是“多做好練習”是否得法的問題。我們說的多做練習,不是當你做題時,只做題不去思考。這樣做反而得不到鞏固知識點的作用,并且會產生副作用,把你已經學會的知識點搞得沒有思緒,這樣做不僅僅浪費時間,又不會有收獲。我們所說的多做好練習,是當學生在做題時看到題目后腦中思考回憶與其相關的知識點,是否有多種解法等等。數學書上的練習題基本上都是針對同一個知識點出的最基礎的,必須學生掌握的知識。
如在學生解答時應該最注重題目要表達的思維方法。在數學這個大世界中,主要都是各種思維的技巧,其實當我們的題目做多了,我們不難發現,題目在命題解題的過程里面都會反映出一定的思維方法,如果我們在做題時注重這些思維方法,時間久了,我們的腦海里就會形成針對每一種題型的通用解法,就是正確的思維方法,這就會讓我們在日后解答題目時感到輕松簡單了。同時,這樣做為我們更好地解答綜合題奠定了基礎。做綜合題也是檢驗自己的最好方法,通過綜合題可以知道自己的知識點哪里掌握得還是不足夠,從而加強該部分知識點的學習,使自己的數學越來越好,多做練習題一定要堅持,每天都要做,慢慢地就會感到有明顯的效果,最后會有很大的收獲!
教師應該熟知一個道理,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某一事物產生興趣,那么學習了解該事物的周邊就會事半功倍。教師幫助學生高效學習數學的方式還有很多種,需要在平時根據班級的情況進行思考,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全方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