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云
(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qū)程江鎮(zhèn)中心小學,廣東 梅州 514700)
當前社會已經(jīng)進入微時代,微電影、微視頻、微信、微博已經(jīng)滲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改變了社交和娛樂的方式,在這種背景下,教育領域也正在進行微時代的教育改革,微課就是典型的代表.微課就是包含著某一主題的教學設計,如重難點知識講解、教師點評、練習測試等,具有時間短、內(nèi)容集中、隨時隨地播放的特點,一節(jié)優(yōu)秀的微課就是一堂“大課”的縮影.本文結合小學課堂教學的實際對微課資源的巧用進行分析.
隨著教學資金投入的增多,最近幾年小學校園的計算機硬件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實現(xiàn)了教學的信息化、智能化及多媒體化,學校的大部分教室都安裝了多媒體設備,在線錄像軟件的應用也使微課的錄制和播放成為可能.
由于小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尤其是家長的教育背景不同,導致小學生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采用傳統(tǒng)的大班授課教學方式會忽視學生的差異性,而微課具有鮮明的選擇性及可重復性,學生可以靈活的學習,兼顧到每名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同時降低教師的教學壓力.
數(shù)學學科具有抽象性強,邏輯思維嚴謹?shù)奶攸c.而由于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不足,教學過程中會遇到一定的困難.而微教材具備短小精悍的特點,一個學習難點、一個問題都可以精心設計成一個視頻,切實提高微課資源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十分有幫助,充分發(fā)揮微課資源的優(yōu)勢.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數(shù)學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教學資源落實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提高他們的自主合作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針對每節(jié)課堂的教學知識點,利用高清數(shù)字展臺、攝像機、錄屏軟件、DV等制作微課視頻,然后進行后期編輯和修飾,形成易于吸引學生注意的課程資源,讓學生喜歡上微課,為落實學生的自主學習地位奠定基礎.如,在解“一個長方體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周長是16厘米,長方體的高是16厘米,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這道題目時,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解,可以錄制微視頻,準備一個一組相對面為正方形的長方體,用實物對這道題進行分析,教師利用實物進行講解,可以以直觀的物體加強學生對長方體、正方形知識的理解,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長方形或正方形面積的計算等,加強對解題過程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從旁進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下課之后,教師將錄制的微課視頻發(fā)送給學生,學生課前觀看微課視頻,掌握課堂教學的重點,優(yōu)化了教學方式,播放微課資源時,學生聚焦精力觀看,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要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而通過微課可以解決其中的重點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及探究能力,教師錄制微課時,通過文字或語言對學生進行引導,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比如,講解“長方體的特征”相關內(nèi)容時,教師提前錄制微課:教師和學生共同制作每個面可以拆卸的長方體,并測量和記錄他們的棱,經(jīng)過對數(shù)據(jù)對比發(fā)現(xiàn)相對的4個棱長相等.由此得知:長方體共有12條棱,相對的4條棱長相等的特征;通過拆卸,將對面的兩個面疊放在一起,發(fā)現(xiàn)對面相等的特征,學生輕松理解本節(jié)知識.
教學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對作業(yè)中的錯誤不愛訂正,不管教師怎樣要求,學生很難將自己曾經(jīng)犯的錯誤銘記于心,而利用微課的情境化特點,可以將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的典型錯誤制成微課講解視頻,學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觀看,可以正視自己的錯誤,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比如,學生很容易混淆乘法結合律與乘法分配律,此時可以將學生的錯誤錄制成微課視頻,講解正確的做法及錯誤的做法,正確:32×25×125=(125×8)×(25×4)=100×1 000=100 000.錯誤:32×25×125=(125×8)+(25×4)=1 000+100=1 100,小學生們很快可以總結出自己為什么出錯,加深了對乘法結合律與乘法分配律的理解,達到了教師的教學目標.
總之,將微課資源應用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提高了小學生的學習效果,使他們感受到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因此,以后還要進一步加強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巧用探討.
[1]趙金焱.試析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微課資源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6(5):40.
[2]劉花.淺談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36):60-61.